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評論 >> 正文

文化的“大道”不能忘

http://m.134apc.cn 2013年03月22日09:50 來源:中國文化報 杜 浩

  近日,在記者見面會上,新任總理李克強向大家談起了自己從最基層到最高層從政生涯的個人情懷:他在讀書、做事、文化熏陶等個人經(jīng)歷中,悟出一個道理,就是要“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隨即,這句“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成為網(wǎng)絡熱門話題,并被網(wǎng)友譽為“九字箴言”!靶写蟮馈币徽Z讓人想到《禮記·禮運》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李克強總理說,這“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是他在“讀書、做事、文化熏陶”中悟出的道理,這其中的體會也肯定了文化的熏陶、文化的教育、文化的影響作用。這就啟示我們必須重視文化的價值,重視文化的功用使命,尤其是在當下,必須重視文化的“大道”。

  現(xiàn)在的文化現(xiàn)狀,讓人想到最近馮驥才的一番話:打開網(wǎng)絡的文化版,又是郭德綱、李天一,又是“屌絲”,建議現(xiàn)在的媒體應該把文化版面和娛樂版面分開,因為一個國家的嚴肅文化或者精英文化才是民族文化的主體。比如,代表俄羅斯文化的一定是托爾斯泰的東西,絕對不是俄羅斯明星的八卦。那些泛濫成災的所謂文化都是娛樂文化,與商業(yè)文化糾纏在一起,意在奪人眼球,意在故弄玄虛,意在掙錢牟利。

  當今的文化,樣式、形式不可謂不多,時尚風、流行風一陣接一陣,熱點一個接一個,但是文化的品質(zhì)卻在不斷下降,文化的力量大大地削弱,文化中的真誠、溫暖、親密都萎縮和稀釋了。更讓我們無奈的是,這種泛濫的、被操縱的、泡沫化、工具化、消費化的所謂熱點,還甚囂塵上,不可一世,仿佛要主宰人們的日常生活!

  這不能不讓人憂慮,我們的文化不能忘記了“大道”。

  一個時代和社會的文化生態(tài)、文化精神應該如何存在?答曰:必須有一些能提升人們精神境界、觸及人們生命和靈魂的內(nèi)容。這就是說,我們的文化除了有流行的、時尚的、繁華的部分,還必須有深層的、博大的、宏遠的內(nèi)涵意蘊。我們需要偉大的文學、深刻的哲學、精致的詩學。文化需要有“高峰”,代表時代的精神信仰,構(gòu)建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那些通俗的、低端的文化無法擔此重任。

  在消費化娛樂化的這個時代里,文化應該有它的神性。在人性善與丑充分展示的當下社會中,文化應該有它的立場。在中國文化傳統(tǒng)里,有鐵肩擔道義之說,崇尚的是心系社會、憂患現(xiàn)實。在西方文化的傳統(tǒng)中,強調(diào)現(xiàn)代意識,就是要以人為本,解決人所面臨的困境。所以,關注社會、關懷人生、關心精神是文化最基本的東西,也是文化的“大道”。你可以有不同的文化觀念,但“大道”的東西不能忘。忘記或丟掉“大道”,文化就會趨向平庸、俗濫。

  在一個文化厚實的社會里,文化的“大道”就是追求文化的高品質(zhì)和高境界。這樣的文化能給予我們內(nèi)在的信念、精神的向往、理性的光輝、人文的慰藉。這樣的文化是通向高尚的生活形式,是我們未來生活的希望所在。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shù)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