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路:童年——那盞溫暖的燈
人們每天都在匆匆忙忙地走呀,走呀!往高處走呀!往有錢的地方走呀!往好地方走呀!走著走著,有人突然停下來,往四周看看,我這是要去哪里呀?慢點兒走呀,看看丟了什么東西沒有?有些猶豫,有些彷徨,再望望出發(fā)的地方,遠遠的,忽然發(fā)現(xiàn)那里隱隱約約有一盞暖暖的燈……
這是讀完青年作家左昡的新作《再見,豆子的小屋》的感覺。
作家僅僅用了一萬多字,卻寫了一個跨度40年的故事。這是童話,也是小說,還是一個寓言。幾十年前,一座小房子里住著豆子的一家。豆子總是喜歡撿東西,這可不是為了賣錢——他們把撿來的東西都收集起來,將屋子堆得滿滿當當?shù)模闶且环N奇怪的收藏吧??珊髞恚棺拥母改溉ナ懒?,有一天,豆子用魚骨頭鎖上門,也離開了這座小房子……
20年過去了,又10年過去了……小房子的旁邊蓋起了大樓,大樓里住了許多人。其中一家人,有爸爸媽媽,有姐姐弟弟,還有小倉鼠。
有一天,姐弟倆發(fā)現(xiàn)了那間幾乎被人遺忘的“豆子的小屋”,他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小房子里的“廢物”都有了靈性,居然成了一個童話世界。這讓他們無比歡欣。他們從小屋帶走了一個玩具“兵人”。一向古板“守規(guī)矩”的舅舅看到“兵人”,他的眼睛直了,心里有什么地方忽然變得柔軟了……
這是一個神秘的故事。豆子是誰?豆子上哪兒去了?我想了許久。難道豆子就是我們魂牽夢繞的童年?
這是一個讓人有點兒傷感的故事,過去的事情就是過去了,無法重現(xiàn),只能留在回憶之中。這是童話,但也是一個最真實的故事。我常會覺得什么地方缺了點兒東西,不太圓滿,可那就是鄉(xiāng)愁,就是人生……
我常常想,一個人童年的時候,他的眼前有100個景物——一所學校、一間小鋪、一家茶館、一所郵局或者郵電所、一座小橋、人來人往甚至有些亂哄哄的集市、胡同口的大槐樹……如果當他40歲的時候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還能看到60個童年時候的景物,那他就是幸福的,因為那些景物還能點亮他童年的回憶……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永遠的眷戀與渴望,童年就是那盞點亮我們心靈的溫暖的燈。
2015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