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美術(shù) >> 美術(shù)動態(tài) >> 展訊 >> 正文
近日,大型中國畫大師作品展《北京畫院藏品特展:丹青京華——20世紀的北京中國畫壇》亮相廣東美術(shù)館,昨天,該展覽對媒體和觀眾進行了媒體導覽。本次展覽薈萃了齊白石、黃賓虹、李可染、陳師曾、李苦禪、徐悲鴻、蔣兆和、葉淺予、黃胄、吳作人等眾多20世紀中國畫大師近百件國寶級的繪畫精品,參展畫家近60位。這是廣東美術(shù)館開館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20世紀中國畫大師作品展,也是全國首次大規(guī)模地整體呈現(xiàn)20世紀百年京派繪畫的面貌。
本次展覽以北京畫院藏品資源為基礎(chǔ),根據(jù)畫家間的師承關(guān)系以及各自所專注的類別,大體分為山水、花鳥、人物三個版塊,通過不同派別以及藝術(shù)主張的畫家作品,呈現(xiàn)20世紀京派繪畫在山水、花鳥、人物等領(lǐng)域的發(fā)展脈絡(luò)。
“白石蝦蟲悲鴻馬,可染水牛黃胄驢,苦禪老鷹大羽雞”是民間對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黃胄、李苦禪、陳大羽等名家擅長的題材的風趣概括。展覽中,名家經(jīng)典題材作品再現(xiàn),齊白石共有《背面仕女圖》、《荷花》、《翠鳥大蝦》等五幅作品亮相,涵蓋了其不同時期的風格。《翠鳥大蝦》是其衰年變法后的作品,除了對蝦惟妙惟肖的刻畫,還大寫意勾勒了山石,技法爐火純青。展覽中,李可染的巨幅作品《山岳鐘英》約1.4米高、3.6長,是其畫鷹的代表作之一。而兩幅李可染的作品也在展覽中亮相,一是《蜀山春雨》,一是《暮韻圖》,前者展示了其山水畫變革探索,后者是其最擅長的牧牛題材,筆觸極為生動傳神。(記者/李培 通訊員/陳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