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多萊爾夫婦:重述遠古是他們的命運,也是使命
來源:新京報 | 陳靜  2017年05月24日12:26

英格麗·多萊爾(1904-1980)和埃德加·佩林·多萊爾(1898-1986)夫婦是一對致力于童書繪本創(chuàng)作的美國插畫家。在50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由他們合作撰寫并繪圖的童書獲得過凱迪克大獎,并獲得國際安徒生插畫獎提名。代表作包括《多萊爾的希臘神話書》《挪威的神與巨人》《巨魔》《可怕的巨魔鳥》等。

石版印刷術(shù) 多萊爾夫婦的作品多是用始于1798年的石版印刷制作。《北歐神話》全書168頁,石版印刷作品100多幅。美國童書研究專家倫納德·S.馬庫斯描述到,“他們將插圖畫在一塊光滑平坦的、大約45公斤重的石版上,這些石版將被著墨,然后在印刷過程中,再將紙整齊地放在石版上,按壓下去,便生成了精美的插圖?!?/p>

《北歐神話》 作者:(美)英格麗·多萊爾 埃德加·佩林·多萊爾 版本: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2017年3月 以美麗的石版畫介紹北歐諸神、英雄和巨人的命運。

【延伸閱讀】 《宇宙、諸神與人》 作者:(法)讓-皮埃爾·韋爾南 版本:新經(jīng)典·文匯出版社 2017年3月 以古希臘文化為依托,講述諸神傳說和英雄史詩。

無論在哪里,遠古的神話流傳至今,都離不開無名或有名詩人的重述。希臘神話如此,北歐神話亦如此。在后者的諸多重述者中,多萊爾夫婦的名字顯得有些不同。這不僅是說,他們的名字——帶有古典氣息的埃德加和英格麗總是一同出現(xiàn),而且還在于他們的北歐血統(tǒng)使之注定要以自己的方式,賦予北歐諸神、巨人、侏儒和精靈以童稚拙樸、雄奇瑰麗,充滿想象力的面目。這是他們的命運,也是他們的使命。

異樣氛圍

向“五月花號”的后代重述遠古

多萊爾夫婦的《北歐神話》初版于半個世紀之前。其中的故事所依據(jù)的素材,來自北歐保存神話的古籍——《詩體埃達》(Poetic Edda)和《散文埃達》(Prose Edda)。這前后兩書又有“大小埃達”、“新舊埃達”之稱。據(jù)說,“埃達”這一稱謂確定于1643年,其意義或為日耳曼古語“地母”(Erda)的訛變,或為“曾祖母”,又或者是所謂“心”與“詩”的特定說法。無論對這個稱謂的解釋多么紛紜,北歐“埃達”的古老毋庸置疑。其中所講述的正是老祖母級的人物為自己的兒孫吟哦、歌唱的傳說,同時又是一出包含喜劇橋段的醇厚悲劇。

《北歐神話》初版時,多萊爾夫婦已年逾花甲。這二人的血統(tǒng)、年齡、閱歷,尤其是之前為孩子們熱心創(chuàng)作童書的經(jīng)驗,都使他們能夠更從容地重述北歐神族的故事,在其中打上清晰、成熟的風格烙印。我相信,在創(chuàng)作之時,這兩位作者很清楚自己要講的一切之于他們的預期讀者——基督教信仰傳統(tǒng)下的美國兒童來說,是異樣、新鮮的。因此,他們在遠古神話與北歐冰原、森林這些人類活動的區(qū)域之間建立起時空的勾連,把目光投射到遷徙到北歐的外來者身上,借助他們引出故事的主角——外來者所信仰的埃西爾神族。他們就這樣仔細推敲著,想要確定向“五月花號”的后代重述遠古所需要的氣氛。

當年,那些秉持基督信仰的歐洲乘客,來到美洲這塊新天新地去開拓與進取。這恰恰與外來者借著埃西爾神族的護佑進入北歐的歷史相類似。也許,就是這一點為《北歐神話》進入到陌生的讀者世界,打下了精神根基。當然,從更加普遍的意義上來講,一個文明人終其一生,都需要尋找信仰與精神中的依托,并借此豐盈個人的靈性、見識,催生個人的主動行為。盡管那些進入北歐的外來者蠻狠、強勢,但他們也就是這樣。在這樣的用心之下,多萊爾夫婦的這本書注定要從眾多的北歐神話重述版本中脫穎而出。

主神奧丁

創(chuàng)造新秩序,也困惑于血火之戰(zhàn)

最初接觸這本《北歐神話》的國內(nèi)讀者仍然會受困于其中人物的名字,它們讓人感覺陌生,又不像中國的姓名那般齊整有序??墒?,當人們提到北歐埃西爾神族的首領,即便不明說其名奧丁,又何嘗會影響對他的談論?他與巨人中的智者米密爾、鬼機靈洛基結(jié)交,他走入凡人之中做智慧的向?qū)?,他甚至將自己作為宇宙的獻祭以換取對神秘的頓悟……這樣一位主神,即便大小讀者記不住他的名字,也會被他那種神秘的氣質(zhì)、開放的心胸、自信的作為所吸引。那是北歐之主的樣子,也是進入北歐的那些金發(fā)碧眼、剽悍高大、能征善戰(zhàn)的外來者所敬畏、效仿的樣子。

這位主神奧丁確實是整部《北歐神話》的關鍵所在。他與同胞兄弟一起打敗古老的冰霜巨人,創(chuàng)造了世界的新秩序,帶著征服者的強力而繁衍生息,成為埃西爾神族的中流砥柱,同時他又是兼具神魔雙重屬性的如尼字母(Rune)的發(fā)明者,更是秉持跨界、開放精神的心靈的象征,是寬廣而深邃的靈魂的體現(xiàn)。

可是,即使是這樣一位睿智的神族首領,也會困惑于戰(zhàn)爭結(jié)果的裁決,特別是交戰(zhàn)雙方都是好人之時。這樣的故事毫無說教氣息,卻清晰無疑地展現(xiàn)出心靈在戰(zhàn)爭面前啞然無聲的境地。這是北歐各民族之間互相征伐的時代影射。在不講究邏輯的血火之戰(zhàn)面前,公平、至善、仁慈這些理念只能退居幕后,而不顧自身的奮勇殺戮則成為奧丁為人世英雄開啟神族天國之門的唯一鑰匙。

這樣跨越生死的恩賞,與我們的文化不同,也有別于基督教的信仰。當這些細節(jié)被渲染、刻畫出來之時,北歐遠古世界的異教氣息撲面而來。與這樣剛健、悲愴的時刻相遇,接觸者來不及做太多分辨,就已經(jīng)在震撼中,在內(nèi)心里種下了好奇的種子。

巨人洛基

他的放肆給神話涂抹上幽默色彩

事實上,在這書中,關于人類廝殺的場面描述并不多見,更多的是神族與巨人的比試、較量與大戰(zhàn)。那可以看成是埃西爾神族與宇宙強者之間的對抗。然而,即便是巨人,奧丁也并非一律視為寇讎。他對巨人洛基的另眼相待,就直接為神話的重述注入了強大、鮮活的力量。

在這部《北歐神話》中,涉及洛基的篇目占據(jù)了三分之一,這是其他的北歐神話傳說所不具備的。洛基這個人物狡黠、多變,熱衷于吸引眾人的目光,如頑童一般喜歡惡作劇,他那肆無忌憚的變化給整部神話涂抹上了濃重的幽默色彩。洛基包含巨大的能量,他不介意將之表現(xiàn)為惡,而且還分化為三個桀驁不馴的兒女,他們最終成為北歐神族毀滅的因由。

洛基的存在便給埃西爾神族的命運打上了悲愴的烙印。這樣的洛基其實是開放、多元的埃西爾神族空間的明證。從神話象征的邏輯來看,他那能帶來恣意娛樂的三寸不爛之舌與多端變化,對追尋神秘奧義與淵博知識的奧丁而言,何嘗不是一種引人入勝的玄妙?而奧丁與洛基血脈相連、生死攸關的結(jié)拜,則將神王一族被趣味、玄妙所吸引的好奇心,這背后所隱含的娛樂的致命性都展示得清晰而深刻。

衰落神族

世代人類的命運啟動個體的感知

埃西爾神族最終由盛轉(zhuǎn)衰的命運,也是世代人類的命運。一旦辨認出這類似的境況,就不免要對這個神族表露哀婉之情,但是縱觀整部《北歐神話》,這個自冰霜、莽原之中生長起來的族群從無自怨自艾的感傷。而大廈將傾之時,他們那一派肅殺的行為之中飽含悲憤,這讓人不免心頭一震。

到底是怎樣的情勢讓埃西爾諸神與洛基決裂?奧丁與洛基本初情同手足的關系最終又何以質(zhì)變毀壞?這諸神與巨人的爭戰(zhàn)之中,可有絕對的正義與邪惡?在那毀天滅日的大戰(zhàn)中,到底是什么保存了復生的希望?諸如此類的問題,在認真面對《北歐神話》的人那里,幾乎會自然地萌生,但卻未必能夠找到答案。不過,這樣就已足夠。重要的難道不是在尋找故事與自身生命的連接中,啟動個體的感知與思考嗎?每看過這書中的一個段落,那字里行間就迸發(fā)出笑意或深思。每看一眼那些蠻荒、有力、笨拙、幽默的插畫,一個人的情感、思緒、意念就被牽引而出。神奇的世界不僅滿足寬廣心靈的需要,使之雀躍不已,而且也讓這心靈觸碰到不同文化之間相異相斥又互相吸引,乃至互相融合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