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基:帶著筆墨下部隊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楊洪基憑著《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一炮走紅。作為德藝雙馨藝術(shù)家,有著廣泛的社會知名度。今天,呈現(xiàn)給大家的是演藝之外他的書法和收藏的故事——
楊洪基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劇團男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理事。曾榮獲“全國戲劇梅花獎”、“國務(wù)院文華大獎”、“第四屆中國金唱片獎”、1996年“中國音樂電視金獎”。為《三國演義》等幾十部影視作品錄制主題曲。
演出間隙為官兵寫字
76歲的歌唱家楊洪基是微信控,手機玩得很溜,有演藝圈子里的朋友,有書畫圈子的朋友,有收藏圈子的朋友。他還在網(wǎng)上開了個博客,沒事就抒發(fā)一下豪情壯志。
楊洪基在舞臺上身板筆直,渾身散發(fā)著陽光和新潮,用他自己的話說:“年紀大了,如果心里總覺得自己是老年人,對新事物不愿接受了,那就真的老了?!彼?,楊洪基的愛好特別多,愛書法、愛收藏、愛運動,現(xiàn)在還經(jīng)常鉆到健身房里去練器械呢。
楊洪基練書法起初是為了基層官兵,因為每次下部隊慰問,除了唱幾首歌,再也沒有什么帶給戰(zhàn)士們的了,他覺得常年駐守在邊關(guān)的戰(zhàn)友們很辛苦,文化生活單調(diào),作為一個演員,如果能多有幾樣本領(lǐng),豈不是能給戰(zhàn)士們帶來更多的歡樂嗎?因為小時候,他學(xué)過寫大字,老師還夸過他,說好好練,將來能當(dāng)書法家。所以,他的業(yè)余時間一直堅持著在家里練書法。久而久之,楊洪基的書法寫得好在部隊就出了名了。每次下部隊,官兵們都會圍著他向他求字,所以他都要帶上筆墨和印章。楊洪基每到一個連隊,不論演出有多忙、多累,他都會盡量抽出時間,認真地為官兵們書寫幾幅書法作品。有時上午到達部隊,中午吃過飯大家都要休息會兒,準備晚上的演出,但楊洪基中午一般都在不停地書寫。每寫完一幅作品,都會在紙上鄭重地寫下自己的名字后蓋上印章。他說:“這是對基層官兵的尊重?!?/p>
四個字練倆月寫百余幅
2008年3月的一天,原總政歌劇團青年演員閻俊茹找到楊洪基,邀請他去做自己6月份獨唱音樂會的嘉賓,同時小閻還有一個不情之請,希望楊洪基給她的宣傳海報題寫“長路茹歌”四個字。都是一個單位的同事,楊洪基當(dāng)然不會推辭。
過了一段時間,閻俊茹遇到楊洪基,問他:“楊老師,字寫好了嗎?”楊洪基笑了笑,拍了一下腦門:“最近事情比較多,你再等一等!”時間轉(zhuǎn)眼過去兩個月,眼看著音樂會已經(jīng)臨近,可宣傳海報還沒法制作,閻俊茹真的很著急了。因為住在一個院子里,有一天,閻俊茹徑直叩開了楊洪基的家門。那天,楊洪基正在書房寫字。閻俊茹一進書房,頓時驚呆了:整個書房的墻上、桌面上、地上到處都鋪滿“長路茹歌”四個字。那一瞬間,閻俊茹的眼眶濕潤了。
原來,兩個月來,楊洪基一點也沒懈怠,一有空就鉆進書房,用不同的字體、不同的版式寫了100多幅,但他仍覺得不滿意。每天,他將比較滿意的字放在桌面上,要求第二天必須超過這個水平。原本他準備繼續(xù)寫,直到最滿意再給閻俊茹。沒想到小閻上門來取了,楊洪基這才將書桌上的橫版和豎版兩幅字交到閻俊茹手里,閻俊茹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把最喜愛的古董捐公益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一天,楊洪基去一個搞收藏的朋友家小聚,楊洪基眼瞅著一個小香爐被放在茶幾中央供人抽煙彈灰用,他只覺得這個東西怎么那么眼熟。原來,楊洪基的父親有收藏的愛好,小時候見過家里也有過這么個東西。不久,楊洪基回家探親,還真從二姐家雜物間的一個犄角旮旯里把這個小香爐給找了出來,并帶回了北京。這應(yīng)該算是他生平第一件收藏品。此后,他就開始有一搭無一搭地玩起古董了。
大約是1994年,有一回楊洪基和兒子楊鷗一塊逛潘家園,突然楊鷗沖著他跑來:“爸爸,這兒有一對東西不錯,你快來看看?!睏詈榛瓦^去了,一個小攤上,有一對元代的魂瓶,圖案是一對仙鶴,一只低首,一只昂頭,給人悠然恬淡、歲月靜好的感覺。這個瓶子也叫日月瓶,其實就是元代有錢人家的隨葬品,但是非常漂亮。楊洪基剛剛看到英國的一個拍賣會上,一只這樣的瓶子拍價是2000英鎊。此時,一個外國人正拿著瓶子在看。據(jù)攤主講,這個老外已經(jīng)來過兩趟了,覺得要價人民幣2000塊錢貴了,問楊洪基是否有心要?要,就可以拿走。楊洪基與兒子對視了一下,兩個人會意地點了一下頭,就從身上拿出錢給攤主了,攤主從老外手中接過瓶子直接交給了楊洪基。楊洪基剛走了不遠,那個外國人就追上來了,說:“這個東西不好!”原來,他還懂一點中文。楊洪基笑著說:“我很喜歡,沒關(guān)系。”這對瓶子也是那個年代,楊洪基父子共同干的一單大買賣。好長時間,家里只要來人都必“顯擺”一下這對魂瓶。
1999年,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周濤在《真情無限》欄目搞了一次公益活動,呼吁社會關(guān)注內(nèi)蒙古、新疆那一帶的沙化土地,號召知名演員捐一點自己最心愛的東西進行拍賣,捐助沙化治理。楊洪基接到周濤給他打的電話,二話沒說,就表示參加?;丶乙院?,他就一面開始找心愛之物,一面詢問別的藝術(shù)家都有些什么打算。有的人說捐自己的演出服,有的人捐自己的照片,有的人捐自己使用過的吉他、手風(fēng)琴等。楊洪基對老伴說:“要說我心愛的東西可就是那魂瓶呀。”
老伴故意逗他:“我覺得你不會捐這對魂瓶的!”
“你還別說,我想來想去,心愛的東西真的是這對魂瓶,就是它了!”
兒子回來也給父親投了贊成票。結(jié)果在拍賣會上,這對魂瓶賣了三萬元,也是這次活動最高的一項拍賣品,周濤專門代表欄目組向楊洪基表示感謝。
楊氏家風(fēng)沒有丟
楊洪基的兒子楊鷗沒有子承父業(yè),根據(jù)自己的志向開了一家文物店。對此,楊洪基并沒有太多強求,而是支持兒子學(xué)習(xí)自己感興趣的文物鑒定。他始終教育楊鷗做生意要講誠信,不能賺昧心錢。楊鷗常講,自己雖然沒有繼承父親的演唱事業(yè),但是從父親那里學(xué)會了怎樣做人。
一次,有位鑒寶節(jié)目的主持人在一家古玩店買了一個碗,花了兩萬七千元。他拿到楊鷗的店里,說:“看,我又淘到了一個寶貝?!睏铤t一看就辨認出是個贗品,原來這個碗正是幾天前,別人托他出賣,被他一口回絕的。得知自己花幾萬塊錢買了個贗品,那位主持人既著急又生氣。楊鷗要他先別著急,他去找那個古玩店的老板交涉。因為都是開古玩店的,相互都比較熟悉。很快他就找到那個賣碗的店主。古玩市場一向一個愿買一個愿賣,楊鷗跟店主說賣贗品傳出去對店面的名聲不好,不如把錢給退了。店主聽了楊鷗的話,覺得在理,于是就完完整整地把錢退給了那位主持人。這事的處理讓雙方都很滿意。對于此事,楊洪基對楊鷗的做法很認可。
楊洪基教育孩子很少講大道理,而是身教勝言傳,讓兒子楊鷗在耳濡目染中深深地懂得其中的含義。楊洪基的母親還健在的時候,楊洪基不管多忙,隔段時間都會跑到大連去看望老母親。那時他雖然工資不高,但他總會給母親買最好的水果、禮物,而且每次他也會帶著楊鷗一起去看老人。后來楊鷗長大了,也慢慢領(lǐng)會了父親的苦心,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也完成了父子倆孝心的傳遞。
現(xiàn)在擺在楊洪基書房里的一件件古玩就是父子倆感情的見證。迷古玩是父子倆共同的愛好,為了討父親開心,楊鷗一直努力著多買些古玩供父親把玩。
一次,楊鷗從英國買來三幅康熙時期的皇宮織錦,繡著三條大龍,做工非常精美。楊洪基看后非常喜歡。可是過了段時間,有買家愿意出高價購買,楊鷗就把三幅織錦賣了。有一次,楊洪基突然給楊鷗打電話問織錦放在哪兒了,當(dāng)?shù)弥獥铤t把錦織賣了,他很生氣地掛了電話。楊鷗心里很內(nèi)疚,覺得自己光為了掙錢,沒盡到孝心。雖然這三幅織錦讓他掙了不少錢,但是他還是毅然花高價追回了織錦??墒菍τ谧鳛樯倘说臈铤t來說,這明擺著是賠本生意,那位從他手上剛買到織錦又賣給他的人很疑惑,楊鷗卻說:“錢可以再掙,只要父親喜歡,他都會去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