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春風里

http://m.134apc.cn 2013年07月05日07:22 張夢婕

  偶爾間,邂逅了《小小孩的春天》,走進了一個小小孩淳樸清和的生活里。我像逢到了一個真實的夢一樣,而這個夢,恰是我的童年親歷,卻被兒童文學作家孫衛(wèi)衛(wèi)用他的筆寫就。

  我捧著這個夢,踟躕在街口,我家12歲的小友看到了,問,媽媽你為什么黯然神傷?我不知道為什么傷感,只是傻傻地,像中了魔一樣。從我的手上,小友接過了《小小孩的春天》,她翻讀了兩日后,若有所思地撫摸著我的長發(fā),說,可憐的,原來衛(wèi)衛(wèi)叔叔寫的就是你們的童年。時空突然之間逆轉,小友像個大人一般,而我回到了童年的光陰里,接受親人溫暖的撫慰。

  從童年生長的鄉(xiāng)村來到了都市后,有時我會迷茫,彷徨和傷愁如春草,長滿了心靈的城池。我和衛(wèi)衛(wèi)一樣,是個生長在偏僻關中小地方的孩子,并且我們都是出生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他把童年,通過文字訴諸筆端,獻給他的同齡人和校園里正在成長的孩子們。讓現在的孩子看看爸爸媽媽的那一代,讓未來的孩子了解,原來父母那一代人并沒有哈根達斯,也沒有影星、歌星、足球明星等等可以追逐,沒有互聯網、沒有電玩,有的只是田野里傻傻地奔跑和饞蟲纏繞時偷瓜摸杏的快意,有的是對于讀書的熱愛,對于鄉(xiāng)間郵遞員的崇拜,有對媽媽燙發(fā)后心理的抵觸情緒,長大后懇切地致歉。

  《小小孩的春天》文字真摯,素淡的情懷如春風,這種情緒讓我宛然回到了故鄉(xiāng)的春天,和兒童文學作家孫衛(wèi)衛(wèi)并肩而行,我們沐浴在鄉(xiāng)間的黃昏里,晚霞染紅了天邊的柳林,小河水潺潺,而牧歸的老黃牛和小花狗正沖著小孩子們一聲聲地呼喚,就是在這本書里,這樣的鄉(xiāng)村,被涂抹上了淡淡的詩意和婉約。

  “小時候的喜歡”、“偷瓜”、“看戲”、“第一次投稿”、“抄歌本”等等都是我們的往事,然而澎湃在這本書里,讓人忘卻了歲月催人老這句話,而是驚喜地發(fā)現,作家孫衛(wèi)衛(wèi)的筆下,一切都如同一幕電影,回放著童年的純真與可愛。

  當別人都睡了,哥哥和表妹兩個人躺在床上唱戲,一個已經悄無聲息地進入夢鄉(xiāng),另外一個則唱得正酣呢,兩小無猜的純真通過這篇文字即聞。和我一同長大的兩只狗,一個每天送我上學放學,一個被人偷走,這兩只狗彌漫了一個小孩的內心,他傷感,透明地仇恨著偷狗人,想念著他失去的伙伴。孩子愛小動物是天性,這兩只狗是一個小小生命的保護神,它觸動了一個男孩子純潔無瑕的心,這只狗連名字都沒有,大人叫它ao ao,我們也喚它ao ao,但這兩只狗參與了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而真正長大了的孩子——現在的作家則給予了兩只小狗最真誠的懷念。

  70年代出生的孩子,樸實而內斂,沒有矯情,也沒有嬌寵,就連他們喜歡的動物都是順其自然地生長著,讀著這些文字的時候,我沐浴著春光,傾聽到了作家真誠的回望,那是獻給他出生的大地和兄弟姐妹以及父母最真摯的依戀。也是獻給21世紀新出生的一茬茬孩子們最真情的饋贈。

  彌漫在《小小孩的春天》里,有作家的內心獨白。

  原來,作家的小時候,也有膽小與怯懦,還有對于書的喜歡。我見了老鼠會躲開,怕得都不敢與老鼠對視,這與現在的孩子多少有些相似。我對于一本雜志和一張報紙的珍惜,會認真地從頭看到尾,做讀書讀報筆記。對于文字的敬畏之心從此可窺一斑而知全豹。

  作家是怎么煉成的,小小孩是怎么長大的,打開扉頁,即可聞知,童年的純真多么可愛,一個小小孩走過的路,讓我們懂得了——有珍惜,才有獲得。這本書無論是對于正在成長的孩子們,還是對于家長,都是一本樸素而真誠的校園啟示。它近乎于生活原生態(tài)的寫真,讓我們看到了正在春風里奔跑的小小孩,他的未來是多么寬廣,又是多么開闊。

  每一個人都是由一個小不點漸漸地長大的,小小孩的內心世界是精神河流的上游,站在這個上游,隱隱約約,小小孩的下游便漸漸地逸出了迷霧,顯現出了輪廓。作家用他真摯的筆,寫出了其寫作始于五年級時候的寫日記,這是最好的練筆,同時也怯于數學課,怯于爸爸讓他算賬。人性深處最美好的回顧原來是這樣的,把童年通過一支真情的畫筆,描繪了下來,不過作家用的是文學之筆墨,而非顏料。雖然如此簡約,卻讓讀者受益匪淺。

  每一個人都是有缺點的,有缺點的孩子照樣可以成才,就看怎么樣在生活中發(fā)揮其長處,避免其短處,大概這是作家寫作的真意吧,F在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過于強烈,結果塑造出來的孩子每個都是模具,沒有多少個性。在這本書里,家長的看點多多,讓我們用平凡之心對待今天正在成長的孩子們吧。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