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吳昌碩全集》填補藝術(shù)史研究空白 匯聚海內(nèi)外公私珍藏,全面再現(xiàn)海派大家藝術(shù)生涯全貌
來源:文匯報 | 許旸  2017年11月27日07:54

《吳昌碩全集》是迄今收錄作品最多、面貌最完整的吳昌碩作品匯編出版工程。圖為海派巨匠吳昌碩的繪畫作品。(上海書畫出版社供圖)

歷時五年編纂的12卷 《吳昌碩全集》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齊,昨天在吳昌碩的故鄉(xiāng)浙江安吉首發(fā)。這一近代海派藝術(shù)重大出版工程,這是目前為止收錄作品最多、面貌最完整的吳昌碩作品匯編出版物,為吳昌碩及相關(guān)藝術(shù)史研究提供了全面的寶貴資料,一批作品及文獻的新發(fā)現(xiàn),填補了近現(xiàn)代書畫、篆刻等研究的多項空白。

今年恰逢吳昌碩逝世90周年,《吳昌碩全集》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礎(chǔ)上,搜羅匯聚海內(nèi)外公私珍藏,科學(xué)梳理并全面再現(xiàn)海派大家作品全貌。12卷分篆刻、繪畫、書法、文獻四部分,其中篆刻兩卷、繪畫四卷、書法三卷、文獻三卷,共收錄吳昌碩各時期代表作品5000余件。全集列入“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規(guī)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詩書畫印集于一作,成文人繪畫典范

《吳昌碩全集》的編輯體例以編年為要,每件作品皆注錄名稱、釋文、鈐印、尺寸、出處等信息,可謂注錄詳盡,文獻卷末另附吳昌碩年譜?!秴遣T全集》一大突破就是兩卷篆刻卷,全面收錄了吳昌碩篆刻作品1500方印件。歷來出版印譜,都以出版印稿為主,這次出版社費盡心思,收錄了300多方印石的圖片。

除了篆刻,吳昌碩擅寫意花卉,以其酣暢淋漓的“大寫意”形式影響了海上畫派。《吳昌碩全集》主編鄒濤說,從傳世的繪畫作品觀察,吳昌碩最擅藤條類,如紫藤、葫蘆、葡萄等,枯藤若篆隸,盤旋飛動猶如行草,畫似書,書入畫;他也擅長牡丹仙桃等吉祥富貴題材,大量使用洋紅、胭脂、赭石、花青等色,厚積色塊,配以厚重的枝干頑石,濃麗繁華。

為了一個“全”,行遍半個中國幾十家博物館

《吳昌碩全集》的最大亮點與最大難度,都在“全”字。從立項到成書,上海書畫出版社編輯團隊,拖著超重的行李,走遍大半個中國;主編鄒濤盡力從日本、新加坡等國以及香港、臺灣等地區(qū)尋找吳昌碩的作品。

“不同于其他大家,吳昌碩眾多作品散落在全國多地,這對出版團隊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zhàn)?!鄙虾嫵霭嫔绾贾輬D書中心主任朱艷萍告訴記者,齊白石晚年作品較為完整地收藏在北京畫院與遼寧省博物館,近萬件作品為 《齊白石全集》提供了基本素材;黃賓虹去世后,生前近6000件書畫作品由家屬捐贈給浙江省博物館,形成了《黃賓虹全集》的基礎(chǔ)。但為了《吳昌碩全集》,編輯團隊走遍西泠印社、遼寧省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榮寶齋、中國美術(shù)館、北京畫院、無錫博物院、蘇州博物館、朵云軒等多家館藏機構(gòu)。此次全集所收錄的故宮博物院近60件吳昌碩作品、浙江省博物館200件吳昌碩早中晚期書畫作品和文獻手札,都罕見集中亮相出版,令人大飽眼福。

令編輯“頭疼”的,不止是“地毯式搜尋”。《吳昌碩全集》中的書法與文獻共六卷近2500件書法文獻作品的手工錄入釋文,出現(xiàn)了各種疑難怪字。由于原件殘破或是吳昌碩獨有的特殊書寫方式,文本需仔細辨認對照,考證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