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為什么再難出三少貓膩這樣的明星作者
閱文集團經典IP《擇天記》近日在上海舉辦開機發(fā)布會。這部由騰訊影業(yè)、企鵝影業(yè)、檸萌影業(yè)、檸萌悅心、芒果TV、閱文集團聯(lián)合出品的電視劇,邀請到了鹿晗、娜扎加盟,其幕后班底也是頂級配置。
從網絡連載小說到影視改編,有多方大咖加持的《擇天記》,無疑會成為網絡文學IP開發(fā)的樣本。而《擇天記》的作者、閱文集團的白金作家貓膩,也因此獲得了豐厚回報。
近年來,類似《擇天記》這樣的商業(yè)化運作并不鮮見,以頗具人氣的網絡小說為基礎,開發(fā)影視、游戲、周邊等系列產品的IP化運作,已經成為網絡文學發(fā)展的重要模式。
根據南派三叔《盜墓筆記》改編成的電視劇已經上映;顧漫的小說《何以笙簫默》則已經改編成電視劇和電影并獲得好評;根據流瀲紫《后宮》系列改編而成的電視劇《甄嬛傳》捧紅了一批人;根據桐華所著的《步步驚心》、《大漠謠》、《云中歌》的同名電視劇,也長期霸占著電視屏幕。
看上去網絡文學似乎迎來商業(yè)變現的更好時代,人人都想成為超級IP的創(chuàng)作者,但細數近年來根據網絡文學改編的熱門影視劇不難發(fā)現,能夠創(chuàng)作出超級IP的網絡作家,大多仍是十年前冒出來的那一批。
桐華、顧漫都是從2005年開始寫長篇小說;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從2006年開始連載;貓膩從2007年開始連載《慶余年》。網絡文學十年前積累下的財富,如今成為IP開發(fā)挖掘的寶庫,但我們卻很難看到近幾年新冒出的明星作者以及高人氣作品了。
為什么十年之后,網絡文學有了更多變現的選擇,但卻難再現當年涌現明星作者的景象了?
什么成就了十年前的輝煌
2006年6月26日,一個名為218.109.112.*的ID現身網絡,這是徐磊(微博)為自己注冊的ID,他用這個ID進行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一寫數年,并由此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徐磊更為人所知的名字是南派三叔,他原是外貿公司職員,曾做過廣告美工、軟件編程、國際貿易等諸多行業(yè),而從2006年開始創(chuàng)作《盜墓筆記》,則使他的人生發(fā)生了轉變。
從2006年開始連載,到2011年大結局出版,《盜墓筆記》在五年時間里集聚了數百萬讀者,南派三叔也憑此作躋身中國超級暢銷書作家行列。
也是在那一年,由吳文輝創(chuàng)辦的起點中文網,繼推出VIP閱讀、月票制度后,開始簽約白金作家,簽約作家一般都是特別受歡迎的小說作者,這些作者在用作品為自己集聚人氣的同時,也為發(fā)布作品的平臺帶來了可觀收益。
2006年前后正值網絡文學的爆發(fā)期,前一年,擅長創(chuàng)作言情小說的顧漫、桐華開始展露頭角,《何以笙簫默》、《微微一笑很傾城》、《步步驚心》、《大漠謠》、《云中歌》等作品的相繼問世,打響了兩位女作家的名氣。
貓膩在2007年開始涉足網絡文學行業(yè),憑借《慶余年》、《朱雀記》等作品,貓膩迅速累積了大量讀者,并一舉躋身明星網絡作家行列。
2005年前后涌現了一批明星網絡作家并非偶然,事實上,造就十年前的輝煌的,是當時已趨近成熟的網絡文學產業(yè)。
吳文輝組建的起點中文網是這一產業(yè)的奠基者。2002年,吳文輝、商學松等人創(chuàng)辦了起點中文網,組建起點中文網后,為了推進網文商業(yè)化,吳文輝引入了VIP付費閱讀制,即讀者每看1000字要支付兩三分錢。
盡管遭受質疑,但這一模式隨后被驗證成功,在VIP付費閱讀制的幫助下,網絡文學率先找到了在互聯(lián)網上生存的模式。
在競爭對手都跟進起點的VIP收費制度、推進商業(yè)化后,吳文輝又推出月票制度:付費讀者可以獲得月票,投票給自己喜歡的作品,幫它提升在排行榜上的名次,獲月票最多的幾名作者,網站另有金錢獎勵。
這兩個模式都被驗證獲得了極大成功,它不僅使得網絡成文真正成為一門可以賺錢的生意,而且也得以培養(yǎng)出一批優(yōu)秀的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者。商業(yè)模式上的成功,促使2005年前后網絡文學的繁榮期的誕生。
直到現在,VIP付費閱讀制以及月票制仍是網絡文學主要的運營模式。
新生代去哪了
但類似2006年的繁盛期卻沒有延續(xù)到十年后的今天,近年來,網絡文學行業(yè)鮮少誕生齊名南派三叔、唐家三少、貓膩等當年大名鼎鼎的網絡作家。
網絡文學產業(yè)曾經孕育了那么多明星,為什么新生代卻湮沒無聞了呢?
回到網絡文學鼎盛前夕的2004年,那一年,吳文輝將起點賣給了以游戲起家的盛大公司,盛大以200萬美元全資收購起點,奠下盛大文學的第一塊,吳文輝等創(chuàng)始團隊變身為管理者。此后在盛大的幫助下,他的團隊迅速揮師席卷整個行業(yè),在作家數、點擊量和收入等指標上都遠遠領先競爭對手。
整個行業(yè)呈現出快速向上的態(tài)勢,一大批優(yōu)秀的網絡作家也紛紛涌現。
2008年,起點中文網獲得了前所未有的1億元收入,而網站流量也已經突破一億,一些熱門作品也開始展露多重開發(fā)的潛質。網絡文學的向好勢頭,促使盛大文學對多家原創(chuàng)網絡文學網站、線下出版社展開收購。
在隨后的幾年中,網絡文學業(yè)務的收入成為盛大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其中起點中文網功不可沒::2012年,盛大文學營收10.8億元,起點營收3.6億元;盛大文學全年盈利略超1億元,起點盈利約7000萬元。
不斷增長的營收建立在以VIP付費閱讀制以及月票制為基礎的商業(yè)運營商,但隨著行業(yè)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加入,這個模式的弊端也逐漸顯現:為了累積影響力,也為了金錢回報,作者們越寫越長,從常規(guī)的二三十萬字慢慢突破了100萬字,到后來一部網絡小說長達二三百萬字相當平常。
在激勵機制的刺激下,網絡文學內容灌水現象嚴重,而有了訂閱分成、客觀的商業(yè)回報后,網絡文學從自娛自樂的家庭小作坊模式向批量生產、流水線作業(yè)的工業(yè)時代發(fā)展,一切以讀者喜好為指揮棒的導向也導致內容題材趨同,文字創(chuàng)作逐漸論文一種重復的體力型勞作。
這種環(huán)境下,創(chuàng)作者難以持續(xù)產出高質量作品,盡管偶然有好的作品也極易湮沒在海量文字中,或者由于難突破激勵機制,缺乏反饋而無法持續(xù)。因此,盡管當前部分網絡作者依然能收獲大批讀者,但口碑卻無法延展到網絡文學圈之外。
同時,商業(yè)模式也給創(chuàng)作者帶來壓力,這種壓力即使是已經名利雙收的明星作家也無從幸免。
2013年,南派三叔被確認患有精神疾病,根據妻子對外的解釋,南派三叔患病的原因主要是“長時間的靈怪寫作、怪誕的思維,加上寫作壓力的雙重折磨,已經讓三叔陷入癲狂的狀態(tài)。”
與此同時,移動互聯(lián)網已經興起,在線視頻、微信等應用也在分流網絡文學受眾的注意力,因此,經歷了2006年的輝煌之后,網絡文學已經成為一個有著可靠商業(yè)模式、穩(wěn)定營收的行業(yè),卻難以再現當初高質量作品和作家涌現的景象。
還會有新的唐家三少們嗎
讀者永遠期盼好的作品,而每一代都會涌現擅長寫作的人,因此網絡文學行業(yè)從來不缺誕生明星網絡作家的可能,問題是,如何校正現存的運營機制,以提高優(yōu)秀作品和優(yōu)秀作家的涌現概率。
首先是激勵機制,或許網絡文學需要尋找到一個更加良性的激勵模型,好消息是,這個激勵模型已經被找到。
好的作品永遠不缺觀眾,從前面幾部根據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劇收獲的成功來看,基于網絡文學進行綜合IP開發(fā)的商業(yè)模式也已經被驗證可行,換句話說,能夠寫出優(yōu)秀作品的作家,不僅能通過VIP付費閱讀、讀者的月票等獲得收入,還能通過后續(xù)的IP開發(fā),贏得更多回報。
能夠獲得后續(xù)回報的前提是產生優(yōu)秀的作品,這種激勵導向的改變,將使得網絡文學進行產業(yè)升級,回歸到智力創(chuàng)意產業(yè)本身。
其次是契合移動時代的閱讀習慣,智能手機已經超越PC成為人們最常使用的上網設備,碎片化閱讀成為大多數人的習慣,誕生于PC時代的網絡文學,如何還以堆砌文字為榮顯然無法獲得當下用戶的歡心。
不過改變也已經在發(fā)生,吳文輝領銜的閱文集團如今是中國網絡文學的霸主,依托騰訊的優(yōu)勢,閱文集團在QQ閱讀等移動閱讀產品方面有很多嘗試,基于用戶閱讀數據分析進行精準推薦的嘗試,或許可以提高新作家作品的露出概率。
不止是閱文集團,百度作為網絡文學的重要玩家,其貼吧也是網絡文學的重要陣地,而貼吧在移動化上已經有了很多探索。
泛娛樂化產業(yè)正處在爆發(fā)的風口期,而網絡文學是一切得以發(fā)生的前提,十年前積累下的資源總會被開發(fā)殆盡,行業(yè)需要更多明星作家和超級IP出現。而隨著改變正在發(fā)生,更多的唐家三少,或許會逐漸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