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學教師的沈從文
《沈從文的前半生》是學者張新穎的新作,當年,他以《沈從文的后半生》獲得魯迅文學獎。談及為何先寫 “后半生”再寫 “前半生”?張新穎說,寫完沈從文的后半生后,回頭再看他的前半生,見出了新的氣象,因此抑制不住寫作的沖動。確實,了解沈從文,得從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他的人生經(jīng)歷著眼,才能深刻理解他內(nèi)心精神世界發(fā)生的變化。在我們今天刊發(fā)的這篇 《作為大學教師的沈從文》中,可以看到時代環(huán)境的變化如何逐步影響他的心境?!幷?/p>
1930年 在武漢大學任助教: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合乎他心性的亮點
一九三〇年四月末,楊振聲赴國立青島大學出任校長,之前拖延的籌備工作就此走上正軌。六月,楊振聲到上海延攬教師,北京 《現(xiàn)代評論》時期結(jié)識的這位朋友向沈從文發(fā)出了邀請,并于八月寄來了路費。沈從文從中國公學辭職后,一個去處,即是青島,但學校能否按期開學,還是個問題,如果 “開不成學,就不知道走什么路好了!”所以同時也另做打算,給朋友寫信打聽: “若青島十月無法開課,我或來北平住,不知有可以生活事業(yè)不?”
胡適、徐志摩推薦沈從文去武漢大學,從陳西瀅六月給胡適的信來看,這事頗為不易:“從文事我早已提過幾次,他們總以為他是一個創(chuàng)作家,看的書太少,恐怕教書教不好?!覙O希望我們能聘從文,因為我們這里的中國文學系的人,差不多個個都是考據(jù)家,個個都連語體文都不看的”。最終,陳西瀅的努力還是促成了武大聘請沈從文;給的職稱只是助教,由這一點來看,這個聘請當然有些勉強。
沈從文從上海動身,九月十六日到達武昌。而他未能前去報到的青島大學,九月二十一日即告正式成立并開學。
九月十八日,沈從文致信胡適:
初到此地印象特壞……街上是臭的,人是有病樣子,各處有臟物如死鼠大便之類,各處是兵 (又黑又瘦又臟),學校則如一團防局,看來一切皆非??蓱z。住處還是一同事讓出,壞到比中公外邊飯館還不如,每天到學校去應(yīng)當冒險經(jīng)過一段有各樣臭氣的路,吃水在碗中少頃便成了黑色……
我到了三天,吃飯地方還不能解決,但時昭潭先生到得更久,還無辦法,大教授因為一間最小的宿舍,還吵過架!……
……
到此借了些錢到手,舍妹方面已寄了點錢去,學費可繳一半,其余或等一會都可繳齊。……
我住處還得我每天用呼吸溫暖它,使霉氣去掉……
我在此一個禮拜三小時,教在中公一類的課……
沈從文教的課,還是新文學和習作。武漢大學印行了他以新詩發(fā)展為內(nèi)容的講義 《新文學研究》,鉛印線裝,前列 “現(xiàn)代中國詩集目錄”,然后編選分類引例為參考材料,后半部分是六篇文章,分別論汪靜之、徐志摩、聞一多、焦菊隱、劉半農(nóng)、朱湘的詩。十一月初,他把這個講義寄了一份給王際真:“那個講義若是你用他教書倒很好,因為關(guān)于論中國新詩的,我做得比他們公平一點?!?/p>
同時來任教的還有孫大雨,來之前即與沈從文在上海相識,來后兩人常常一起上小飯館。孫大雨比沈從文少三歲,但留美歸來,待遇自是不同。沈從文給王際真的信里說:“大雨是大教授,我低兩級,是助教。因這卑微名分,到這官辦學校,一切不合式也是自然的事。……別人要我教書,也只是我的熟人的面子,同學生的要求。學生即或歡迎我,學校大人物是把新的什么都看不起的。我到什么地方總有受恩的樣子,所以很容易生氣,多疑,見任何人我都想罵他咬他。我自己也只想打自己,痛毆自己。” “大雨在此做他的詩,還快樂,因為他會快樂。我是不會快樂,所以永遠是陰暗的、灰色的。”
沈從文教課的壓力倒是不大,隔一天上一次課,空余的時間很多,做些什么事呢?大致不外乎這幾個方面:
到圖書館看書, “看得是關(guān)于金文一類書籍,因為在這方面我認得許多古文,想在將來做一本草字如何從篆籀變化的書。”他還請教胡適,“我想得先生指示一下,關(guān)于古地理、古史,近人同往人有些什么書可看。王國維的是看過的?!?/p>
陳西瀅 (通伯)是文學院院長,“在此承通伯先生待得極好,在校無事作,常到叔華家看畫,自己則日往舊書店買字帖玩。” 自己也寫寫字,隨手畫畫,這個長久的習慣,心情很壞的中公時期也沒有廢掉,現(xiàn)在仍舊。
還有一件說了好多年要做的事,終于做了起來。十一月五日致王際真信: “我這幾日來從大雨、時昭潭學英文,會讀 ‘一個桌燈’或‘我不是大頭’這類話了”——挺難想象的。
再就是為一些年輕的文學朋友,看稿、寄稿、賣稿, “我近來就成天為這些人轉(zhuǎn)寄稿件,我的窮,在這事上也有點關(guān)系。……我有時一切也厭倦了,但有時,是又因為想到有許多人在另一個地方,也是那么寂寞,那么孤單,且因為要使這些人活得有氣概一點,來為他們工作一下的?!?/p>
更可注意的是,即使心情處在糟糕的狀態(tài),眼見的當時現(xiàn)實爛污恐怖,沈從文還是能夠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隱蔽的合乎他心性的亮點,看到他想看到的情景,并把它們 “挑選”出來,為之 “發(fā)生興味”: “這幾天我到街上去,常常停頓在那些臟極了的小銅匠鋪前面,看黑臉銅匠打水壺,細細的膊子,圓圓的眼珠,望到那些人,總使我憂愁。還有每天可見到的小剃頭匠,擔了小擔子滿街走,敲打小鑼,常常按了一個大而圓的頭顱,用刀沙沙的刮頭。太陽照到這些人的背上,一定非常溫暖,我就愛這些活人,歡喜他們,理解他們。”——這樣的眼光、興味、情感,將越來越清晰地在他的文學中凸顯出來。
十二月底,學期一結(jié)束,沈從文就離開待了三個半月的武漢大學,回到上海過寒假,與孫大雨暫住北京路清華同學會宿舍。
1931年 任職青島大學:摯友徐志摩的死亡要用生命去慢慢消化
一九三一年八月,沈從文應(yīng)聘任青島大學中文系講師,九月七日開學,開設(shè)中國小說史和高級作文課程。九妹岳萌相隨到青島讀書。
一年前國立青島大學正式成立,校長楊振聲聘請聞一多為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當時聞一多剛辭去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不久。文學院設(shè)中文系、外文系、教育學系,梁實秋為外文系主任,兼學校圖書館館長。文學院教授中還有專攻戲劇的趙太侔,一年后任教務(wù)長。沈從文來的這個學年,文學院同時新聘的講師有趙少侯、游國恩、楊筠如、梁啟勛、費鑒照。
與在中國公學、武漢大學時明顯不同,沈從文的狀態(tài)要放松、從容得多。同事間寬和、親切,常在一起聚飲,沈從文來之前,戲稱的“酒中八仙”——楊、聞、梁、趙之外,還有陳季超、劉康甫、鄧仲存,再加上一位女作家方令孺——就已經(jīng)豪言“酒壓膠濟一帶,拳打南北二京”。沈從文既不喝酒,也不劃拳,但這樣的人事氛圍至少不讓他感到壓抑;況且,有幾位“新文學”的朋友——一九三二年春,聞一多又請來二十一歲的詩人陳夢家擔任助教——在大學里同處,也不必再為自己是個寫小說的而低人一頭。
另一方面,由于對自然環(huán)境的特殊敏感,青島的海天水云,在沈從文的感受中,就不僅僅是宜人的風景,更是滋養(yǎng)生命的闊大空間。自從離開湘西,他已經(jīng)很久沒有得到自然的“教育”了。似乎是,青島讓他又恢復(fù)了與自然的聯(lián)系:多年后他在《水云》里回憶說,“用身前這片大海教育我,淘深我的生命。時間長,次數(shù)多,天與樹與海的形色氣味,便靜靜的溶解到了我絕對單獨的靈魂里。我雖寂寞卻并不悲傷。因為從默會遐想中,體會到生命中所孕育的智慧和力量。心臟跳躍節(jié)奏中,儼然有形式完美韻律清新的詩歌,和調(diào)子柔軟而充滿青春狂想的音樂。”
十一月十三日,沈從文寫信給徐志摩,說方令孺離開青島大學到北平,希望能援手為她介紹工作;又說,“你怎么告陳夢家去選我那些詩?我不想作詩人,也不能作詩人,如今一來,倒有點難為情。一看到《詩選》我十分害羞。”——兩個月前,新月書店出版了陳夢家編的《新月詩選》,選收了沈從文七首詩:《頌》《對話》《我喜歡你》《悔》《無題》《夢》《薄暮》。特別說,“我這里留到有一份禮物:‘教婆’詩的原稿、丁玲對那詩的見解、你的一封信,以及我的一點□□(原文中如此。編者注)記錄。等到你五十歲時,好好的印成一本書,作為你五十大壽的禮儀。”——徐志摩出生于一八九七年一月,離五十歲大壽還早著呢。最后說到自己的寫作,“近來我心里很靈活,手下很笨”,預(yù)備按照幾個熟人所鼓勵的方向,“寫苗公苗婆戀愛、流淚、唱歌、殺人的故事?!?/p>
十九日致王際真,說“近日來在研究一種無用東西,就是中國在儒、道二教以前,支配我們中國的觀念與信仰的巫,如何存在,如何發(fā)展,從有史以至于今,關(guān)于他的源流、變化,同到在一切情形下的儀式,作一種系統(tǒng)的研究?!边@項研究,應(yīng)該與創(chuàng)作苗公苗婆的故事密切相關(guān)。
二十一日下午,文學院幾個朋友正在楊振聲家喝茶談天,忽然接到北平急電,告徐志摩在濟南遇難。沈從文連忙搭夜行火車,第二天一早趕到濟南齊魯大學見朱經(jīng)農(nóng)校長,接著匆匆趕到津浦車站,與北平來的梁思成、張奚若、張慰慈會合,找到料理喪事的陳先生,又遇南京來的郭有守,大家一同往城里偏街停柩的一個小廟,瞻看遺容。徐志摩十九日乘郵政航班從南京飛往北平,到濟南附近遇大霧,飛機觸撞開山焚毀。躺在小廟一角棺木中的徐志摩,已經(jīng)換上一套壽衣,瓜皮小帽,綢袍馬褂,“這么一身與平時性情愛好全然不相稱的衣服”格外突兀,讓人很難接受。下午張嘉鑄和徐志摩的長子從上海趕到,晚上棺柩抬上火車南行。當夜十點沈從文坐上回青島的火車。
二十三日早晨,沈從文一到青島即寫信給王際真,“志摩先生是我們友誼的橋梁,縱然是痛剜人心的噩耗,我不能不及時告訴他?!倍娜眨瑢懶沤o胡適,談紀念和追悼的事。
十二月十二日,又致信胡適:“若事情還趕得及,我想告你一件事情,就是志摩留存的案件,把一部分抽出莫全交給徽音較好。因為好像有幾種案件,不大適宜于送徽音看。八月間我離開北平以前,在你樓上我同他談到他的故事很久,他當時說到最適宜于保管他案件的人,是不甚說話的叔華。他一定有他的苦心。因為當時還同我說到,等他老后,等我們都老一點后,預(yù)備用我老后的精力,寫他年青的故事,可以參考他百寶箱的一切。所以我到青島后,他來信還說已經(jīng)把百寶箱帶來了,等將來到北京看。其中我似乎聽到說過有小曼日記,更不宜于給徽音看,使一個活人,從某一些死者文件上,發(fā)現(xiàn)一些不應(yīng)當發(fā)現(xiàn)的東西,對于活人只多惆悵,所以我盼望我說這話時間還不過遲。若一切已全給了他,那羊已走去,補牢也不必了?!?/p>
徐志摩不滿三十五歲而意外死亡,對沈從文來說,是一件需要用生命去慢慢消化的事,“覺得相熟不過五六年的志摩先生,對我工作的鼓勵和贊賞所產(chǎn)生的深刻作用,再無一個別的師友能夠代替,因而當時顯得格外沉默,始終不說一句話。后來也從不寫過什么帶感情的悼念文章?!币痪湃哪?,沈從文寫《三年前的十一月二十二日》,敘述趕赴濟南料理后事的經(jīng)過;一九八一年,寫《友情》,從訪美期間拜訪闊別五十余年的王際真說起,歷歷在目地重述當年往吊遇難遺骸的不堪情形。其實,在當時悼亡的沉痛里,沈從文默默寫了兩首詩,《死了一個坦白的人》和《他》,但生前一直沒有發(fā)表。
一九三一這個年份,幾乎是在用“死亡”來“教育”這個即將走向而立之年的人。新年的第一天得知消息,父親在家鄉(xiāng)病逝,張采真在武昌被斬首示眾;接下來,早年行伍間的朋友滿振先在桃源被自動步槍打死;胡也頻在上海龍華被秘密殺害;似乎這些還不夠,又加上徐志摩,“一個‘想飛’的人,給在云霧里燒毀了?!苯?jīng)歷了一連串沉重的變故,這個人不知不覺發(fā)生了變化,他不再沉溺于惡劣的心緒而不可自拔,不再那么自我感傷,不再那么自己可憐自己;脫掉了青年時期緊張而脆弱的浮表外皮,本性堅強沉實的質(zhì)地愈發(fā)清晰,人顯得開闊健朗起來。
1938年至1946年 西南聯(lián)大歲月:巴金眼中老友的變化珍惜在一起的每時每刻
一九三八年六月六日,時任西南聯(lián)大常務(wù)委員的楊振聲向朱自清提議聘請沈從文為聯(lián)大師范學院教師,朱自清時任聯(lián)大文學院中文系主任兼師范學院國文系主任,他日記里記此事,感覺“甚困難”;朱自清找羅常陪商談,十二日日記:“訪莘田,商談以從文為助教。”十六日,“從文同意任聯(lián)大師院講師之職務(wù)?!倍呷?,聯(lián)大常務(wù)委員會第一一一次會議通過決議,“聘沈從文先生為本校師范學院國文系副教授,月薪貳百捌拾元,自下學年起聘?!?/p>
聯(lián)大九月份開學,一九四〇——一九四一學年沈從文開設(shè)的課程有:在文學院中文系,與吳曉鈴合上“國文一(讀本、作文)”;獨自上“各體文習作(一)”,文學和語言專業(yè)二年級必修課;“中國小說”,文學專業(yè)三年級選修課。在師范學院國文系,上“各體文習作(一)”,二年級必修課;“中國小說”文學專業(yè)三年級選修課等。
為募集清寒學生特別救濟金,沈從文寫了二十張小條幅參加“義賣書展”,這是他第一次把“習字”和“經(jīng)濟”發(fā)生聯(lián)系。
十月十三日,日軍二十七架戰(zhàn)機轟炸昆明,聯(lián)大師范學院男生宿舍全毀,辦公處及教員宿舍多處震壞,沈從文和卞之琳合住的小樓宿舍屋頂和墻面局部洞穿,鄰室半坍??找u后師院借昆華工校校舍上課,沈從文搬到文林街二十號樓上。轉(zhuǎn)年一月二十九日,新住處周圍再遭空襲,他的一間宿舍幸免被毀,只在房頂“大開天窗,落下一堆泥土。”在這里,他一直住到一九四六年初。
五月二日,沈從文在西南聯(lián)大國文學會作題為《短篇小說》的演講。前面提到的《小說作者和讀者》,是上一年八月三日他在西南聯(lián)大國文學會的演講。
七月,巴金第二次到昆明探望在西南聯(lián)大讀書的蕭珊,上一次是去年七月,兩次都住了將近三個月,過了整個暑假。巴金和蕭珊乘火車去呈貢看望沈從文一家,沈龍朱還記得,父親和巴老伯帶他出去玩,正躺在草地上看天空,敵機就從面前飛向昆明,繼而聽到轟炸聲;沒過多久,飛機折返,在他們頭頂不遠的地方,忽然有一架扔下炸彈。“父親趕緊叫我們翻起來,‘趴下趴下’,他用自己的身體捂在我們身上,趴下。瞬間,轟隆一聲,我們沒看見,但是炸彈爆炸了?!苯幰粋€插秧的農(nóng)婦被炸死了。
巴金看得見老友的一些變化,感受得到他處境中的某些方面:
一是,“生活水平降低了,吃的、用的東西都在漲價,他不叫苦,臉上始終露出溫和的微笑。我還記得在昆明一家小飯食店里幾次同他相遇,一兩碗米線作為晚餐,有西紅柿,還有雞蛋,我們就滿足了?!?/p>
二,與過去兩人在一起時很不一樣,“我們不再辯論了,我們珍惜在一起的每時每刻,我們同游過西山龍門,也一路跑過警報,看見炸彈落下后的濃煙,也看到血淋淋的尸體。過去一段時期他常常責備我:‘你總說你有信仰,你也得讓別人感覺到你的信仰在哪里?!F(xiàn)在連我也感覺得到他的信仰在什么地方。只要看到他臉上的笑容或者眼里的閃光,我覺得心里更踏實。”
三,老友遭受誤解,一方面,“開明書店愿意重印他的全部小說,他陸續(xù)將修訂稿寄去??墒且徊糠值赘逶谥型具z失,他嘆息地告訴我,丟失的稿子偏偏是描寫社會疾苦的那一部分,出版的幾冊卻都是關(guān)于男女事情的,‘這樣別人更不了解我了?!绷硪环矫?,“在昆明他的某些文章又得罪了不少的人。因此常有對他不友好的文章和議論出現(xiàn)。他可能感到一點寂寞,偶爾也發(fā)發(fā)牢騷,但主要還是對那種越來越重視金錢、輕視知識的社會風氣?!?/p>
八月十四日,聯(lián)大遭受敵機轟炸,新校舍內(nèi)學生宿舍四棟,北區(qū)常委會辦公室、訓導(dǎo)處、總務(wù)處、圖書館藏書室及兩處教室,南區(qū)生物實驗室,昆中北院師院教職員宿舍,昆中南院女生宿舍均被炸。沈岳萌在圖書館遭遇轟炸時,熱心幫助別人搶救東西,等到警報解除,回到自己住處,發(fā)現(xiàn)房間已被小偷洗劫,值錢之物席卷一空。大轟炸和遭盜竊,沈岳萌深受刺激,精神趨于失常。
秋天,張兆和轉(zhuǎn)到龍街的育僑中學教英文。沈從文在呈貢時也去上過幾堂義務(wù)課,結(jié)識了一批年輕的華僑朋友。他在聯(lián)大,一九四一——一九四二學年的課程有:文學院中文系,與周定一合開“國文壹 G(讀本)”,一年級必修課;獨自上“各體文習作(一)”,文學和語言專業(yè)二年級必修課;“中國小說”,文學專業(yè)三、四年級選修課;“創(chuàng)作實習”,文學專業(yè)三、四年級選修課。在師范學院,上“各體文習作(一)”,師范教育系二年級必修課;“中國小說”,師范教育系三、四年級選修課等。
抗戰(zhàn)勝利后,西南聯(lián)大各校復(fù)員計劃啟動,沈從文被北京大學聘為國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