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玥含:創(chuàng)作源于對生活充沛的感悟
■汪玥含(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兒童文學中心副主任)
大約20年前,我在《中國青年報》實習結束后,給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兒童文學》遞交了簡歷,就這樣來到了出版社。
在社里,我一直負責《兒童文學》雜志的編輯出版,后來也做文學書。我編發(fā)了李志偉、張國龍、廖雪林、汪崇福等人在《兒童文學》雜志上的第一篇文章,出版了黑鶴在中少社的第一部長篇《鬼狗》。也許還有其他作家的第一篇文章或第一部書,20年太多了。到現(xiàn)在,我還跟這些作家保持著很好的朋友關系,我們互相信任、互相支持。
從1994年還在大學開始,我就發(fā)表了一些作品。2003年開始創(chuàng)作第一部兒童長篇和青春長篇,這都源于我對生活充沛的感悟和強烈的表達愿望,并且開始下筆之后就源源不斷,幾乎每年都有長篇和短篇作品推出,形成了自身的風格。
在中少社工作時,我推出了兒童長篇《白羊座狂想家》等,青春長篇《乍放的玫瑰》《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月亮是甜的》等,還有繪本《狂想超俠》、戰(zhàn)爭長篇《大地歌聲》、科幻長篇《世紀之約》、翻譯長篇《熱愛生命》等20多部作品,獲得過“五個一”工程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等。工作可以讓我看到一線作家最新的作品,他們寫作的進步和努力以及風格特征我都了然于心。這讓我對整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有著比較宏觀、鮮活的認識。工作還讓我對創(chuàng)作有更多思考。比如做秦文君老師的新作時,我會重新閱讀她的幾部經(jīng)典,并發(fā)送閱讀感悟和思考給她,她很贊賞,我們交流得非常好。
對于我來說,最欣喜的是創(chuàng)新和開拓自己的寫作疆域。無論是兒童小說、青春小說,亦或是科幻、童話、戰(zhàn)爭題材,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寫作還比較寬闊,原創(chuàng)力也比較充沛。
雖然約稿和合同比較多,但我還是習慣一段時間內只寫一部長篇,寫完了再寫第二個長篇,很少兩部長篇同時寫。不過為了節(jié)省時間,我會同時寫兩個或者三本書的大綱,大綱便于理清思路,也便于和編輯交流。至于長篇和短篇之間的交叉,也一般不會同時寫,而是寫下短篇的細節(jié)或大意,等有空閑時間再把短篇完成。
如何管理時間對我來說是極大的挑戰(zhàn)。我對自己的編輯工作要求很高,作為編審,每年終審四五十部長篇,還負責中心整個圖書的選題和管理工作。在這種狀況下,仍然堅持寫作,確實比較辛苦,但我是比較有毅力的人,最不怕的就是持續(xù)幾十年做一件事,持續(xù)一周寫一個短篇,或者半年寫一個長篇不算難事。而且寫作需要氛圍,對環(huán)境要求也很高,下班回家寫作都幾乎不可能,因為太累了,只能犧牲自己的休閑時間了。
除了創(chuàng)作,我喜歡看電影、看話劇。對我來說,最大的休閑就是在電腦上看電影或美劇。2017年我會創(chuàng)作幾部長篇和幾部短篇,同時會有幾部長篇以及繪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