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背后的器用展即將開幕
用頂級寶貝再現(xiàn)大唐之美
“一帶一路”背后的器用展即將開幕
“萬歲”銘磚箕形硯
三彩印珍珠地 貼花獸面紋鳳首壺
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4月9日,《大唐之美——“一帶一路”背后的器用》文物展將在東莞市可園博物館開幕。展品選取了在繁榮的絲綢之路背景下,全面反映唐人社會與生產(chǎn)生活的各類精美文物,包括金銀器、銅器、玉器、瓷器、陶器、三彩、琉璃等各種材質(zhì)的文物共89件(組),其中國家一級文物就有13件,集中呈現(xiàn)了大唐帝國289年間的輝煌與壯美。此次展覽是由東莞市委宣傳部主辦,東莞市可園博物館與深圳望野博物館共同承辦。
據(jù)悉,望野博物館館長閻焰經(jīng)多年研究和對唐代遺物進行細致的梳理搜集,才有了這個濃縮了悠長歷史千年前大唐器用的展覽。展覽中許多展品堪為至寶,并且第一次展出,是難得一見的文物珍品。此次展覽以獨特的方式,借助唐人日常生活器用的視角,生動活潑地展現(xiàn)那個輝煌時代的側(cè)影。從市井生活、人文風貌的剪影中,透射出大唐帝國恢弘的國家榮耀。
唐三彩的鈷藍料來自遙遠的西域。展覽中有絢麗斑斕的三彩器具,艷麗的黃、幽深的藍、青碧的綠,無處不展現(xiàn)大唐的豪放與自信。唐代陶瓷承襲隋之成就,冠絕一時,鞏縣窯、邢窯、越窯具為一代絕唱,南青北白,成為后世千百年評價中國陶瓷之美的強音。唐白瓷,色潔如雪,美艷莫名。窯器之用,7世紀初葉前后,已達空前高度。中國陶瓷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代無疑自隋唐而始。瓷如雪,冰如玉,琉璃賽冰如雪。展覽中的“白玉金扣方帶板”無紋無絮,勻如凝脂,唐人對材質(zhì)之挑剔,令人驚嘆。
千百年歲月消弭之后,定格成三彩的胡俑,微帶葡萄酒香的銀杯,翻騰的胡旋舞,似在默默訴說異域別樣的風情。貴霜金幣、薩珊銀幣、開元通寶,展覽中觀眾可以時空幻化,體會胡姬當壚的酒歌無盡地疊化入長安洛陽的夜色之中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