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電視 >> 人物 >> 正文

六小齡童的“美猴王”情結(jié)

http://m.134apc.cn 2016年04月05日12:20 來源:天津日報 葉永烈
  題圖為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劇照  題圖為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劇照

  跟眾多的中國觀眾一樣,我“認識”六小齡童是在1988年由中央電視臺播放的大型神話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從此,在我印象中,孫悟空=六小齡童。確實,他把齊天大圣演活了、演絕了。論猴戲,其演技恐怕至今沒有誰能出其右。

  不過,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里的六小齡童,經(jīng)過“深度”化妝,頭戴金箍,滿臉是毛,真正“裸露”的,是他那雙充滿睿智、閃閃發(fā)光的火眼金睛。

  我跟六小齡童真正相識,是1996年1月21日晚上,那是電影《大鬧天宮》劇組在北京長城飯店舉行隆重的新聞發(fā)布會。我是電影《大鬧天宮》的編劇,而六小齡童是男一號——孫悟空的飾演者。我第一次看到六小齡童的“真面目”,雙道劍眉,目若朗星,英俊瀟灑,帥哥一個。他穿一件銀灰色西裝,里面是一件猩紅色毛背心。我正在為如何稱呼他發(fā)愁,稱他“六小齡童先生”,顯得太長;簡稱為“六先生”,似乎貽笑大方。我們互相交換了名片,名片上印著他的本名章金萊。于是,我稱他為“章先生”。

  也真巧,《大鬧天宮》的導演張建亞和作為編劇的我來自上海,而作為主演的六小齡童也是“阿拉上海人”。1959年4月12日,他出生于上海的“猴王世家”。從他的曾祖父開始演猴戲,此后,他的祖父、父親、哥哥和他,都是猴戲演員。他父親章宗義從6歲開始學猴戲,便以“六齡童”為藝名。他二哥章金星演猴戲,父親章宗義取“小六齡童”作為章金星的藝名。不幸的是,1966年章金星患白血病早逝。章金萊繼承祖業(yè)學猴戲,由于二哥章金星已經(jīng)用了“小六齡童”的藝名,父親為章金萊取藝名“六小齡童”。

  在人才學上,有一個公式:“成功=才能+機會”。就在六小齡童二十出頭之際,遇上千載難逢的絕好機遇——中央電視臺籌拍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選中六小齡童飾演孫悟空。電視走進千家萬戶,影響遠遠超過舞臺,而六小齡童又極其敬業(yè),在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中,把章家祖?zhèn)鞯暮飸蚣妓嚢l(fā)揮到了極致。正因為這樣,隨著1988年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在中央電視臺一頻道黃金時間播出,六小齡童一舉成名。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獲1988年度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連續(xù)劇特別獎、金鷹獎優(yōu)秀連續(xù)劇。六小齡童也連連獲獎: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中國30年最具影響力電視劇演員,中國最有品牌影響力60位明星,中國60年60位品牌功勛人物,中國30年30個難忘經(jīng)典熒屏形象……

  在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之后,六小齡童還演過各種各樣的角色,他演過刑警隊長,演過醫(yī)生,還演過周恩來總理,演過胡適,甚至演過太上老君。不過這種種角色,遠不如他飾演孫悟空那樣給觀眾留下難忘的印象。正因為如此,人們一提起六小齡童,第一反應就是孫悟空。仿佛六小齡童是為孫悟空而生,仿佛是孫悟空轉(zhuǎn)世。由此,1996年開拍的大片《大鬧天宮》,聘請六小齡童主演,使六小齡童陷入深深的興奮之中。對于他來說,這樣的機會非常難得。

  從此,我們有了直接的聯(lián)系。記得,在春節(jié)到來的時候,六小齡童給我寄來他親筆簽名的賀卡。他簽名不是簽章金萊,而是簽六小齡童。說實在的,六小齡童這四個字不好簽,尤其是這個齡字,他喜歡豎簽。不過,由于導演張建亞與六小齡童之間,對于如何塑造孫悟空形象產(chǎn)生分歧,從分歧到換人,由小萬春取代了六小齡童。這消息很令我感到意外,為六小齡童失去這一得之不易的機會而惋惜。我作為編劇,沒有介入導演與主演之間的矛盾,仍與六小齡童保持很好的友誼。

  2013年10月12日,六小齡童趁著從北京來上海之際,與他的大哥章金彥一起來我家,邀請我為他寫電影劇本《美猴王》。我知道,自從失去了在電影《大鬧天宮》中飾演孫大圣的機會之后,他一直期盼著再有這樣的機會。他打算自己找投資方,拍攝電影《美猴王》,所以約我執(zhí)筆電影劇本《美猴王》。

  他穿紅地黑格襯衫,戴著紅色帽子,一如當年穿紅色毛背心一樣,保持著對于紅色的格外的喜愛。后來,六小齡童寫了《與葉永烈先生的西游緣》一文,內(nèi)中寫及:

  最近一直在積極籌備電影《美猴王》,10月12日下午,我與大哥章金彥專程如約到葉永烈先生在上海的寓所拜訪了他。

  我很小的時候,就看過少年兒童出版社在20世紀60年代初,編輯出版的那套青少年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么》,這是新中國幾代青少年的科學啟蒙讀物,已經(jīng)成為中國原創(chuàng)科普圖書的第一品牌。它在傳播知識、普及科學方面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影響幾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學的道路。由于很喜歡這套書不知看了多少遍,從那時起知道了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作家葉永烈先生的名字,之后又看了他的《小靈通漫游未來》、“紅色三部曲”的《紅色的起點》《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毛澤東與蔣介石》等。

  1995年12月我被選入投資一億元的電影《大鬧天宮》劇組扮演孫悟空,葉永烈先生是該片的編劇,人物設計由戴敦邦先生擔任。1996年年初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我見到了老一代電影人劉瓊先生、香港著名導演李翰祥先生等,還見到了葉永烈先生,雖是第一次見面但很快相談甚歡,但遺憾的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這部戲沒有拍成。

  我們?nèi)グ菰L葉永烈先生時,他和夫人熱情地迎接了我們。我們聊到了當初拍《大鬧天宮》時的事情,又提到了新近準備拍攝《美猴王》的有關事宜。我就劇本的創(chuàng)作征詢了葉先生的意見,他也認為作為一部婦孺皆知的世界名著,故事、情節(jié)、人物都已家喻戶曉,不宜做大的改動、修正,更不能戲說、惡搞、顛覆,要對名著有敬畏之心,小說的描寫是平面的,電影要“動”起來。他談到以前寫的《大鬧天宮》上、下集的劇本,我覺得這對我們電影的拍攝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希望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我們能有更全面的合作。

  我贈送給葉永烈先生我所著的《西游記》典藏版、《六小齡童品西游》《聽孫悟空說西游》,以及我的從藝四十周年紀念明信片,淮安美猴王世家藝術館、上海六小齡童藝術館的介紹,請葉永烈先生指正。

  因葉永烈先生當晚要趕往西安參加重要的會議,我們談了半個多小時就告辭了。

  六小齡童有著強烈的“美猴王”情結(jié)。此后,2013年10月27日,六小齡童帶著投資方代表再度來到我家,商談拍攝《美猴王》事宜。電影畢竟與電視連續(xù)劇有著明顯的不同。電視連續(xù)劇可以拍三四十集,容量很大,可以把《西游記》的主要內(nèi)容都包括進去。電影則容量小,即便是上、下集,也不過三小時。電影只能“取其精華”,而不能“從頭到尾”。

  《西游記》的華彩章節(jié)在“大鬧天宮”。我們商定在原《大鬧天宮》電影劇本的基礎上,寫作《美猴王》電影劇本。“大鬧天宮”固然可以充分表現(xiàn)美猴王孫悟空的聰穎與勇敢,不過這么一來,也有極大的缺陷。六小齡童希望電視連續(xù)劇中的合作伙伴唐僧、豬八戒、沙和尚在電影中繼續(xù)合作,但是“大鬧天宮”只在結(jié)尾處提及唐僧,而與豬八戒、沙和尚無緣。這兩者無法兼顧。我經(jīng)過再三考慮,只能以“大鬧天宮”為電影《美猴王》的基本情節(jié)。

  2013年11月21日,六小齡童和我出席了在河北涿鹿影視基地舉行的電影劇本《美猴王》的簽約儀式。

  《中國作家》2014年第3期,發(fā)表了我的電影劇本《美猴王》。

  電影的拍攝,涉及方方面面諸多因素,尤其籌集資金是一大難事,因為電影《美猴王》的制作成本少則幾千萬元,多則上億元。

  就在六小齡童忙于為籌集資金拍攝電影《美猴王》之際,一部新片的上映,打亂了他的計劃:2014年1月31日,由香港星皓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3D大片《大鬧天宮》上映了!這部《大鬧天宮》的制作成本為四億元人民幣,編劇為黃子桓、司徒錦源、霍昕、陳大利,導演鄭保瑞,主演為甄子丹、周潤發(fā)、郭富城、何潤東,其中孫悟空由甄子丹飾演。也就是說,1996年張建亞花費一億元人民幣,只完成三分之一的《大鬧天宮》,而香港星皓電影有限公司以四億元人民幣、花費4年時間打造了3D大片《大鬧天宮》。這部3D大片《大鬧天宮》推出之后,光是在中國內(nèi)地的票房,就突破了十億元人民幣!

  香港大片《大鬧天宮》占領了市場。顯然,六小齡童的《美猴王》必須另辟蹊徑,不再重復香港大片《大鬧天宮》的內(nèi)容,才能贏得觀眾。拍攝《美猴王》需要巨額資金,香港大片《大鬧天宮》又造成猛烈的市場沖擊,而六小齡童已經(jīng)年過半百,六小齡童在銀幕而不是在屏幕上展現(xiàn)孫悟空風采的夢想能否實現(xiàn),尚不得而知。

  “美猴王”情結(jié),貫穿了六小齡童一輩子。他仿佛為孫悟空而生。我很為他的強烈的事業(yè)心所感動。如果他需要我修改《美猴王》電影劇本,甚至重新寫作為他量身定制的《美猴王》電影劇本,我都會盡力。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