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邵大箴:一手做理論,一手畫小品
來源:中國藝術(shù)報 | 德加  2016年07月22日15:42

山水 邵大箴

邵大箴是一位極具智性與悟性的學者,作為中央美院教授,他50年來潛心學問、教書育人,成為中國當代著名的美術(shù)史家與美術(shù)理論家。很多人只知邵大箴文采斐然,而不知他為文之余,癡情丹青,已經(jīng)在水墨領(lǐng)域探索了近30年。7月6日至9月5日,由高更畫廊主辦的“已入化境——邵大箴山水畫展”上,觀眾就可一覽邵大箴致力于美術(shù)理論與批評之余, “另一只手”畫水墨的世界。

本次展覽展出邵大箴創(chuàng)作的山水畫作20幅,均為近期新作;其山水小品空靈雅致,不拘一格,不落凡俗,自成面貌。邵大箴表示,畫畫和做人一樣,根據(jù)自己的條件和所處的客觀環(huán)境認定方向,走自己的路,畫自己的畫。筆墨浸染三十年的他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道路,畫出了一幅幅風貌獨具、氣格自高的水墨山水,引領(lǐng)觀者走入一處“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遠離塵囂韁鎖的林泉高致之中。

中央美院院長范迪安認為,邵大箴的山水畫中透出了他的人生追求、性情與學養(yǎng),形成了自己的精神寄托, “從入境到化境,再到藝無止境,邵先生的畫給我們以一種精神的滋養(yǎng)、一種審美的氤氳” 。“一水一石、一樹一居,都可見先生忘情山水、氣定神閑的開闊胸懷” ,本展學術(shù)主持、中央美院教授殷雙喜表示,邵大箴選擇山水畫為主要題材,是因為山水畫更能表達他的胸中逸氣、自由暢神。他畫畫直抒胸懷、不拘形似、怡然自適,喜歡用大筆意寫,尺幅之間經(jīng)常有出人意料的山水貌相,也總有筆墨感覺構(gòu)筑的蒼茫深遠之境。他的水墨以其豐沛的學養(yǎng)為基礎(chǔ),下筆文脈有氣象天然,沒有門派習氣,在當代水墨藝林中自成一格。

本次展覽展名是華君武先生的遺墨; 2004年末,邵大箴七十壽辰之際,曾在北京國際藝苑美術(shù)館舉辦了他一生中第一次國內(nèi)水墨個展,展覽引起北京美術(shù)界的極大興趣,華君武先生看罷展覽,第二天寄來題字“已入化境” ,這便是本展展名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