中國作家網(wǎng)>> 美術 >> 人物 >> 正文

楊洛書與楊家埠木版年畫

http://m.134apc.cn 2013年03月28日16:50

  “這個拿鞭的是敬德,那個拿锏的是秦瓊……”聞聲望去,年畫攤上,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正在認真地給小孩講解年畫。這位老人名叫楊洛書,今年1月被評為山東濰坊首批民間藝術大師。近日,記者采訪了他,聆聽他講述楊家埠木版年畫的風雨歷程。

  楊家埠木版年畫于明朝洪武年間興起,盛行于清朝,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2006年,楊家埠木版年畫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項目。

  “我的祖先是明洪武年間由四川梓潼縣遷來山東的。這之前,他們自宋代起就從事佛經(jīng)雕刻。到這兒后,受儒家思想影響,開始用木版套印年畫!笔茏?zhèn)髂景婺戤嫾妓囇眨瑮盥鍟孕W習木版年畫制作,韶年入行,弱冠之年就已掌握年畫的全部制作工藝。

  伏案刻板七十載

  楊洛書生于1927年,是楊家埠木版年畫的第十九代傳人,自15歲開始跟隨父親學習年畫,至今已逾70個年頭。

  他告訴記者,木版年畫的制作過程分繪畫、雕刻、印刷、裝裱等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極為精細準確。其中最關鍵的是刻板,要在梨木板上雕出線版和色版,且雕刻線條必須清晰,否則印刷出來的年畫會模糊不清。為了保證年畫質量,多年來,楊洛書拒不使用機器刻板,而是始終堅持手工刻板。

  據(jù)楊洛書徒弟介紹,一到刻板時,楊洛書就整天待在屋子里,趴在桌前,一刻不停地直忙到深夜。

  “刻板是個硬功夫,需要全身力量集中到身體一側,又要手腕輕柔。我現(xiàn)在頸椎和腰都有問題,都是刻板時留下的后遺癥!70余年的刻板生活,對楊洛書的身體造成了不少傷害。如今,他的脊椎已經(jīng)變形,肩膀傾斜,因脊椎壓迫血管導致供血不足,經(jīng)常頭暈。此外,記者還注意到,他的手指骨節(jié)比常人都大,其中右手已嚴重變形,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不能自由伸縮,指關節(jié)腫脹隆起!叭绻晃罩痰,就是只廢手!睏盥鍟f。

  幾十年的伏案苦練,楊洛書自創(chuàng)了“刀頭具眼、指節(jié)靈通”的刻板術,并逐漸形成了特有的造型夸張、構圖飽滿、想象自由、色彩鮮艷、古拙質樸的雕刻風格。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