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電視 >> 人物 >> 正文

李幼斌:反對抗戰(zhàn)劇的“浮夸風”

http://m.134apc.cn 2015年08月17日10:23 來源:光明日報 李卓爾

  

  《馬占山之決戰(zhàn)江橋》中的李幼斌

  “九一八”事變后,遼寧、吉林迅速失守,“二十萬人齊解甲,竟無一人是男兒”。隨后,日軍北進黑龍江,遭到馬占山 率領(lǐng)的愛國軍民的頑強抵抗。馬占山率領(lǐng)13000名中國守軍,憑借百米射程步槍等簡陋的武器,對裝備有飛機、坦克、重機槍的30000多日軍進行了殊死抵 抗。終因寡不敵眾,馬占山帶領(lǐng)軍隊撤出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然而,這些“殘兵敗將”仍被人們稱為“真正的捍衛(wèi)國土的勇士”。時任黑龍江省代主席馬占山長 嘆,“我馬占山敗了,可是中國勝了”。

  今年,這場悲壯的“江橋抗戰(zhàn)”將被搬上熒屏。日前,作為獻禮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的作品,抗戰(zhàn)歷史劇《馬占山之決戰(zhàn)江橋》正在大連旅順拍攝,出演抗日英雄馬占山將軍的是著名演員李幼斌。

  為了演好馬占山這個角色,李幼斌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包括閱讀相關(guān)書籍,如《江橋決戰(zhàn)》《馬占山傳》等,并在開拍前赴齊齊哈爾拜訪了馬占山的長孫,試圖從零星的記錄和回憶中提煉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之 前有一部電影,主要講馬占山的難處,把他寫得太正了。”李幼斌說,“一身正氣的形象放在胡子、馬賊出身的馬占山身上是不太恰當?shù)!痹凇恶R占山之決戰(zhàn)江 橋》中,李幼斌很好地規(guī)避了這個問題,突出表現(xiàn)馬占山“匪氣”的一面。當我問到他對馬將軍的評價時,李幼斌回答:“‘九一八’后,和日軍正面交戰(zhàn)的,馬占 山是第一人。在武器配備和部隊人數(shù)都遠遠不如敵人的情況下還堅決抵抗,體現(xiàn)出了他的抗日決心。”

  無論是成名前,還是成名后,李幼斌接拍電視劇都十分謹慎。而對于當下電視劇的“浮夸風”,抗戰(zhàn)題材電視劇的“雷化”“神化”,他都表示堅決反對!半娨晞±飳谷諔(zhàn)爭的歪曲是對觀眾的一種欺騙!崩钣妆笳f,“戰(zhàn)爭是非常殘酷的,不是娛樂觀眾就能糊弄過去的。”

  盡 管李幼斌在各種影視劇中的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仍然認為劇本是成就一部好電視劇的最重要因素,演員永遠是其次的。的確,“手撕鬼子”“繡花針 殺敵”“褲襠藏雷”等橋段不能靠演員的力量來弱化其“雷人”程度。李幼斌直言,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的電視劇劇本,從各方面評判,水平都比近年 高出許多,尤其是寫實風格的劇本,故事講得合情合理,不胡編亂造,現(xiàn)在一些編劇抱怨演員篡改臺詞的情況基本不會出現(xiàn),因為劇本已經(jīng)好得無可挑剔!昂萌R塢 的故事也是編出來的,但可以編得很精彩,而國內(nèi)很多劇本尤其是一些本應十分嚴肅的抗戰(zhàn)題材影視劇的劇本,已經(jīng)編得不負責任了。”李幼斌說。

  在 之前的采訪中,李幼斌曾透露自己不喜歡“挑戰(zhàn)”——演員應該演自己了解的、駕馭得了的角色,演不了的不能強求,因為“演員這個事不是下決心就能做到的,完 全是一種感悟”。正是秉承這一職業(yè)原則,他將每個接手的角色都表演得惟妙惟肖。這些角色大多分布在他熟悉的生活劇和抗戰(zhàn)劇中。李幼斌并沒有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年 代,卻對抗戰(zhàn)題材影視劇情有獨鐘。他直言自己確實沒上過前線,但因為從小受過愛國主義教育,所以對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有著獨特的情懷。《馬占山之決戰(zhàn)江橋》中 就有一個馬占山大罵鬼子的片段,李幼斌演得十分痛快。

  縱觀四十年的演藝生涯,李幼斌演過的軍人不計其數(shù):張子明、李 云龍、張靈甫……每個角色都有軍人的共性,又帶著各自獨有的色彩,在他的詮釋下避免了臉譜化、刻板化!败娙撕蛙娙酥g是不同的,”李幼斌說,“比如解放 軍和國民黨的軍人形象就很不一樣,再如馬占山,既不是解放軍的樣子,也不會是國民黨軍人的樣子,他有匪氣,也有老派的東西在里頭。”

  業(yè) 余時間,李幼斌的生活相當簡樸。不拍戲的時候,他就在家看新聞或是出門散散步。紛繁的娛樂圈和各色八卦新聞,像是路邊閃爍的霓虹燈,他從不會放在心上。當 問及是否會參加當下大火的明星真人秀和其他商業(yè)活動時,他便擺出“賣老”的口頭禪,笑稱:“歲數(shù)大了,不去那些玩意兒!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shù)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