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藝術之橋,亦是心靈之橋 ——訪大型景觀雕塑《絲路金橋》作者舒勇
來源:中國藝術報 | 王雨檬  2016年10月21日08:52

長安街沿線的大型景觀雕塑《絲路金橋》

近日,一座橫架在北京東單的金色大橋吸引了來往行人的注意。這座由藝術家舒勇創(chuàng)作的大型景觀雕塑《絲路金橋》全長28米、高6米、寬4米,成為國慶67周年天安門及長安街沿線主題景觀布置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絲路金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在長安街沿線展出的藝術作品,而長安街又被稱為“神州第一街” 。它的展出意義與價值不言而喻,而作品的名稱也是字字寓意深刻?!敖?0000塊嵌有‘一帶一路’范圍內(nèi)國家國花的‘金磚’搭建的金色大橋象征著各個國家之間唇齒相依的關系?!稹谴笞匀恢兄粮邿o上的顏色,是太陽的顏色,擁有照耀人間光芒四射的魅力;是麥穗的顏色,代表著溫暖與幸福,收獲與輝煌?!稹c橋結合代表著珍貴的連接、高質(zhì)量的連接、輝煌的連接、溫暖的連接、幸福的連接、高價值的連接。 ”舒勇如此闡釋作品名稱的含義。

這件作品由三部分組成, “絲路金橋”“絲路金磚”“絲路金球”共同形成一個藝術景觀。將磚作為創(chuàng)作元素,已經(jīng)成為舒勇的一個鮮明的藝術標簽。早在2013年的意大利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上,他就用1500塊“古歌磚”創(chuàng)作了一堵墻,每一塊透明的磚上都寫著反映中國社會和生活的中文詞匯。舒勇認為在如今“一帶一路”的戰(zhàn)略下,他作品中的“磚”具有明確的象征意義,意味著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之間“橋”的構筑。“ ‘絲路金磚’以制作琥珀的材料與工藝,將‘一帶一路’范圍內(nèi)國家的國花,融進長城磚大小的透明磚體里,形成透明金磚,故取名為‘絲路金磚’ 。 ”他說:“絲綢之路是一個極美的詞匯,經(jīng)由它,我能看到一路上的詩意、繁華,這讓我產(chǎn)生對于歷史、未來的遐想與憧憬,那里有繁忙的商貿(mào)往來,也有溫暖的音樂和繪畫……”這些憧憬常常使他進入古代絲綢之路時的種種畫面,猶如進入時空隧道,令他敬佩先人們的創(chuàng)造力,又聯(lián)想到祖國未來崛起于世界的輝煌,激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激情。

“絲路金球”是擺設在橋周圍的數(shù)萬個透明的嵌有150余個國家國花的球體。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由于《絲路金橋》的結構和工藝非常復雜,安裝難度相當大,要創(chuàng)作像《絲路金橋》這樣大型的裝置作品,舒勇用盡了渾身解數(shù)。首先面臨的困難是體量的巨大, 28米長、 6米高相當于一座真正橋梁的尺寸,所以它不僅是藝術品也是建筑,舒勇在創(chuàng)作時不但要遵循藝術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還要遵循建筑的設計準則。對于一個藝術家來說,要面對自己不專業(yè)的事情,各種困難是可以預見的,但他并沒有氣餒。“每當想起《絲路金橋》由近兩萬塊透明金磚組成,加上圍繞其周圍的上萬個透明水晶花球,經(jīng)由陽光的照射,顯得格外金碧輝煌,形成一個極具視覺沖擊與觀念震撼的超級圖騰景觀時,我都充滿力量。 ”他說,“在《絲路金橋》的創(chuàng)作中,要先了解材料屬性與作品的吻合性,必須進行精確的計算與實驗,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讓技術為藝術服務,不然就是藝術為技術所累了。各種材質(zhì)的組合,既要保持材料的質(zhì)感之美,也要激活材料之間文化屬性的關聯(lián)點,最終讓材料為精神服務。讓冰冷的材料有溫度、有靈魂。這的確是一件不易的事情,當然有挑戰(zhàn)才有動力。經(jīng)過各種實驗我最終選擇了制作琥珀的樹脂材料,作為主要材料。因為這種金色透明的琥珀質(zhì)感,讓作品通體透明且金碧輝煌,非常吻合我要呈現(xiàn)的效果與意義。 ”

然而,琥珀的工藝與花的結合又是一件非常繁復的事情,而且在難度異常的工序中,舒勇選擇了手工制作,從選材、塑形、上色、拋光、打磨,每一塊磚都需要十幾道純手工的工序。“因為我對作品的要求,每一個組成部分都必須是一件獨立作品,數(shù)十萬個部件,每一個都要做到獨一無二,必須要拋棄機械化生產(chǎn),采取原始手工制作的工序。僅拋光就要五道工序,其中的水磨是最需要技術與耐心的,要通過水的力量與手力的充分融合,將部件表面打磨得像絲綢般柔滑光潔實屬不易。 ”他說道。

為了讓《絲路金橋》吸引更多來自世界的目光,舒勇以外交、文化交流的方式帶著團隊親赴世界各國,邀請各國元首在“絲路金磚”上簽名。迄今為止, 《絲路金橋》得到了巴基斯坦總統(tǒng)侯賽因、德國總理默克爾、德國總統(tǒng)高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澳大利亞副總理馬克、加拿大參議長富里、尼泊爾總理賈拉、泰國總理威沙努等國家領導人,以及嚴雋琪、王正偉、羅富和、戴秉國、司馬義·鐵力瓦爾地、巴音朝魯、杜家毫、雪克來提、李肇星、李微微、黃關春、袁隆平、梅葆玖、劉洋等各行業(yè)領域代表人物的支持,并在《絲路金磚》上簽名。隨著簽名的人士越來越多,“絲路金橋”匯聚的能量也越來越大,意義愈發(fā)深刻,各國元首對“一帶一路”的認同也注入作品, 《絲路金橋》也真正成為國與國、人民與人民之間交流的橋梁。舒勇稱之為“世界人民大團結,萬眾一心架金橋” ?!拔业淖髌繁旧砭吞幱谝粋€不斷成長、隨著語境而變化的過程中,在多數(shù)時候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創(chuàng)作的過程就是情感與記憶的收集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吸收能量的過程。 ”此外,舒勇透露道:“我還將通過媒體,征集選拔各界代表在絲路金磚上簽名,加強作品與社會的互動性,讓更多的普通人參與到《絲路金橋》的簽名儀式中,讓這座橋真正成為世界人民的和平金橋。目前《絲路金橋》已經(jīng)成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計劃的合作項目。長安街展出后,將陸續(xù)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出,國外的首站會選在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 ”

《絲路金橋》以中國的溫度和善意,向世界傳遞中國的友好姿態(tài)。中國作為迅猛發(fā)展中的國家,需要來自世界的信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jīng)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絲路金橋》義不容辭地擔當起這份責任,在國與國之間架起了一座心靈的橋梁。舒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藝術是軟性的橋梁,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都需要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我希望通過《絲路金橋》讓世界充分了解中國,看到中國的愛與胸懷,也通過這座橋,讓每一個國家與它的公民都能夠進入到具體的交流互動中,最終用藝術的力量達到心靈的相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