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罐罐茶的記憶
來源:文藝報 | 李雪英  2018年06月20日21:41

故鄉(xiāng)坐落在蒼蒼莽莽的大山深處,清澈的冶木河從靜謐的村前流過,千百年來潺潺河水奔流不息,村莊周圍的森林郁郁蔥蔥、蒼翠茂密。春夏秋冬有不同的果實、野菜供鄉(xiāng)親們采摘,我的童年便是在故鄉(xiāng)的大山里度過。

父親在很遠的林場工作,回家的次數(shù)很少,奶奶和母親耕種著十幾畝土地,爺爺是村里的牛倌,給家家戶戶放牛,到了年底爺爺收回糧食、大豆等算作工錢,用來維持我們一家人的生計。爺爺歲數(shù)大了,奶奶和母親不讓爺爺再出去受苦,而是在家看門帶孫子。50多歲的人在農(nóng)村來說還是很強壯的勞動力,其實奶奶也是心疼爺爺風(fēng)里來雨里去,實在太辛苦。爺爺習(xí)慣了外邊漂泊的生活,待在家太閑,便在深山侍弄了幾座炭窯。將燒好的木炭拉到集市上賣掉,換回日用品,也給我們兄妹買很多好吃的糖果和漂亮的布料做衣服。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爺爺用自己辛勤的雙手為我們帶來了富裕的生活,也給我的童年帶來了許多歡樂。爺爺不茍言笑,更不善于表達,只是將對家人的愛付諸于行動。

爺爺喜歡喝罐罐茶,吸旱煙鍋兒,也是那時所有老人們的共同愛好。每天早晨爺爺起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燒起火盆,煮上罐罐茶,奶奶便去廚房做早飯。農(nóng)村的早飯吃得特別早,吃過后都要忙著去干農(nóng)活,等奶奶將熱氣騰騰的饃饃端上炕桌時,爺爺?shù)墓薰薏枰呀?jīng)煮沸了。爺爺將熬好的茶水倒入茶盅,一邊喝著罐罐茶,一邊吃著奶奶做的鍋巴饃饃,等吃飽后用手抹一抹嘴再美美地吸上幾口煙鍋兒,下了炕站在院子里看看天空露出了魚肚白,就將煙鍋狠狠地在鞋底磕幾磕,隨手別在布腰帶里拉著架子車上山了。

那個年代一般家庭很少有細茶,罐罐茶便是家家戶戶最主要的飲茶習(xí)慣。之所以叫罐罐茶,是因為煮茶用的器皿是砂罐,煮法很簡單,一個火盆、一只罐罐、一撮茶、一個茶盅,便是罐罐茶全部家當了。罐子的形狀如舊時的藥罐,肚子突出,拳頭大小,旁邊有個環(huán)形手把,做工很粗糙。煮茶先是在火盆里燒起炭火,抓一小撮茶葉放入罐罐,茶葉都是廉價的清茶,再倒入清澈的泉水,將罐罐煨在炭火邊慢慢熬煮。煮時要用木筷輕輕地攪動,使茶葉能夠充分煮沸。在火盆上還要支個鐵絲做的三腳架,用自制的圓錐形鐵皮壺盛滿泉水放在三腳架上燒著,以便隨時將煮沸的水添入罐罐里。等罐罐茶濃郁的茶香味溢滿屋子,茶水已經(jīng)熬得如牛血般濃釅。將茶水輕輕濾入茶盅,也只有一小口,然后慢慢呷著,細細品著。茶葉仍留在罐罐里,將鐵皮壺里的水蓄滿罐罐繼續(xù)熬煮,如此反復(fù),得花費很長時間才能過足茶癮。

罐罐茶的后勁很足,早上喝足后一整天精神飽滿、精力充沛,所以老人們口頭都喜歡說“不可一日無此君”,可見罐罐茶的地位非同一般。很少有人晚上喝罐罐茶,因為會失眠。罐罐茶味道濃烈,第一次喝的人很難接受,一個字就是“苦”,超級苦,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經(jīng)常喝罐罐茶的人才是狠漢子、硬漢子。孩子們每每看到長輩們美滋滋地品罐罐茶時那種陶醉的表情都會悄悄地咽口水,等大人們喝足出了門,會迫不及待地偷偷喝一口,結(jié)果馬上會哭喪著臉全部吐掉。

家里來了客人,罐罐茶也是待客必備之禮,如果再有一盤燙面油餅子加臘肉炒雞蛋,就是最重的待客之禮了,現(xiàn)在想想都有點垂涎欲滴的感覺。隨著生活的改善,罐罐茶的煮法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把冰糖、紅棗、桂元、核桃仁等輔料加入罐罐茶里熬煮,味道改變了不少,沒有原味的濃釅,在輔料的作用下罐罐茶的味道清香而甘甜。

生活好了,卻常?;貞浧鹦r候過年了。農(nóng)村冬至一過,年味就日漸濃郁,家家開始殺豬宰雞準備年貨。爺爺會拿出一年的積蓄置辦很豐盛的年貨。臘月二十三送走了灶王爺后,我們也按捺不住開始放起了鞭炮,母親將做好的新衣裳拿出來,爸爸給我們每人壓歲錢。家家的火盆和罐罐茶便成了貴賓,一整天放在炕上,罐罐茶煨在火盆邊冒著熱氣,正月里的罐罐茶有冰糖、紅棗,也成了孩子們最好的飲料。屋外大雪紛飛,屋內(nèi)炭火紅彤彤的,爺爺和爸爸陪著親戚喝著冰糖紅棗罐罐茶,吃著自家的年豬肉,喝著濃烈的老白干,孩子們坐在炕沿上磕著瓜子、吃著糖果,那場面現(xiàn)在想起來還是溫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