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美術(shù) >> 美術(shù)動態(tài) >> 作家水墨 >> 正文
記得那是一個下午,我正在辦公室寫材料,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快到八樓去看看,一位軍人用書法抄寫了陳崎嶸書記的長詩,卷軸展開有幾十米,走廊都放不下!”聽到這消息,我和同事馬上奔到八樓去看。
果然。一幅長卷赫然出現(xiàn)在眼前,如白練橫江、似巨蟒出洞,從走廊的這頭延伸到那頭,再折回來。細看時,字體清新婉麗、秀外慧中,字大徑尺、飽蘸深情?磧(nèi)容,原來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陳崎嶸發(fā)表在《人民日報》上的抒情長詩《向人民致敬——從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寫起》。原詩95行,以澎湃的激情、火熱的詩句、鏗鏘的旋律,從2013年10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在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寫起,思接千載,縱橫古今,熱情贊頌了人民作為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放聲歌唱了為人民幸福、民族國家強盛前仆后繼、不懈奮斗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表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黨的光榮傳統(tǒng),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為實現(xiàn)中國夢奮勇前進的慷慨氣概。詩人以歷史作詩、化唯物史觀為詩、融辯證法入詩,情理交匯,一唱三嘆,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讀來令人蕩氣回腸,意氣崢嶸。政治抒情詩這一似乎久違了的體裁,又一次顯示出獨特的魅力與感染力。
正是受了這樣的感動與感染,軍務(wù)繁忙、戎馬倥傯的解放軍總參謀部彭捷才在軍務(wù)間隙揮毫研墨、一絲不茍地書寫了全詩、繪就了長卷。據(jù)彭捷介紹,他一直非常熱愛書法,也喜歡文學,尤其是詩歌。一讀到充滿激情和正能量的長詩,便熱血沸騰,情動于中,還常;叵肫鹱约荷倌陼r讀過的馬雅科夫斯基、賀敬之、郭小川等的政治抒情詩?上У氖,近年來這樣的詩出現(xiàn)得不多,常常因此感到遺憾。在《人民日報》上看到陳崎嶸同志的長詩《向人民致敬——從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寫起》,頓時被牢牢吸引住了。反復(fù)誦讀吟詠,一次次被詩中蘊含的哲理、真情、責任感、使命感所震撼、所打動。這首詩如此貼切而強烈地表達了自己內(nèi)心的信念、期盼甚至憂慮!把灾蛔銊t詠歌之,詠歌之不足,則嗟嘆之,嗟嘆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于是,他決定用自己喜歡的啟功體書法親筆抄錄全詩。
彭捷不是用小楷,而是用大字,在四尺整張的宣紙上,一字一字地書寫了長達1472字的長詩全篇。彭捷說,他上班工作非常忙,便利用中午短暫的休息和下班后的時間,整整寫了一個星期。有時一張紙中一個字不滿意,便整張紙全部重新寫過,直到字和謀篇布局都滿意為止。當時的一個信念就是,要用自己筆下最好的字,來呈現(xiàn)自己心中最好的詩!全部寫就,宣紙共用數(shù)十張。彭捷親自捧著凝聚著自己心血的作品,精心裝裱,最終形成長達70余米的詩卷。
見到詩作者,彭捷非常激動。他表示,把這幅凝結(jié)了信念和心血的詩卷獻給詩作者,是自己莫大的心愿。自始至終,沒有任何功利目的,完全是被詩人和詩所感動、所激勵的自覺行為。親筆抄錄過程中,自己的心靈也多少次得到了凈化和陶冶,這樣的詩人和詩作,正是當今最需要的。詩歌合為時而作,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中國夢,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最強烈的心聲,詩人正應(yīng)放聲歌唱,唱出中國心、中國魂、中國夢。
收到這份沉甸甸的心意,詩人既激動又感慨?吹搅暯娇倳浀赛h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在雨中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籃,不禁熱淚盈眶,思緒萬端,久久不能平靜,詩心似火、噴薄而出。彭捷的強烈共鳴和恢弘詩卷,讓他深切體會到了政治抒情詩在今天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看到了熱情謳歌黨、人民和中國夢產(chǎn)生的強大社會效應(yīng)。真正的詩,不只淺吟低唱,更需黃鐘大呂;不只表現(xiàn)一己之思,更需表達偉大時代;不只意象朦朧,更需大江東去。
詩人和大校,捧著沉甸甸的詩卷,親切的笑容透著深深的思考。大家都記下了那美好的一刻,并在那一刻向詩人和書法家致敬,向文化興國和保家衛(wèi)國的人致敬,向人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