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陳希米出書愿先夫魂歸地壇引熱議
史鐵生骨灰尚未“入土”
著名作家史鐵生逝世兩周年之際,妻子陳希米于近日推出紀念散文集《讓“死”活下去》。她在書中細細講述了兩人相濡以沫的點滴故事,字里行間流露的繾綣深情,令人潸然淚下。陳希米在書中還隱約透露了想把先夫骨灰埋地壇的矛盾心情。眾所周知,廣大讀者最早認識史鐵生,正是因為《我與地壇》。不過,昨日記者了解到,這些提議遭到地壇管理方拒絕,現(xiàn)在史鐵生骨灰仍未能入土為安。
她不是俗人,不再提入土
陳希米與史鐵生在1989年結婚,20多年來互為知己,相濡以沫。2010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史鐵生因突發(fā)腦溢血逝世,而4天后即是他的60歲生日。陳希米在書中悲嘆:“你60歲的生日,竟是葬禮!”
據悉,現(xiàn)在史鐵生逝世兩周年了,骨灰仍未能入土為安,此前有很多讀者,包括著名評論家解璽璋擔任會長的史鐵生研究會,都曾提議將其安葬在北京地壇公園并為之塑像,許多人認識史鐵生,是因為《我與地壇》,史鐵生與地壇早已融為一體,“先生賦予了一座公園以靈魂,他理應在地壇長眠。”陳希米在《讓“死”活下去》一書隱約透露了她兩年來的矛盾心情:“一個念頭又一次油然升起:我想把你的骨灰埋在地壇。沒有碑,也沒有墓志銘,沒有痕跡,也不要什么人知道。”不少讀者就此也再次表達同樣的心愿。昨日記者了解到,地壇公園方面已經表態(tài),不能給史鐵生立墓碑和安葬骨灰,原因是殯葬法規(guī)有嚴格要求,且地壇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能隨意建造公墓。在史鐵生摯友王耀平的記憶中,2012年清明之后,陳希米不再多提史鐵生入土的事。在他看來,陳希米“不是俗人”,隨緣而定。
她帶著骨灰,還去過德國
陳希米在書中透露,因為沒有安葬,她一直隨身帶著史鐵生的骨灰。王安憶曾從日本帶給他們一個“優(yōu)雅的盒子”,陳希米從史鐵生的骨灰盒中取出一小片,放在那個小盒子中,隨身攜帶,“我到哪兒你也在哪兒”,甚至一起去了德國。
至愛親人過世,留下無邊虛空,陳希米在書中記述了自己從傷痛中走出的精神歷程,“最可怕的不是流淚,是沮喪,極度的沮喪,那種尖銳的對活著的恐懼。”痛苦中她開始種種努力,閱讀、思考、行走與書寫,探索生命的意義!皩懡o你”,成為她寄托哀思的主要方式。她在書中回顧了兩人相攜相伴的歲月,直至現(xiàn)在,“我只想能跟你在一起安安靜靜地說話,聽你掏心掏肺,也跟你袒露一切。那才是人最好的生活。你說過,我們要愛得不同凡響! 生死相伴的靈魂之戀感人至深。在書的最后,她給自己兩年以來的“精神行走”寫下結語,“活在當下,就是愛在當下。就是站起來,走出去,說出聲音,寫出字,看見別人——就看見自己。把有限當無限活,才能活出‘永恒’的可能。要把死送走,要讓‘死’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