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電視劇《突圍突圍》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

http://m.134apc.cn 2015年05月04日09:47 來源:光明日報 曾慶瑞

  

  電影《突圍突圍》劇照 CFP

  電視劇《突圍突圍》以湘江戰(zhàn)役為背景,講述了紅軍小分隊隊長雷五龍率領的小分隊執(zhí)行敵后營救任務的故事。這部電視劇在央視播出后,反響熱烈。該劇以基層任務視角為敘事模式,以情感為主線,表現(xiàn)在信仰與使命的驅動下,劇中人物在戰(zhàn)火中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人性升華。

  《突 圍突圍》是一種電視劇藝術現(xiàn)象,也是電視劇創(chuàng)作中的一個突破!锻粐粐纷層^眾看到了一個時間跨度只有短短15天的故事,但這個故事卻可以演繹成一部 36集的長篇電視劇。我們在界定長篇電視劇這種電視藝術樣式時,它所講述的故事,從起始到終結,一定有一個時間跨度。即使我們給不出來一個清晰的時間量化 指標,但也不會短促到只有15天。在電視劇第一集中,紅軍營長雷五龍率領隊伍渡湘江,遭遇敵機突襲,傷亡慘重;指導員楊震林帶來上級命令,要求抽調小分隊 重返湘江東岸接應輜重隊;國民黨少將參謀楚正平親自到機場迎接從南京來的蔣介石聯(lián)絡特使陳駿彥中校,并且在路上聊起了陳駿彥曾經的戀人喬月瑾——也就是如 今的紅軍連長張月林;再到娘娘山的紅軍陣地上,宣傳科長柯福明給張月林布置任務,要她帶領幾名戰(zhàn)士,中途截下陳駿彥押送到銅山,與總部派來的接應小組會 合;直到最后,第三十六集,張月林帶著陳駿彥和巧妹、水仙等人冒險渡江到達湘江西岸,雷五龍隨后趕到,緊緊追殺而至的國民黨中央軍少校、CC派的殺人惡魔 肖少白也帶兵追到,又是一場激戰(zhàn)之后,雷五龍壯烈犧牲,張月林在擊斃肖少白之后生命垂危,水仙和巧妹護送雷五龍遺體回他湖南老家,陳駿彥一個人背著生命垂 危最后悲壯辭世的張月林,艱難卻無比堅定地走向事先約定的紅軍接應小組進行接應的通道山口,全劇終。故事全程只有15天。也許,這不會成為電視劇敘事時間 跨度的一個常態(tài),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是一個個案。不過,它至少可以說明,我們的電視劇藝術,包括它的敘事文本等,在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可以突破一些墨守成 規(guī)的觀念。這樣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對于電視劇藝術的創(chuàng)作者來說意義重大。

  另外,這部電視劇在史詩性方面也有所突破。《突 圍突圍》講述的是湘江戰(zhàn)役里的一個不大的局部戰(zhàn)斗,有人認為它也具有史詩敘事的屬性。然而,它寫的是一群小人物。紅軍出場了一個師政治部的譚主任,桂軍出 場了一個師長王占斌,國民黨中央局出場了一個少將參謀楚正平,還有一個CC派的政客杜主任,但這都不是主角,也算不上“非凡的人物”。這些并不符合史詩性 影視作品對大強度情節(jié)、大場面和大震撼的要求,但卻在平凡小人物身上映射出堅定的信仰,勇敢的精神及這種精神力量帶來的歷史思索。從而印證了歷史前進的足 跡正是由無數個小人物不懈地努力一步步走出來的。這樣的“突破”嘗試,是要在我們的電視劇創(chuàng)作團隊有必備的高尚境界和博大情懷的前提下,在誠意、善意創(chuàng)作 的心態(tài)中,再加上藝術功力的充分發(fā)揮,才有可能實現(xiàn)的。

  這部電視劇讓人們在思想上、藝術上收獲頗豐。這得力于該劇敘 事的藝術功力,從全劇所表現(xiàn)的敘事策略來看,可以認為:一、主創(chuàng)把人物性格的設計和人物關系的配置做到了最大限度的復雜;二、主創(chuàng)把戲劇矛盾的編織和戲劇 情節(jié)的鋪陳做到了最大限度的糾結;三、主創(chuàng)把敘事節(jié)奏的展開和戰(zhàn)爭場面的營造做到了最大限度的緊張;四、他們把環(huán)境氛圍的描繪和地域文化的展示做到了最大 限度的真實。因此,該劇用一個小小的局部戰(zhàn)役來展現(xiàn)湘江戰(zhàn)役的慘烈,舉重若輕,從一個局部延伸至全局,并關涉到紅軍長征的命運。這樣的表現(xiàn)手法,就顯得人 事不大卻力扛九鼎。如此,劇中人物所張揚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他們那種為了革命理想視死如歸的英烈氣概,才會感人至深。

  (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