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超級”精彩
數十位志愿者和媒體記者一起參觀了中國國家博物館樓宇自控中心、熱力站、制冷站等,并在多位工程師的講解下,了解國博館區(qū)空調、光、水、電等系統(tǒng)的運轉。 本報記者 盧 旭 攝
中國國家圖書館利用國家典籍博物館“從《詩經》到《紅樓夢》——那些年我們讀過的經典”展覽展廳開展體驗式教育活動,學生現場朗誦詩歌,在詩詞中感受絲綢之路的歷史變遷。 本報記者 陳 曦 攝
今年5月18日是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其主題為“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當日,全國各地紛紛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人們走進博物館,感受文化的魅力。
文化和旅游部直屬單位:讓觀眾與場館有效“連接”
5月18日,中國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等文化和旅游部直屬單位舉辦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展覽、展示、講座等活動,吸引了大批觀眾。
為增強公眾對典籍文化的了解與認知,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辦“自信的密碼——溯源中國為什么自信”講座,并邀請小學生代表,利用國家典籍博物館“從《詩經》到《紅樓夢》——那些年我們讀過的經典”展覽展廳開展體驗式教育與手工活動。
故宮博物院分別在箭亭廣場、神武門展廳、延禧宮舉辦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清明上河圖3.0》及“硯德清風——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用硯精品展”“明代正統(tǒng)、景泰、天順御窯瓷器展”,并再次啟動了儲秀宮的照明系統(tǒng),讓觀眾獲得更好的參觀體驗;同時,“數字故宮”也發(fā)布《故宮新事》第二集等多項視聽新體驗,推出“玩轉故宮”小程序,以諸多“新方法”連接“新公眾”。此外,故宮還舉行了一系列宣教活動,讓特殊兒童、中小學生走進故宮,開展參觀、互動等活動。
為讓公眾進一步了解博物館日常運轉,中國國家博物館邀請數十位志愿者和媒體記者參觀了國博樓宇自控中心、熱力站、制冷站等多處設施。同時,國博還公布了《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總目》,向觀眾推介國博“智慧導覽”APP,并擬于近日發(fā)布《中國博物館公眾影響力評估及排名分析報告(2017年度)》。
山西:文創(chuàng)產品聯展聯銷
從5月18日起,山西博物院陸續(xù)推出“山西省第二屆文物文創(chuàng)試點單位文創(chuàng)產品聯展”“可觸摸體驗文物精品展”等。
“山西省第二屆文物文創(chuàng)試點單位文創(chuàng)產品聯展”集合了山西博物院、中國煤炭博物館、八路軍太行紀念館、云岡石窟研究院等8家單位的文創(chuàng)產品聯展聯銷。
“可觸摸體驗文物精品展”分“中國文字”“青銅禮器”“多彩生活”3個單元,山西博物院精選館藏文物的復制品35件(組)走進太原市盲童學校,通過讓人觸摸和語音講解等特殊方式,為盲人同學“展示”漢字、青銅器以及古人生活,讓視障群體也能“參觀”博物館,感受博物館之美。
內蒙古:啟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
國際博物館日內蒙古自治區(qū)主會場活動暨全區(qū)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啟動儀式在赤峰市博物館舉行?;顒影▋让晒抛灾螀^(qū)打擊文物犯罪專題文藝演出、赤峰地區(qū)文物保護成果圖片展等。
據介紹,內蒙古自治區(qū)目前有185家博物館、紀念館進入國家文物局全國博物館名錄,已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點的特色博物館體系。自陸續(xù)免費開放以來,內蒙古年均舉辦陳列展覽活動600多個、教育活動1000多次,累計吸引2000多萬人次參與,文博場館已經成為內蒙古文化惠民的重要窗口。
內蒙古自治區(qū)公安廳、文化廳、文物局決定從5月18日起啟動全區(qū)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以“偵破一批案件,打掉一批團伙,抓獲一批犯罪分子,摧毀一批倒賣文物犯罪網絡”為工作目標,確保全區(qū)文物安全。這一專項行動將持續(xù)至8月20日。
黑龍江:逾百萬人參與活動
國際博物館日黑龍江主會場活動在雙鴨山市舉行,同時,全省各地文化單位、文博場館圍繞今年主題,推出了多項各具特色的活動。
黑龍江省藝術博物館與黑龍江藝術職業(yè)學院聯合推出地方戲專場演出和二胡獨奏、拉場戲、戲曲說唱等特色節(jié)目,讓觀眾近距離感受東北地方文化的獨特韻味。大慶市博物館在大慶市內10多所中小學校舉辦學生科普博覽周活動;同時,大慶市還成立了首個學生考古社團,搭建起了該市博物館與校園的互動平臺。牡丹江市林口縣博物館組織林口縣美術隊伍、攝影隊伍到八女投江紀念地等地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采風和攝影藝術采風,同時在館內舉辦了蠶藝繡展覽、林口沙棘風藝術作品展覽等活動。
據統(tǒng)計,5月18日,黑龍江全省共舉辦展覽、演出、巡講等各類活動200余場,吸引了超過百萬人參與。
江西:為觀眾帶來豐盛文化大餐
國際博物館日江西主會場活動在萍鄉(xiāng)市啟動?;顒蝇F場,“巫儺文化的遺存——萍鄉(xiāng)市博物館館藏面具文化特展”“光輝的革命歷程——中國近代革命文物專題展”等一系列活動給觀眾帶來豐盛的文化大餐。
同時,江西各地文博機構組織開展各類主題活動,進一步詮釋文物保護理念,傳播文物價值,講好江西故事。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舉辦“永遠的榜樣——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展覽征文比賽頒獎,開展“送紅色精品課程進校園”等活動。景德鎮(zhèn)中國陶瓷博物館舉辦澳大利亞藝術家個人展和明正統(tǒng)青花云龍紋大缸修復件捐贈儀式,并與5所高校聯合舉行“博物館+互聯網+同步課堂”直播。
河南:讓紅色文化融入血脈
國際博物館日河南主會場活動在信陽市鄂豫皖革命紀念館拉開帷幕,活動旨在“讓紅色文化融入血脈”,勉勵人們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持續(xù)推動文物事業(yè)繁榮發(fā)展。
5月18日當天,河南300多家文博機構組織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及展示教育活動。各地博物館紛紛推出系列專題展覽,如鄭州大河村遺址博物館的“‘我心目中的大河村’繪畫展”、安陽博物館的“鳳歸大邑商——殷墟婦好文物安陽故里展”、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的“洛陽西漢畫像空心磚拓片展”等。此外,各文博機構還推出“進校園”“進社區(qū)”等系列活動。
廣東:粵港澳三地聯動
國際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活動在河源市舉行,來自粵港澳三地的240多家文博單位及企業(yè)參與。
活動組織了“廣東文博40年”“永遠的中國白——廣東省博物館館藏明清德化窯白瓷展”“雅韻清賞——廣東文創(chuàng)與傳統(tǒng)書房器物展”“槎城拾珍——河源市民間收藏精品展”,并開展了非遺展演、免費鑒寶、有獎問答等多項文化惠民活動;同時,邀請國內知名文博專家舉辦了專題講座。
“創(chuàng)新”與“互動”成為活動最大亮點。活動現場,VR、展覽直播等互動創(chuàng)新項目一一呈現,好玩又有趣?;顒舆€為“2018年度廣東省文化遺產保護突出貢獻個人”和“2016—2017年廣東博物館開放服務最佳做法”獲獎個人及單位頒獎。
廣西:突出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
國際博物館日廣西主會場活動暨博物館宣傳月啟動儀式在北海市合浦縣進行,活動包括特色陳列展覽、社會教育、廣西特色博物館評選及文保法規(guī)宣傳等。
為迎接國際博物館日,一個多月來,廣西各文博機構已舉辦各類活動220余場,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化廳與廣西民族博物館及各城市博物館聯辦的“心儀廣西 六十國寶——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文物博物館事業(yè)成果展”巡展、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甌駱遺粹——廣西百越文化文物陳列”等,充分展現出廣西濃郁的地域特色與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同時,廣西還開展了“2015—2017年度廣西特色博物館和廣西優(yōu)秀非國有博物館評選”,各級文化部門也積極展開相關文保法規(guī)宣傳。
青海:鼓勵更多群眾走進博物館
國際博物館日青海主會場活動在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熱貢廣場舉行。
青海省博物館、青海省藏醫(yī)藥博物館、青海柳灣彩陶博物館、青海省民俗博物館及黃南州民族博物館結合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舉行了文創(chuàng)產品成果展示和文物保護成果展,展示了多件富有地方特色與少數民族文化內涵的展品、圖片,吸引了大量群眾駐足觀看。
活動現場還安排了文藝節(jié)目演出、消防安全演習及文化互動有獎問答等,鼓勵和動員更多群眾走進博物館,參與文化體驗。
(參與采寫:喻非卿、李佳霖、李雪、楊淵、王煥偉、阿勒得爾圖、張建友、柯中華、伍文珺、張瑩瑩、譚志紅、賓陽、蔡文斌,統(tǒng)稿:馬逸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