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臺灣婦女寫作協會的邀請,由廈門市作家協會組織、以廈門市作協主席林丹婭為團長的大陸作家交流團于2014年12月16日至22日赴臺灣,參加第二屆海峽兩岸文學筆會暨兩岸女性文學發(fā)展與交流研討會。此屆筆會由廈門市作家協會和臺灣婦女寫作協會主辦,旨在進一步加強兩岸文學發(fā)展和交流,特別是就兩岸女性文學發(fā)展進行深度論述與對話。來自海峽兩岸近50位作家、學者參加會議。
會上,林丹婭代表大陸作家向臺北教育大學贈送舒婷文集。研討會以論文發(fā)表人發(fā)言、特約討論與開放討論等形式展開,兩岸作家林丹婭、楊際嵐、吳爾芬、夏煒、夏敏、王茹、林黛嫚、王永盛、朱逸薔先后發(fā)言,陳俊榮、黃詠梅、張春榮、李曉玲做特約評論,邱季子、陳若曦、王茹、李蔚超等作了開放時段的發(fā)言。之后,兩岸作家還舉行了題為“女性文學在兩岸”的圓桌論壇,由臺灣文訊雜志社社長豐德屏主持。
與會學者表示,持續(xù)舉辦海峽兩岸文學筆會,為兩岸作家、學者提供了交流溝通的機會,有利于推動兩岸文學的發(fā)展研究。臺灣作家洪淑苓以自己研究的民俗學為例指出,民俗學強調在地的田野調查,由于各種原因,臺灣作家對大陸了解有限,同樣大陸作家對臺灣也不太了解。有了筆會溝通渠道,可以增進兩地了解,并通過研究各自近況,拓寬視野,對推動兩岸民俗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兩岸文學筆會規(guī)模的壯大,為兩岸學者提供了更為多樣化、高效率的交流活動。臺灣作家洪淑苓和李昂表示,希望能有一對一深度的交流機會,兩岸作家一起深入生活,一起采風,從生活、創(chuàng)作等方面了解該作家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學習其精華。同時,作家們還希望加強作品文本討論。臺灣作家蔡素芬認為,閱讀作品是兩岸文學交流最根本的活動,建議兩岸作家多做作品討論會,對兩岸作家及其作品作深度解讀,真正達到獲取訊息、促進創(chuàng)作的作用。(華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