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月刊》創(chuàng)刊號
1932年7月15日創(chuàng)刊。俞頌華、凌其翰、黃幼雄、吳景崧編輯。申報館發(fā)行。出版地上海。至 1935年12月共出4卷,第1卷6期,余各12期。1936年1月1日起改名為《申報每周增刊》,卷期號另起(其中第1卷第1期名為《申報周刊》),署申報周刊社編輯。1937年12月停刊,共出2卷各50期。1943年1月16日復刊,刊名改回《申報月刊》,陳彬、楊光政等編輯,卷期號又另起。前2卷各12期,1945年6月16日終刊。月刊周刊共出172期。
創(chuàng)刊號有《我們的使命(創(chuàng)刊詞)》云:“本刊既為紀念《申報》六十周年,在萬方多難的今日出世,介紹學術(shù)文藝,以裨文化的增進,就本刊創(chuàng)辦的動機上說,乃是我們一個重要的使命?!送?,對于社會經(jīng)濟,我們還有提倡生產(chǎn)的使命?!贿^但圖生產(chǎn)增加而忘卻適當?shù)姆峙?,乃是個人主義和資本主義最大的缺點,亦即今日全世界不安的最大原因。……我們所要提倡的生產(chǎn),應該是切實顧到合理分配的生產(chǎn)。我們要盡我們文化和經(jīng)濟的使命,都以增進民眾幸福為前提?!?/p>
該刊為綜合性刊物,文學方面有小說、戲劇、游記、傳記、雜文、隨感、小品文、譯文等作品,如茅盾的小說《林家鋪子》、《秋收》,巴金的小說《沙丁》等。文學方面還有戴望舒、穆時英、葉圣陶、錢歌川、湯匡瀛、沈從文、李青崖、徐訏、舒新城、孫懷仁、馬星野、抱寒、石凌鶴、李健吾、黑嬰、楊騷、鐘子巖、馬仲殊、伯懇、王家域、陳瘦竹、蹇先艾、袁文彬、靳以、筠仙、洛文、迅鳩、孫用、王任叔、李輝英、蒲風、汪華、陳學昭等主要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