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兩顆希望的種子
近些年來,我以“尋找丟失的勇氣”為主題,每年進全國各地的校園舉辦講座百余場,去推廣閱讀,辛苦自然不言而喻,但也是辛苦并幸福著。
因為我主要創(chuàng)作兒童探險文學作品,并且有著多年的實地科學探險和科學考察經(jīng)驗,并出版以《我的探險筆記》為代表的70多部作品,所以我結(jié)合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勢,給孩子們開展以勇氣和探索為主題的講座。
開場時,我會向同學們介紹我勇氣的來源。因為他們知道我不僅創(chuàng)作了多部兒童文學作品,還去了那么多無人區(qū)和驚險的地方,一定想知道我這些巨大的勇氣從何而來。
我會詳細給孩子們分享,我的勇氣不是與生俱來的,更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簡單地說,我的勇氣是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而來的。
為什么這樣說呢?
因為我在青少年時期,最喜歡的事情就是閱讀和寫作,隨著年齡增長,所學的知識面越來越廣之后,我開始變得自信起來,這種自信,就是勇氣的一部分。
講到這里時,我會給孩子們心中播下第一顆希望的種子,這就是愛上閱讀的種子。希望同學們也可以和我一樣,愛上閱讀和寫作,并通過大量的閱讀找到自信,最后擁有這種自信的勇氣。
接下來,我會通過互動提問,讓孩子們說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探險家。我們能熟悉說出名字來的,有漢代的張騫,曾經(jīng)出使西域;初唐時代的唐僧玄奘,用18年時間,徒步行走5萬多里路,到達100多個國家,最后從天竺帶回1000多卷真經(jīng);再就是明朝時期的鄭和,曾經(jīng)七下西洋,打通了海上絲綢之路;還有明末清初的徐霞客,他的足跡遍布了大半個中國,寫出了著名的《徐霞客游記》。
人類歷史就是一部探險史,探險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從盤古開天,到玄奘西行取經(jīng),再到馬可·波羅游歷東方、鄭和下西洋、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再到今天的世界各國都在拼命發(fā)展航天事業(yè),去探索宇宙未知的文明,這所有的行為和過程,都是探險和探索的過程,更是人類進步的過程。
我一直認為,探險精神、探索精神和開拓精神,是與發(fā)明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緊密相連的。我們要想培養(yǎng)下一代能夠出現(xiàn)更多的發(fā)明家和創(chuàng)新者,我們必須從他們的童年開始,培養(yǎng)他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這個時候,我在孩子心中播下第二顆希望的種子,是一顆勇于探險、勇于探索、勇于開拓的種子。希望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能大膽地探索和開拓,敢于嘗試和挑戰(zhàn),勇于創(chuàng)新和發(fā)明,能內(nèi)心強大地接受失敗和挫折,成人之后,能在自己專長的領(lǐng)域有所建樹和貢獻。
作家進校園講座推廣閱讀,是一件意義深遠的事情,相信可以影響很多孩子的成長和未來,我也非常樂意做這樣一個播撒希望種子的播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