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理論 >> 理論熱點 >> 正文

美學當以美化天下為己任

http://m.134apc.cn 2016年01月18日13:15 來源:人民日報 張首映

  探討一門學科,有多種思路。有的從對象出發(fā),比如美學是研究美和藝術的學問;有的從價值出發(fā),比如哲學是討論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學問。把美學定義為美化天下之學,顯然是從價值方面考慮的。

  美學具有美化天下的價值稟賦。這是由其學科屬性和范圍決定的。美學的學科屬性在哲學。哲學探索整體世界觀,簡單地說就是天下觀。天下是地理概念、政治概念、文明概念、社會概念,也是哲學概念、美學概念。天下作為哲學的思考領域,哲學由此可稱為天下哲學。天下作為美學的研究范圍,美學由此可稱為天下美學。 西方古典哲學把分析把握天下理性當作自己地盤,把認識并推進天下感性劃歸美學。感性比理性更具體更富于實體性,美學出現(xiàn)了自然美學、世界美學、東方美學、 西方美學、國家美學、民族美學、區(qū)域美學、城市美學、鄉(xiāng)村美學、人生美學、政治美學、經(jīng)濟美學、社會美學、文化美學、科技美學、生活美學和文藝美學、工藝 美學、比較美學等。美學的天下稟賦,已被它們“昭然若揭”。它們都屬于天下美學。有天下美學,才有如此之多的美學。

  美學具有揭示美化天 下歷程及其規(guī)律的價值。美學與天下結盟聯(lián)姻,蘊含無窮無盡的故事、本事和本體,飽含說不盡道不完的歷史掌故、發(fā)展過程、走勢走向和本質規(guī)律。天下之大,無處不在、無所不有、無所不包,包括數(shù)億人生,包括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科技、軍事等,審美與天下的關系無限廣闊、無限深遠,蘊含的規(guī)律自然非常豐富、非常深刻。比如,人和人類社會進入溫飽階段,實現(xiàn)去貧困、去饑寒,維護生存的基本問題得以解決,“愛美之心”的本能需求得到提升;進入小康階段,生存環(huán)境和舒適度得以改善,審美需求成為趨勢性需求;進入富裕階段,審美需求成為旺盛需求,審美品質成為高貴品質。人和人類社會這三期“經(jīng)濟”,也是三期“審美”。經(jīng)濟社會與審美發(fā)展存在總體平衡規(guī)律、也有不平衡規(guī)律,審美自身有審美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美丑互變規(guī)律,美化天下由局部至整體的美化發(fā)展過程規(guī)律,美化天下之合規(guī)律合目的等,天下美學都要不斷發(fā)掘開掘深掘。再如,人類進入大同社會,是不是同時進入審美社會;人類進入共產(chǎn)主義社會,是不是同時進入最高層次的審美社會?如果是,美學根據(jù)何在,審美發(fā)展規(guī)律如何顯現(xiàn)等,天下美學的前瞻研究、趨勢預測等大有空間、大有作為,并在彰顯規(guī)律中提升科學價值。

  美學具有彰顯天下人美化天下的功能。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化天下,人皆有智。除自然外,天下之美都是天下人建造的,都是天下人的作品。眾多歷史美學告訴我們,先秦時期,儒家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楚學如屈原追求的美身美家美政美天下,秦磚漢瓦,魏晉風流,唐宋時期白居易、蘇軾的“西湖之治”,明清紫禁城等建設,以及梁思成的北京城建之美學問題,都與審美有關,都與美化天下有關,既有“信史”,也有“美史”。眾多政治美學告訴我們,大到治國理政、 統(tǒng)籌國際關系,中到管好一個地方、一個單位,小到“一枝一葉總關情”,都有審美元素乃至審美要素,都有美化天下之思,既有“善治”,也有“美治”。眾多旅 游美學告訴我們,吃喝玩樂有審美要求,出行出國考驗游客審美素質,既有“游玩”,也有“美游”。美學把天下人對美化天下的貢獻尤其規(guī)律揭示出來,鼓勵天下 人按照美的規(guī)律塑造美,從美化自身心靈和服飾到美化居室,從美化居室到美化鄰里和社區(qū),從美化社群到美化社會,從美化社會到美化國家,從美化國家到美化國 際,利在當今,功莫大焉。

  美學具有推進美化天下的使命。美學由本體論走向價值論,自然由研究展示天下之美走向美化天下。當代人雖能從前 人美化天下的經(jīng)驗教訓中得到啟示,卻無法美化過去的天下,只能為美化時代或時代美化、時代如何美化、時代朝哪些方向哪些方面美化提供學理論證和思路建議。 時代是當代美學美化天下的機遇和平臺。我們的時代雖有“城市像歐洲,農(nóng)村像非洲”的現(xiàn)象,整體還是向著小康社會走,處于一個美學上的“三期疊加”時期。對 于生活困難的,美學應保護其“愛美之心”;對于已經(jīng)小康的,應把文化消費性需求逐步改造成為審美導向性需求;對于富裕的,應培育和升華其審美的品相品質品 位。今日中國在建的小康社會及其“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fā)展理念,包涵眾多審美要素,需要美學專題研究。同時,時代越發(fā)展,審美問題越集 中。比如,城市建設如何美化,如何治理環(huán)境污染、惡劣建筑等問題,如何醫(yī)治精神道德上的善惡不辨、美丑不分的毛病,如何更有效地弘揚和發(fā)展真善美價值等, 這些既是美學的領地和題中應有之義,也是美學的時代使命,是美學美化天下的價值所在。美學以美化天下為己任,就是以守衛(wèi)、維護、建設、推動天下美化為己 任。

  美學可有美化天下的價值理論體系。美、美化、天下三要素,組成深刻聯(lián)系著的邏輯網(wǎng)絡。“美”是美學的起點和基點;“美化”是美學研 究的初衷也是目的,是過程也是結果,是進程也是境界;“天下”是范圍也是歸宿。天下主要由自然、人、社會、作品組成,美化天下主要是美化自然、美化人生、 美化社會、美化作品。因此,這個體系的邏輯起點是天下之美,落腳點或歸宿是美化天下,主體是揭示天下之美尤其是自然之美、人生之美、社會之美、作品之美的 本質特征和發(fā)展規(guī)律,主旨是美化自然、美化人生、美化社會、美化作品,職責是以美化自然、美化人生、美化社會、美化作品為己任。美學以天下趨美為正題,以 天下變丑為反題,以天下美化為目的。中國人尚和合,西方人講競分。我們的天下美學把已有美學著述組織起來、整合起來、串聯(lián)起來,組成一個富于科學性、彰顯 創(chuàng)新性、極具價值性的思想系統(tǒng),可以形成一套有中心思想的理論框架和邏輯體系。

  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边@是客觀的、狀物的。美 學是主觀的、科學的、有用的,不僅要揭示天地之大美,而且要促進天下之大美、祖國之大美、社會之大美、人文之大美、作品之大美。這才叫天下美學。反用老子 的話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天下人皆知美之為美,天下人皆按審美規(guī)律來認識和改造天下者,美學也。美學在美化天下中更能彰顯科學力量、發(fā)揮專業(yè)作用。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