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大麗花》:一地“線頭”與一鍋溫吞水
《黑色大麗花》(2006年) 電影海報
《黑色大麗花》電影劇照
《黑色大麗花》電影劇照
曾對名導(dǎo)布萊恩·德·帕爾瑪?shù)摹逗谏篼惢ā反笫挠^眾,可以讀一讀上海譯文新出的原著譯本。一部中譯有24萬余字的小說,要改編成120 分鐘的影像,必然要大幅精簡。從書到電影,既有完全不見蹤影的大段落,也有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小細(xì)節(jié)??上?,電影改編似乎是一門心思撿著重要內(nèi)容丟棄,堆疊 的情節(jié)雖然勉強勾勒出故事框架,卻對人物的靈魂棄之不顧。
正如影評人馬克·薩羅夫諷刺的那樣,這些人里“惟一有生氣的演員演的是一個死了的女孩”。其他角色的真容,得在書中尋覓。
靈光乍現(xiàn)的長鏡頭
1987年出版的《黑色大麗花》,是詹姆斯·艾爾羅伊“洛城四部曲”的第一部。該書讓評論界將其視為創(chuàng)作嚴(yán)肅文學(xué)的作者,小說在一宗懸案的史實基礎(chǔ)上,虛構(gòu)了兩位偵辦此案的洛城警探和這對搭檔暗中破案的過程。
死者伊麗莎白·肖特殘缺的尸體于1947年1月15日在洛杉磯路邊的草地被發(fā)現(xiàn),她活著時常以“貝蒂”、“貝絲”自稱,死后人們更習(xí)慣稱呼她的綽號“黑色大麗花”。雖然先后有超過50名男女為此向警方自首,但真正的兇手始終沒有找到。
除了真實的大麗花案,小說的兩位主角“冰先生”德懷特·布雷切特和“火先生”李·布蘭查德還同時在應(yīng)對兩宗虛構(gòu)的案件,影片將它們保留下來。該片可圈可點處實在有限,其中一處是21分鐘開始的一個長達(dá)1分鐘的長鏡頭。這個鏡頭將3條穿插并行的線索并置于同一時空:
起初,觀眾順著兩位警探的目光打量他們監(jiān)視的房屋,名義上是為局里派的活兒蹲點——尋找搶劫殺人犯納什,隨后視角升高越過房頂,伴著房頂烏鴉的 鳴叫聲,觀眾看到遠(yuǎn)景房屋另一側(cè)路邊似乎有人躺在草叢里,有位女士丟下嬰兒車,大叫著跑向一輛行駛的汽車求助,而車并沒有停下,鏡頭推近,跟著汽車走了一 段,又跟上另一輛路人的自行車,最終落在路邊的一位行人身上,他向同行的黑人女孩抱怨“腐敗警察會找他麻煩”。這兩人走回了警探們監(jiān)視的房屋前,在接下來 爆發(fā)的槍戰(zhàn)中有4人死亡,其中也包括這位行人。
當(dāng)時,德懷特以為房屋里有匪徒瞄準(zhǔn)他,是李先發(fā)制人救了他,他不知道走過來的行人才是李的目標(biāo),那人是一宗銀行劫案內(nèi)幕的知情人,捏著李的大把 柄,而李正是來找他麻煩的“腐敗警察”;而德懷特和李都不知道,草叢中讓那位女士大驚失色的“死女孩”,會把兩人從納什案里拖走,讓他們分崩離析,一個抵 達(dá)真相,另一個抵達(dá)死亡。
而這個長鏡頭只是靈光乍現(xiàn)。電影《黑色大麗花》的敘事乏味而混亂,《紐約客》的一篇評論將其形容為“用填滿鵝肝醬的方式育肥的鵝”。想在銀幕上看艾爾羅伊擅長的多線敘事,得去看“洛城四部曲”里另一部改編的電影作品《洛城機密》。
當(dāng)了好好先生的“冰先生”
電影《洛城機密》至少有5個角色讓人過目不忘。帕爾瑪?shù)摹逗谏篼惢ā芬灿?個重要角色,集合了幾位口碑不錯的演員,卻只有大麗花本人讓人難忘。
小說以德懷特的第一人稱敘事,他開口就說“我不認(rèn)識在世時的她”。電影精巧地貫徹了這一點。活著的大麗花幾乎只在黑白的影像中出現(xiàn)——幾卷試鏡 膠片和一部色情片。這部色情片是小說中破案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之一,而其他幾個試鏡片段則是電影獨創(chuàng)。如果說《黑色大麗花》算是一部新黑色電影,肖特在一個人對著 鏡頭拙劣表演時顯露的孤獨、脆弱和狂野以及天真到可悲的、被現(xiàn)實踩在腳底的理想主義殘渣,貢獻(xiàn)了很大一部分黑色元素——用過度硬朗的希拉里·斯萬克飾演放 蕩的富家女瑪?shù)铝铡谏娪肮逃械纳咝墒且粓鰹?zāi)難;李被殺的一夜,惟妙惟肖地效仿了黑色電影慣用的光影效果,但在生怕觀眾不緊張、自己先緊張的背景 音樂烘托下,仿佛進(jìn)入了廉價動作片。
而這鍋溫吞水最差勁的還不是敘事也不是配樂,而是書中許多如整幅拼圖里一小塊碎片般細(xì)微而不可或缺之處,在電影中被一筆帶過,留下了好多沒尾巴 的“線頭”。這就是為什么有影評人說帕爾瑪“什么都往銀幕上扔,但幾乎沒什么是有效的”。不是說影片中推理的證據(jù)鏈不完整,恰恰相反,懸疑的設(shè)置和案件的 偵破都可以自圓其說,而丟失最多的,是那些通向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線索。
去年口碑大爆的美劇《真探》與《黑色大麗花》原著的筆法相似,破解謎案與探索兩位警探的內(nèi)心同等重要。大麗花對這對搭檔的影響要更重一些,她雖然已不在人世,仍讓他們的靈魂為之顫抖,肉身為之沉淪。
李有個小時候失蹤的小妹妹,這是他和失足女孩凱伊同住,照顧她供她上學(xué),卻沒有和她結(jié)合的心理動因,這個心結(jié)在小說開篇拳賽前就已表明,而電影 改編將這點也設(shè)為懸疑:直到影片過了三分之二,觀眾還是不知道李為什么因肖特的案子執(zhí)著到癲狂。鑒于這個懸疑缺乏鋪墊,而李和凱伊同住卻不結(jié)合的奇怪關(guān)系 也只提了一句再無呼應(yīng),即使最后凱伊吞吞吐吐地說李曾有個失蹤的妹妹,沒看過原著的觀眾也難以理解其中邏輯。
德懷特起初對大麗花并不上心,一直督促李專心追捕納什。這個“線頭”電影里還有,但與之對應(yīng)的后期他對大麗花的癡迷,則表現(xiàn)得遠(yuǎn)遠(yuǎn)不夠。盡管凱 伊撞到他和瑪?shù)铝展砘?,喊了一句“她長得像那個死女孩,你真有病”;瑪?shù)铝找舱f過“你不可能殺我,因為我長得像她”。然而,沒有點出德懷特將瑪?shù)铝债?dāng)作大 麗花替身,少了他宣布自己和伊麗莎白·肖特通過瑪?shù)铝盏娜馍怼罢浇Y(jié)合”這一段,這兩句臺詞也成了沒用的“線頭”。
李死后,“冰先生”德懷特看大麗花的試鏡鏡頭流淚了,這時,他只是一位富于同情心的好警察。黑色電影幾時需要這樣的偵探了?
面目模糊的洛城
存在感稀薄的不僅僅是主人公們,電影版《黑色大麗花》對洛城警局的“漂白”,也是格調(diào)下降的問題所在?!奥宄撬牟壳北尘岸际巧鲜兰o(jì)四五十年代的洛杉磯,這座政界、警界和媒體沆瀣一氣的罪惡之城是這一系列作品中重要的常駐角色。
而這個角色在帕爾瑪?shù)摹逗谏篼惢ā防镆仓皇O乱恍┫”〉臍堐E。在錢與權(quán)構(gòu)筑的金字塔中,上層的黑暗在書里很大部分從副地檢官艾里斯·洛韋身上 來表現(xiàn)。作為案件的主任法務(wù)官,他的很多決策都是從怎樣在此案中撈取更多政治資本的考慮出發(fā)的:起初他讓政治上支持他的報紙壓下對肖特混亂私生活的報道, 為的是“大眾越是同情她”,起訴時他自己“越是能撈到好處”;他甚至一度想設(shè)計抓人頂缸,好趕快結(jié)案。
下層也不干凈,每個人都在撈取職權(quán)范圍內(nèi)可以撈取的私利,最典型的是兩位主角的同事,一對惡警父子。在書里,德懷特在真假難辨的信息里,一點點 拼出肖特去世前幾天的行程:大麗花在罪惡之城里,一程一程地被廉價地雇傭和使用,直到她遇到最后一個雇主。惡警父子就是其中一程,父親雇了肖特給有施虐癖 的兒子“開苞”。兩人的重頭戲沒了是小事,可省略了包括這段以及李客死墨西哥、德懷特尋訪肖特家鄉(xiāng)等好幾個大的情節(jié)段落,本來仿若現(xiàn)實、盤根錯節(jié)的綿密情 節(jié)成了幾條直線,其中一條是德懷特用他得到的第一條線索(大麗花泡過女同性戀酒吧),睡到了兇手的女兒。這未免也太輕易了。
其實,兩位有一定正義感的主角也無法獨善其身。電影旁白講述最初他們合作辦案的好時光,只有寥寥幾句,說他們抓了多少嫌犯,儼然是兩位警界楷 模,而書里李讓德懷特明白了“干警察是怎么一回事”,可不僅僅是這些內(nèi)容,他們要情報時一唱一和使用暴力,打破車窗把欠款的車開回汽車商那里賺外快,李還 從黑幫老大手里拿賽馬的內(nèi)部消息。
這種腐化的大環(huán)境,正是李墮落的基礎(chǔ)。洗白了這塊惡的土壤,李只是作為個體存在的、個性貪婪的腐敗警察,而不是游走在善惡一線間的復(fù)雜人物。影 片將李是劫案幕后主謀并且送人坐冤獄的情節(jié),改為他只是偷偷拿走了主謀搶來的錢。這一改,李是洗白了一些,然而與對“冰先生”德懷特的“提純”一樣是無用 功,黑色電影同樣不需要這樣的洗白。如此,只是將陰謀家變成了無聊得多的陰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