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評論 >> 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 正文
8月19日,2015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正式開幕。全國各地出版社紛至沓來,參展單位超過500家,參展圖書品種約15萬種。就在開幕前夕,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明確表示:本屆書展,禁止理財、養(yǎng)生類書籍進入展館。這是國內(nèi)書展第一次對這兩類圖書說“不”。
想來,這拒絕背后有兩重原因:
其一,這兩類書籍每年都容易導致現(xiàn)場秩序混亂。某年的上海書展上,一本養(yǎng)生書在展館中央大廳舉辦讀者見面會,一時間場面混亂,隊伍排到了場館之外,擁擠的人群甚至擠倒了展位。后來,此類圖書被主辦方移到了外面的會場,但熱衷此類圖書的讀者,依然用長隊擋住了其他讀者的腳步。目睹此況的書展負責人,萌生將其請出展場的念頭。
其二,體現(xiàn)上海書展對閱讀品質(zhì)的追求。無論養(yǎng)生還是理財類書籍,因關系健康、財產(chǎn)這兩大民生問題,一直備受讀者熱捧。出版商為了追求經(jīng)濟效益,緊隨市場需求,書出得風風火火,但質(zhì)量卻參差不齊。市場熱鬧了,人氣上來了,但真?zhèn)坞y辨、魚龍混雜的出版質(zhì)量與全民閱讀的初衷卻背道而馳。這一次,上海書展深思熟慮后,選擇了更高的價值追求:倡導有質(zhì)量的閱讀。作為中國人氣最旺的書展之一,上海書展不再單純地迎合市場和讀者,而是更加注重發(fā)揮引導閱讀的作用,值得點贊。
不僅是對這兩類圖書說“不”,本次上海書展還嚴格控制活動門檻,尤其為進入主會場的活動設立了較高標準,一些商業(yè)氣息較濃的活動都被擋在門外。為了對得起讀者心中的金字招牌,上海書展堅持“把最好的位置,留給最好的書”,得到了絕大多數(shù)愛書人的肯定。
歸根到底,書展是促進全民閱讀的重要平臺。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扶持下,全國各地書展辦得如火如荼。僅7、8月間,就相繼舉辦了廣州南國書香節(jié)、上海書展,并即將舉辦北京國際圖書節(jié)、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等。書展已成為各地宣傳優(yōu)秀文化、提升國民閱讀水平的重要活動。在這場閱讀熱潮撲面而來之際,上海書展能夠及時調(diào)整“不和諧因素”、把握品質(zhì)閱讀的方向,這份冷靜,尤為可貴。
對于上海書展的選擇,不僅應該有掌聲。這一舉措還為熱火朝天的全民閱讀活動提了個醒,隨著出版物越來越豐富,如何選擇好書、如何進行高品質(zhì)的閱讀,才是未來提升全民閱讀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