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美術 >> 美術動態(tài) >> 人物 >> 正文

永遠的豐碑

——談王朝聞先生的學術成就與時代意義

http://m.134apc.cn 2015年01月26日14:38 來源:光明日報 王帆

  “朝聞道,夕死可矣。”人如其名的王朝聞先生一直忙碌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2004年至今,十年過去了,王朝聞先生的文藝理論在當下是否還有意義?他的思想還能否給予今人以啟迪?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永遠的豐碑——紀念王朝聞先生逝世十周年座談會”近日在北京召開。國內美術學、美學、文藝理論等學界知名學者圍繞王朝聞先生的美學和文藝理論貢獻、王朝聞先生創(chuàng)作實踐的藝術價值和王朝聞先生藝術批評風范的當下意義等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新中國雕塑的奠基人

  對于杭州國立藝專雕塑系出身的王朝聞先生來說,雕塑可謂是他的老本行。他的雕塑作品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稱得上是件件精品。浮雕《毛澤東像》、圓雕《劉胡蘭像》、圓雕《民兵》等作品無疑稱得上是新中國雕塑的代表作。曾任中國雕塑院院長的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從一個雕塑創(chuàng)作者的角度提出,王朝聞先生將中國傳統(tǒng)的造型規(guī)律及造型精神與主題性現(xiàn)實性雕塑相結合,將架上雕塑研究成果與環(huán)境雕塑相結合,將中國的傳神論及細節(jié)描寫理論與雕塑的塑造技法相結合。當代中國如何樹立和培養(yǎng)具有獨特風格的雕塑大家?相信王朝聞先生這些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理論對當今的雕塑創(chuàng)作實踐是非常具有指導意義的。

  ——可信又可愛的美學家

  中國引進西方美學著作已百余年,其中多數(shù)文章的語言生澀難懂,給后人的研究造成了不少困難。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杜書瀛所講,“這些著作可信而不可愛”。而在王朝聞先生的筆下,看似深奧的美學理論被平實樸素的語言傳達出來,美學不再是哲學世界中的象牙塔,而變成了通俗易懂的文藝讀物,這便是“既可信又可愛了”。

  關于王朝聞先生的美學思想,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原所長鄧福星將其總結為三個特點:充滿辯證的思想;從感受出發(fā)研究理論;將真、善、美緊密結合。王朝聞先生曾說,我們的作品應該培養(yǎng)出能夠分辨善與惡、美與丑的大眾。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時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值。我們要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這與王朝聞先生的觀點不謀而合。

  ——頂天立地的大師學者

  王朝聞先生的許多著作已為人所熟知,但對于他本人的研究卻被忽略了。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曉凌在發(fā)言中說,對王朝聞先生的研究要從五個角度進行:他是中國現(xiàn)代美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中國實踐美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馬克思主義美學中國化的實踐者,中國現(xiàn)代雕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以及本土出發(fā)的美學家。他化用習總書記的話說,現(xiàn)在的文藝界只有“鋪天蓋地”,沒有“頂天立地”。王朝聞先生無疑是那個時代“頂天立地”的代表人物。隨著中華民族文藝復興的展開,王朝聞一定會在大的歷史潮流中間扮演一個里程碑的角色。

  ——活在當下

  作為王朝聞先生第一批學生,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陳醉充滿感情地表示:王朝聞先生的逝世是中國文藝評論一個時代的結束。與之呼應的是,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王一川院長提出:王朝聞的時代到了。他認為,王朝聞先生實現(xiàn)了藝術實踐和理論的貫通,他的藝術理論與批評始終洋溢著感性體驗的氣質,他的藝術思維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唯物辯證法體系與中國辯證思維傳統(tǒng)的交融,可以說他是涉及多種藝術類型的名副其實的中國現(xiàn)代藝術批評家與理論家。

  2011年,藝術學升等成為一級學科。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藝術理論的每個具體領域都出現(xiàn)了研究精深的大家。但是,現(xiàn)在還有可能出現(xiàn)通曉多種藝術門類并將其融會貫通的藝術理論家嗎?在研討會上,無論是美術學、美學、文藝評論、戲劇還是舞蹈領域的學者們都一致認可王朝聞先生對各自領域作出的開拓性貢獻。作為一個融匯中西,游走于各類藝術領域之中的集大成者,此時對于王朝聞先生的討論是十分及時而有必要的。

  逝者已矣,精神長存。王朝聞先生是新中國藝術理論體系的開拓者與奠基人,是中國20世紀后半葉藝術學領域一座不朽的豐碑。他從來沒有過去,他永遠活在當下。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