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鮮活創(chuàng)作生機,源自“文化家山” 上海美術界共話今天如何從中國繪畫傳統(tǒng)中尋找前行的初心
來源:文匯報 | 范昕  2017年02月24日08:29

西學東漸、對歐洲藝術再熟悉不過的林風眠,他筆下的女子如果不是中國風的仕女,畫中人長長的脖子其實很容易讓人想到莫迪里阿尼。圖為中華藝術宮藏林風眠《琵琶仕女》。(資料圖片)

“脫離傳統(tǒng)根基的一孔之見的創(chuàng)造,都是曇花一現(xiàn)”“經典的中國繪畫耐看,有一種超然與悠然,越看越有韻味”……近日于中華藝術宮舉辦的“文心雕龍———超越時代的中國繪畫傳統(tǒng)”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座談會上,與會的多位藝術家、藝術研究者、藝術機構管理者提出,今天的美術創(chuàng)作,不妨從中國繪畫傳統(tǒng)中尋找前行的初心。這不是亦步亦趨“往回看”,更是一種“傳下去”“活起來”的傳承,往前邁出的每一步都有著文化自信的底氣。

致敬傳統(tǒng),不單單是惟妙惟肖臨摹古畫

“不是單單臨摹一幅古畫,研究古畫中皴、擦、點、染等技法,就算學習傳統(tǒng)。中華筆墨語言歷經數千年沉淀,其實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一種精神流傳至今。它就像是一種‘文心’。領悟了,再用它來指導創(chuàng)作,才會產生很多意猶未盡的東西?!币晃粐嫾艺f。

中國繪畫究竟有著一種怎樣的值得追溯的“文心”? 中華藝術宮副館長李磊提到中國繪畫中主體與客體相互交融的一種特質?!拔耶嫽ㄊ俏业膽B(tài)度,畫鳥是我的態(tài)度。中國繪畫不同于西方寫實繪畫,它不是單純的物象投射,而是精神投射?!痹谏虾V袊嬙焊痹洪L陳翔眼中,中國繪畫講究的法、理、道三個層次,很多時候是趨于統(tǒng)一的?!爸袊L畫的最高境界是技近乎道。在中國古代,繪畫不僅僅表現(xiàn)線條、筆墨等技法方面,更是繪畫者個人的投射,他的品格、學養(yǎng)、價值觀統(tǒng)統(tǒng)在畫中。唐代就有書法家提出‘心正則筆正’。”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邵琦則指出中國傳統(tǒng)繪畫值得關注的兩種功用,“一是唐代張彥遠在 《歷代名畫記》中說的‘成人倫、助教化’,為提高人的素養(yǎng),營造和諧社會而畫。二是心性修養(yǎng)。董其昌所謂‘畫之道者,無非生機,宇宙在乎手’,說的就是這個理:藝術終究是可以解決人與自然的終極之問,它能放眼世界看到最根本的東西,把世界最鮮活的生機放在你的手里”。

“向傳統(tǒng)繪畫汲取營養(yǎng),就好像深山問道,需要進入深山,讓思維在時空中來回游走,經歷很多對筆法、對墨韻、對空間、對物象,包括對人的思想的審視。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庇袑<艺f,今天的人們在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時,首先要對傳統(tǒng)文化有深入明晰的了解、系統(tǒng)耐心的梳理,才能取其精華。

藝術家個性落到傳統(tǒng)文化根脈中才會彰顯力量

事實上,無論東方還是西方,藝術都需要追根溯源,對傳統(tǒng)文化保有敬畏之心。

“為什么很多西方藝術大師,比如畢加索,經常要朝拜拉斐爾或者希臘的藝術? 就像一位西方藝術評論家評說現(xiàn)當代藝術時所說,‘沒有一個有作為的藝術家可以離開神圣的希臘圣殿來創(chuàng)造自己的東西’?!鄙剿嫾?、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蕭海春直言。他認為藝術家心中的“希臘圣殿”就是自身所處的“文化家山”,“如果對以前的東西全然不知,空談創(chuàng)新,你朝哪兒走?只有對自己的‘文化家山’真正了解了,才能夠思考如何保全自己的文化。你所有的創(chuàng)作底氣,都跟這座‘家山’有關。”

畫家、藝術評論人吳林田坦言自己常常到海外看展,看倫勃朗,看梵高,也看基弗,看得越多,越是深切地感受到藝術必須生長在自己的土壤里,民族自信就是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的自信?!懊總€藝術家都有個性,但過分強調個性的個性是單薄的,在共性里發(fā)生的個性才是醇厚的個性,落到本土傳統(tǒng)文化的根脈中才會彰顯出撼人的力量。比如西學東漸、對歐洲藝術再熟悉不過的林風眠,他筆下的女子如果不是中國風的仕女,畫中人長長的脖子其實很容易讓人想到莫迪里阿尼。又比如看到太湖,人們就好像看到了倪云林的畫。他的畫只有在這個地方可以找到靈魂。你看太湖一片迷蒙之色,能有巴比松畫派、印象派那種對比強烈且富于色彩的東西嗎? 肯定沒有。太湖就是一片渺茫,平坡、石、樹、水融為一體,這就是倪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