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評論 >> 正文

是非分明的心靈隨感(桂杰)

http://m.134apc.cn 2013年05月23日10:12 來源:中國青年報 桂杰

  《閑來筆潭》何以成為暢銷書

  是非分明的心靈隨感

  原中央紀委書記吳官正卸任后,老百姓很少看到有關(guān)他的新聞報道和圖片。然而,最近一段時間,吳官正卻成為輿論聚焦的熱點,他卸任后所著的《閑來筆潭》一周之內(nèi)即發(fā)行30萬冊,登上各大圖書排行榜的榜首,成為一部廣受歡迎的領(lǐng)導人退休后的心靈隨感錄。

  卸任那天,吳官正在最后一次中紀委常委會上對大家說,我退下來以后,擁護黨中央,支持中紀委,安度晚年,保持晚節(jié)。然后馬上說:“散會!”“我當年離開武漢、江西、山東的時候,也只講了很短的幾句話。”吳官正在書中披露了他卸任時的最后一個場景。

  武漢市政協(xié)原主席葉金生還記得他的老市長,“那時(80年代中期),他上班經(jīng)常走路過去,騎自行車,他的自行車也不正常,自行車該響的地方不響,不該響的地方響,車子很破舊!睘榱私鉀Q武漢的乘車難問題,堂堂市長自己去乘公共汽車,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解決乘車難的措施。

  “武漢當時有很多人覺得他不像一個市長,穿著一個軍大衣、解放鞋,接觸群眾比較多,深切感受到實際當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覺得自己的責任非常重大。”葉金生說。

  “他是非分明,敢抓敢管,見不得誰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

  5月18日,濟南新華書店,很多人在買《閑來筆潭》。

  一位買書的大學生說:“感覺作者與我進行平等的思想感情交流!

  還有一位老同志,一邊翻閱書一邊說:“中國人更重視史的價值,這本書是一部心靈隨感,它敘述了作者個人的成長史,從某個側(cè)面折射出國家的變遷史。”

  此時,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郭建磊也在書店買書,他說:“這兩位讀者也道出了我的心聲,這里面有8篇吳官正在山東當書記的回憶,我也參與了這8篇文章里面的時間、數(shù)據(jù)、內(nèi)容的核對!

  吳官正在山東任省委書記時,郭建磊的身份是秘書。在他眼中,吳官正最大的性格特點就是求真務(wù)實!皡菚浵雴栴}辦事情,堅持從實際出發(fā)。他說,違背常識、違背常理、違背客觀規(guī)律的事情,可能存在于一時,但終究不會長久!

  吳官正經(jīng)常說,老百姓講實際,如果當干部吹虛名,老百姓肯定會罵你。所以,吳書記對虛報浮夸、歪曲數(shù)字非常反感,特別強調(diào)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要擰干水分,否則就失去了統(tǒng)計的意義。吳書記在山東的時候,解決了很多關(guān)系山東發(fā)展、關(guān)系民生的大事難事,向中央請求支持。有的領(lǐng)導說:“人家都吹山東,你說我們這么多困難,不好,要講點面子。”吳書記說:“里子都沒有了,還要什么面子!”

  吳書記喜怒于色,他在山東時,曾經(jīng)為幾件事發(fā)了脾氣:濱州造假酒,當時有個假酒一條街很出名,茅臺、五糧液都有,確實傷害消費者利益,他知道后,拍了桌子,責令組織嚴查。還有一個單位,有一個留黨察看的黨員,領(lǐng)導卻批準他出國了。吳書記把這個領(lǐng)導叫來問,“為什么讓留黨察看的人出國?”那個領(lǐng)導支吾了半天,沒說出理由。吳書記說:“留黨察看就是由黨察看,他出國了誰去查看?你去查看?”

  還有一次,早上6點他去上班,見到一個縣的百姓開十幾輛農(nóng)用車上訪,堵住了省委大門。吳官正讓秘書打電話找該縣縣委書記,書記的家屬說太早了,還在休息,過一會兒再打吧。吳書記一聽就火了,奪過電話說:“你馬上給他叫起來,群眾起多早你知道嗎?100多公里開農(nóng)用三輪車都到省里了!”由此,郭建磊感慨地說:“他是非分明,所以他敢抓敢管一些事情,見不得誰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

  吳官正不止一次這樣說:“誰得罪了群眾,誰就得罪了共產(chǎn)黨,得罪了政府,我們就要堅決查處他!

  真心話有力量,容易被人記住

  郭建磊清楚地記得,在山東任職期間,吳官正曾經(jīng)要求《大眾日報》和省里的電視臺,報道他的講話時,不要用發(fā)表“重要講話”這樣的字眼。他說:“我天天講話,哪有那么多重要的?講話就是講話。”此外,吳官正還反感在講話中穿鞋戴帽、空話套話連篇。有時候,他會自己起草講話稿,然后交給秘書打印。

  江西省原副省長熊盛文也曾經(jīng)在吳官正身邊工作過,他記得,2007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吳官正與全國人大江西代表團見面,他即席講了半個多小時,歷數(shù)江西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提到45位歷史人物,引用了14句名人名言,未帶片紙,娓娓道來,其知識之淵博,從中可見一斑。

  2006年,吳官正考察天津期間,曾經(jīng)對隨行人員說過他對改文風的觀點。他說:“開會許多發(fā)言都是套話多,還有些是空話、大話、假話,真正有用的話不多。過去人們經(jīng)常講‘開口三七開,閉口緊跟走’,成了套路,F(xiàn)在不少講話一般都要講意義、講經(jīng)驗、講指導思想,這都是‘秀才’們編的,抄來抄去!痹趨枪僬磥,網(wǎng)上有些話就非常精彩,一針見血,入木三分。為什么能寫得這么好?主要是有真情實感。真心話有力量,容易被人記住。

  吳官正離開武漢時,他講了兩分鐘;離開江西時,講了約700個字。他感慨:“有權(quán)有勢的時候,別人也會為你的講話鼓掌,有真心的,也有不真心的。有些話他們聽了,表面上吹捧一番,實際上是譏諷。一定要腦子清楚。”

  在熊盛文的工作經(jīng)歷中,起草吳官正的講話稿,既是最難的,也是最易的。說最難,因為吳官正對稿子要求很高,非常認真,達不到要求,絕不通過。說最易,因為他對自己的講話,早有思考,胸有成竹,起草的同志只不過在文字上幫助順一順。

  熊盛文記得,每次起草文稿,吳官正總要把秘書們找去,交代三個問題:一是講話的大體布局,也就是文章結(jié)構(gòu)和重點。二是文章的重要觀點。對重要觀點他會講得比較詳細,表達得非常清晰,這是他講話稿的核心,是他自己非常想講、必須要講的話,這些話不原汁原味地用上去,肯定通不過。三是莫搞“湯湯水水”。吳官正喜歡講短話,喜歡簡潔明了,不穿鞋戴帽,不講空洞的道理,重在講觀點、提要求,重在干什么、怎么干。他不僅在起草文稿時要交代這一點,初稿給他時,也要問有沒有“湯湯水水”,初步定稿后,還要交代把可有可無的話刪去。在江西工作期間,重要會議上的講話,他要求控制在20頁之內(nèi),不超過1萬字,能夠短一點,就更高興。    

  “對不起,沒為你們做任何事,請諒解!

  今天早晨,我在院外遇到我的一個外甥,就問:“你不打招呼就來了?”他說:“來看看母舅!蔽艺f:“你有事吧?”他沒吭聲,陪我散了一圈步后,說:“給你說一分鐘話,希望幫我調(diào)到政府工作!蔽艺f:“不可能,我在位時沒給親屬辦過事,沒用手中權(quán)力為親戚謀私,退下后也不能利用影響為親戚辦事,否則害了你們。你們對一些領(lǐng)導干部關(guān)親顧友有意見,又找我這樣干,這對嗎?” ——這是吳官正《閑來筆潭》里的一篇文章《路靠自己走》中的一段話。

  這樣“無情”的場景在吳官正的生活中時有發(fā)生。

  吳官正的夫人張錦裳在《相伴五十年》中寫到,吳官正任武漢市長的時候,有個叔叔來找他。1959年吳官正上清華時,苦于無路費,這位叔叔給了他18元!澳且淮危氖迨鍋砦錆h找他給兒子安排工作。因為上清華時這個叔叔給過他錢,官正一直十分感激,但是吳官正還是講:‘我做不到!迨鍌牡乜蘖恕J迨宓膬鹤雍髞砹粼谖錆h做臨時工,一直沒有找到正式工作!

  1997年春,吳官正在北京開完兩會,剛回到江西3天,中組部就打來電話,中央要調(diào)他到山東任職。他請了5天假,帶著全家到烏泥、余干、鄱陽去告別。他對親屬說:“對不起,沒為你們做任何事,請諒解!彼头蛉私o部分親屬送了些錢和禮物。3天后,就匆匆趕到山東上任去了。

  在《正道直行》一文中,吳官正說:“少數(shù)領(lǐng)導干部的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利用領(lǐng)導的職務(wù)和影響,呼風喚雨,翻云覆雨,謀取非法利益和不正當利益,甚至無惡不作,給國家?guī)碇卮髶p失,給黨造成極壞影響,實在令人擔憂、吃驚!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原主任王桂增也是吳官正在清華大學讀書時的同班同學,當回憶起吳官正這位老同學時,他眼睛里閃爍著淚水。

  在大學期間,吳官正穿著非常簡單,很少看到他有新衣服!坝捎谏顥l件比較差,在冬天勞動時,在破舊的棉襖外扎一根草繩子,這樣可以稍微暖和一點。”

  吳官正工作之后,媒體曾經(jīng)報道過,他希望家人和同學都不要以他的名義辦事,王桂增和同學們都看到了。當時,他們班有個同學所在的單位需要鋼材,當時吳官正在武漢工作,他想找吳官正借鋼材,他知道吳官正有這個原則以后,就放棄了!皡枪僬瑢W非常堅持原則,但他又是非常有情義的人,不管在地方還是在中央,他在地方工作時到北京來,只要有機會,他都會去看望自己的老師。到北京以后,我們同學有機會聚會,只要有時間他都會參加。他會自己掏腰包請我們吃飯,有時候還給同學送禮物,反過來同學給他送什么東西,他都婉拒了!

  郭建磊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2000年山東省委通過公開考試擬選拔44名副廳級干部,他參加了考試,筆試考過了,但面試差了0.2分。“吳書記問我:‘怎么辦?你以后再努力努力吧!褪枪焦,一切就是從原則出發(fā)!惫ɡ谡f。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shù)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lu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