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電視 >> 人物 >> 正文

黃志忠:五味雜陳的演員之路

http://m.134apc.cn 2013年11月13日10:00 來源:中國藝術報 高艷鴿
黃志忠在電視劇《皮五傳奇》中飾演小人物皮五黃志忠在電視劇《皮五傳奇》中飾演小人物皮五

  在《皮五傳奇》里,黃志忠以光頭形象出現(xiàn),更顛覆的,是他飾演的角色皮五,由明朝的一個小混混,最終成長為一個平民英雄。角色有命運感,正是黃志忠選劇本時的一個標準。但無論如何,日前在山東衛(wèi)視播出的《皮五傳奇》 ,還是讓觀眾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黃志忠,熒屏硬漢變成明朝小人物,演的還是喜劇。

  剃了光頭,一下子找到人物的勁兒了

  過去的多數(shù)角色都是穿軍裝,給人感覺是板正和嚴肅,飾演皮五,黃志忠也是想讓自己釋放一下,因為“角色氣質不同,你的表達方式就不同” ,而且,編劇鄒靜之塑造的這個人物,在他看來很有魅力。皮五的故事用現(xiàn)在流行的詞說就是“吊絲逆襲” ,黃志忠說,他不太知道這種新詞,但他用了另外一個新詞“正能量”概括這部戲:“就是一個富二代的成長過程,被壞人引誘,沉迷賭博敗光家產(chǎn),又遭遇官府的不公平,于是叛逆,變成橫行鄉(xiāng)里的痞子,孝姑、倪四這些親人朋友后來出現(xiàn),給予他愛,于是開始自我反省,最終變成了好人。 ”

  《皮五傳奇》開拍前,皮五這個人物的造型和現(xiàn)在不同,當時是戴頭套,黃志忠試了好多,都覺得跟他心里所想的人物對不上,開拍了還找不到感覺。于是中途他們停了幾天,后來他給導演打電話說,我干脆剃個光頭試試吧,如果不行,再粘頭套也還是能粘。于是皮五有了新的造型,光頭,左側額頭上方畫了個胎記。黃志忠覺得一下子就找到人物的勁兒了,再到拍攝場地里一走,覺得這個人物長自己身上了。

  相比正劇,喜劇的表達會更難!芭膰烂C戲,我們更多是要演人物的情緒狀態(tài)和邏輯狀態(tài),因為這樣的戲,它對節(jié)奏和契合度要求不是那么嚴,根據(jù)每一條的不一樣,可以重新打破這種節(jié)奏。比如我說到這句話,手邊的杯子啪一下摔出去了,下一遍我再來,到這里這個動作可能就沒有了,我會站起來。 ”黃志忠說。喜劇的難在于它需要準確,“對手之間的你來我往,要搭得非常準,我們之間的配合度、走位、對臺詞,要非常熟練后,才能上去拍” 。所以拍之前就要反復對詞,對得非常熟,包括配合機器走位等,這些訓練必須要達到拍攝標準才行。

  這次拍喜劇,黃志忠覺得過的是另外一種癮。“讓情感在身體里流動,不由自主地被人物的情感帶著走,不知道要走到哪里去,這是創(chuàng)作過程中特別過癮的地方。 ”

  有時候會故意尋找那種“難”

  今年黃志忠剛拍完了兩部戲, 《金陵十三釵》的電視劇版《四十九日·祭》 ,以及諜戰(zhàn)戲《我的絕密生涯》 ,角色又回到了以前的那種走內(nèi)心戲的狀態(tài)。他善于塑造這樣的人物,“擰巴的,亦正亦邪的” 。導演和制片方遇到這樣的人物,就會來找他!翱赡芩麄冇X得我在駕馭這種類型時,有自己的味道和方式。因為你逃不開這身材料,你的身高、體型、模樣,這身材料決定了你出什么樣的成品。 ”

  但是這種駕輕就熟,對于黃志忠來說,雖然不累、省事兒,但不快樂,“這不是我走的路” !拔铱梢赃B續(xù)三四部戲都是演這種角色,但總有疲的時候,也遠離了我創(chuàng)作的初衷。演員這個職業(yè)的創(chuàng)造性,就是把不同的人物形態(tài)都很好地闡釋出來,這是快樂所在。 ”

  他很少拍現(xiàn)代戲。也有很多現(xiàn)代戲找過他,看了很多劇本,他還是覺得“跟自己心里的需求不是特別對味兒” ,就沒接。幾年前,他拍過一部現(xiàn)代戲《家常菜》 ,后來這些劇本的人物,從主題價值觀的表達,到人物情感色彩的豐富性,他覺得沒有一個能超過《家常菜》里他飾演的劉洪昌。“超不過就罷了” ,他選擇不接拍,但也感慨演員這個職業(yè)的被動,期待能碰到好作品,但只能等。也有被他拒過的本子,“當時覺得這作品是什么啊,結果拍出來咣嘰一下大火。 ”

  兩年前播出的《亮劍之鐵血軍魂》 ,他演新版李云龍,劇本身沒有拼過老版,他的表演也被認為相比李幼斌版的沒有太大突破。他現(xiàn)在提起來這些依然有點五味雜陳。他放慢了語速笑稱:“以后重拍這種事兒應該不會干了。 ”他當初不是沒有預料到會是這種結果:“人家前面的演得那么好,紅遍大江南北,我干嗎再演,瘋了? ”但新版的制作方追了他一年,劇情上也有新內(nèi)容,他又喜歡李云龍這個人物,之前沒演過這種形象,于是最終接下來了!按蠹铱隙〞容^,我不怕比較,但是這種重拍劇,因為對人物建立的新鮮感不夠,雖然花了很多的力氣,還不如重新對一個人物的建立,從打地基開始來,這樣更有意思。 ”

  什么樣的劇本能夠吸引黃志忠?“人物要有命運感,有起伏變化,豐滿、有飽和度,不管是戲劇的張力,還是人物的色彩,都要豐富。 ”再就是他沒有演過的,有嘗試的沖動,“有時候會故意找那種‘難’ ,讓你睡不著覺,咽不下飯,才能夠琢磨出新東西來” 。

  這是一個演員最好的十年

  今年夏天,黃志忠在上海拍《我的絕密生涯》 ,室內(nèi)溫度最高能達50多度,演員們還要備好三件套——呢子大衣、禮帽、手套。再加上表演投入,有一天,黃志忠就被送到醫(yī)院了,“當時全身發(fā)麻,話都說不了了,醫(yī)生說,不能干活了,再干會死人的” 。他形容,演員就像運動員,遇到情緒非常激烈的戲時,一鳴槍就是全力沖刺,必須要立刻進入到那種狀態(tài)里。

  “好的演員都會有分裂狀態(tài),跳進跳出的能力特別快,這邊我們心平氣和地聊著天,那邊需要淚如雨下,到了就得能給出來,需要你短時間內(nèi),情緒達到極致。 ”黃志忠說,“這個可能年輕時我們做不到,需要你大量拍戲,以及對人生的理解,年齡越大感受越多,也沒有必要顧忌什么,需要哪種情緒狀態(tài),馬上就來?赡軞q數(shù)大了,脆弱了、敏感了?不知道。但對很多東西的感受的確跟年輕時不一樣了。 ”

  時間太緊了。這是他現(xiàn)在的強烈感受。拍兩三部戲,一年就過去了,非常快!拔也皇歉弋a(chǎn)演員,一部戲前期準備兩三個月,再有兩三個月的拍攝期,一年大概拍兩部半。 ”他說,“時間緊迫,所以把拍每部劇就當成一件事兒來干,每部作品都當做最后一個作品來拍,把命豁上,要不怎么會斷腿、受傷?一喊預備開始,其他的就都忘了,瞬間進入人物狀態(tài)。 ”

  他覺得自己正處于一個演員最好的年齡段,“從40歲到50歲,這十年是一個演員最好的時候,他的積累、閱歷、對人生人性的解讀,完全可以支撐他借助人物,把自己想說的拿出來” 。如果過了50歲出頭兒,可能就體力不支了,現(xiàn)在這個年紀,有時他也會覺得身體不如以前了,有些動作做不了了,每天十幾個小時的拍攝,到最后真就是靠一口氣頂著,“每天就是‘哈’一聲提上氣,然后往片場走” 。往年輕和老了演,他覺得自己現(xiàn)在都沒問題:“往下走,可以演30歲左右的,往上走,依靠造型,演七八十的也沒問題。 ”

  黃志忠明白,對于一個演員來說,一個好的角色是可遇不可求的。比如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楊立仁和《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瑞,這是他曾經(jīng)達到的創(chuàng)作高度!斑@樣的戲三五年能出一部就不錯了。演員這個職業(yè),能留下來兩三個被觀眾記得的經(jīng)典人物形象,已經(jīng)非常不容易了。 ”所以他也追求寬度,“如果到70歲后還能夠演,還有能力演,就很好了” 。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