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藝術評論 >> 正文
■評論摘要
何東平:
《衍香》很好地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具體到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系,會出現幾千年來信守的價值觀和當代價值觀的沖突。 《衍香》寫的是不同階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在生活中碰在一起,產生地位上、關系上的錯位和沖突。影片通過對生活細節(jié)和生命的不同對比,體現客家人特有 價值觀跟現代社會價值觀的沖突,最終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取得一致。
郭運德:
《衍香》可以用三句話概括:一個凄美而具備強烈沖突的故事,質樸悠遠的客家鄉(xiāng)間生活圖景,至柔至剛的客家典型形象的塑造。娜仁花對“林學英”的 形象把握得特別到位,塑造了至柔至剛的客家母親的典型,是這部片子最成功的地方。這樣一個女性,以至柔來化解一切矛盾;這樣一個女性,絕不向命運低頭,絕 不向各種邪惡勢力低頭,絕不向有損于人的尊嚴和生命的各種和自己相違背的社會現象低頭。在這樣一個性格走向極端的人物上,娜仁花使我們的銀幕多了一個典型 ——具有普遍意義和充分個性特點的客家女性。
閻晶明:
《衍香》是一部中國式的電影。它對故事的敘述是本色的,情節(jié)是曲折的,人物命運是跌宕的,但不失中國式生活的平靜和樸實。比如電影最后的處理方 式和很多成熟的中國文藝作品有相似之處,就是當我們把愛情悲劇寫到極致的時候,不會寫成羅密歐與朱麗葉,而會用感情的東西來替代它、超越它、消化它,就是 善的力量。
馬照南:
客家文化是漢民族文化當中最優(yōu)秀的組成部分,但福建的客家文化是從改革開放逐步復蘇起來的!堆芟恪吠ㄟ^對客家文化的挖掘,對我們核心價值觀是 一個新的審視和認識。對生命的尊重是中華文化、客家文化最重要的部分。《衍香》宣傳的是民族最核心的價值理念,回答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對傳統(tǒng)文化要創(chuàng)造 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問題。這不僅能夠引起我們這一代人的關心,引起老年人的關心,也希望能夠引起年輕一代的關心和關注。
張勝友:
從紀實性的長篇小說《撫摸歲月》到電影《衍香》,其藝術形式發(fā)生了轉化,但精神內核不變。電影藝術風格樸實,演員表演到位,客家精神貫穿其中并 得到了弘揚和光大,F在客家人遍布世界,《衍香》如果能夠發(fā)行好、宣傳好,就能在全世界傳遞中華文化的正能量。這部電影在弘揚客家文化方面表現得非常充 沛,電影主角“客家母親”形象是豐滿的,具備強烈的文化傳統(tǒng)和現代生活的碰撞。整個故事開頭平常,但是隨著故事深入,圍繞著客家文化、客家精神和客家人上 世紀80年代的原生態(tài)生活,其戲劇沖突一浪高過一浪,親切而感人。
梁鴻鷹:
《衍香》能夠讓我們深入思考、反思我們這個民族,即使我們已經走出了在長期發(fā)展當中布滿陰霾的歷史氛圍,我們也要去爭取幸福、尊重人性,讓兒女 生活得更美好。文化建設必須要有《衍香》這種作品,帶我們撫摸歲月,為時代作見證,對抗當下的不良傾向。文化部門應該鼓勵這樣的創(chuàng)作,推出確實有個性化追 求,不跟風,有很豐富內涵的影片。作品緊張的敘述、人物命運的多次變故反映了深刻的社會內容,真正實現了藝術表現的深度、豐富性的交相輝映,沒有硬塞給觀 眾觀念性的東西,而是通過豐富的情節(jié)告訴人們,我們應該珍惜愛情,好好對待時代給予的機會。
向云駒: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土樓除了它的形狀外觀、建造藝術,實際也包含著客家人的生活文化傳統(tǒng),這一切不可分割!堆芟恪方沂究图胰说木瘢脖磉_了 土樓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精神。土樓的精神是具有世界高度的,所以說客家人的精神也應該是具有世界高度的。從這個角度來說,這部電影的意義非常重大。
饒曙光:
電影“新學院派”要堅持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的導向,并從尊重觀眾的角度來獲得價值觀的傳遞。從這個意義上,《衍香》為新學院派文化大片做了很好 的實踐!堆芟恪犯覀兊某R(guī)思維不一樣,在呈現方式、情節(jié)設置、人物塑造上突破了常規(guī),看到不同以往的審美效果,這一點非常不容易。有好故事,講好故 事,有效地把觀眾帶入以及讓觀眾獲取更多的東西,《衍香》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
王一川:
《衍香》聚焦了傳統(tǒng)與現代的張力,傳統(tǒng)與開放的張力,也體現了衛(wèi)傳統(tǒng)和反傳統(tǒng)之間激烈的沖突,整個故事講得很好,講出了新意,我不得不用這樣一 句話來概括:傳統(tǒng)與自由的沖突的儒學化和解。傳統(tǒng)和自由、傳統(tǒng)和現代的沖突本來是無解的,但通過母親的善良、仁愛、犧牲、榮耀,歸結到儒家傳統(tǒng)來處理,是 一種儒學化的和解。
黃式憲:
具備獨特文化品格的電影在目前市場上很少能找到,而《衍香》的震撼力正在于此。這部作品的文化品格非同反響。文化品格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對歷史 的叩問,一是對人性的拷問。母親身上承擔整個歷史的壓力,她一次次的仁慈都體現在對歷史的叩問,包括她在病房里面跪下求兒子,母親的形象在束縛當中露出不 可替代的文化光芒。而母親最后吶喊魏天啟是現代陳世美時,對她自己的人性也進行了深層的拷問。
吳冠平:
《衍香》希望把客家文化的價值體系不僅在形式上、理念上、人物塑造上能夠建立起來,更希望能夠處理中國在現代性轉折中所面對的問題。由此,導演 在這部電影中建立了非常清晰的敘事邏輯,客家文化通過三層來體現,一是爺爺代表的沉塘式的傳統(tǒng),二是媽媽現代式的客家文化,三是何菁菁所代表的具有現代性 的城里的客家人。這三個人物代表不同的敘事,在影片中互相交迭,展現出客家文化所面臨的問題。
鐘大豐:
《衍香》通過一個有力的故事和人物來完成它所期望的文化表達,而這個文化表達本身應該是多義的。影片運用了大量的影像、細節(jié)去揭示主題,也使得 這里面具有隱喻和象征的東西,具有多重讀解的可能性。如影片里何菁菁用教英文歌的方式教學,給孩子們帶來許多新鮮感,這個英文歌本身又是作為整個人物對于 物質、對于性、對于個人的追求的一種象征性表達,本身就是多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