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魯迅文學院第三十四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結業(yè)
來源:文藝報 | 王覓  2018年07月13日05:56

7月12日,魯迅文學院第三十四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青年作家班)結業(yè)典禮在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學員們圓滿完成為期4個月的學習研修任務,順利結業(yè)。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錢小芊,中國作協副主席、魯迅文學院院長吉狄馬加,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吳義勤出席結業(yè)典禮,并為學員們頒發(fā)結業(yè)證書。

吉狄馬加在總結講話中說,過去四個月里,魯迅文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文藝思想為指導,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文化使命感科學安排教學管理工作,圓滿完成了本屆高研班的培訓任務,力求實現為新時代培養(yǎng)文學新隊伍的辦班宗旨。7月2日,魯迅文學院召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牛犇同志的信,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文學工作者”學習座談會,錢小芊同志出席并發(fā)表講話,為學員們學習、理解新時代黨和人民對文藝工作者的希望和要求給予指導。從學員們身上,可以感受到年輕一代中國作家的才華、志向和風采。吉狄馬加希望學員們今后繼續(xù)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特別是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文藝思想,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給牛犇同志的信,不忘文學初心,把“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作家”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和藝術追求,在繼承優(yōu)秀文學傳統的基礎上加強文學創(chuàng)新,不斷譜寫新時代文學新篇章,永葆偉大的青春力量。

林遙、徐衎、龍鳳碧、孟昭旺等學員代表先后發(fā)言,回顧分享了各自的學習收獲,暢談參加本屆高研班的心得體會,表達了對離別魯院的不舍之情以及今后繼續(xù)創(chuàng)作出更多優(yōu)秀作品的決心和信心。學員們表示,青年預示著無限的能量,蘊藏著無數的可能。青年作家正處在人生中最充滿激情、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時期,如何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體現文學的獨特價值和意義,是每個人需要認真面對和思考的課題。今后將珍惜青春韶華,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堅守藝術良知,努力在未來的文學之路上走得更遠。

本屆高研班首次評選了優(yōu)秀學員。結業(yè)典禮上,林遙等11名優(yōu)秀學員獲頒榮譽證書。

據介紹,本屆高研班各項工作開展順利,圓滿完成了預定教學計劃和安排,學習研修成果豐碩。為滿足青年作家飽滿旺盛的學習熱情,魯院在保留既有教學框架的基礎上,增加了20%的課程量,并擴展了教學活動的形式。課程設置方面,以闡釋新時代內涵的政治理論、國情時政課為主干綱領,以涵蓋各個領域的人文社科前沿信息為主要內容,以包含創(chuàng)作規(guī)律、文學史、世界文學、文學現狀等方面的文學課為教學主體,以學術論壇、文學對話、集體研討、經典研讀、學員作品研討、社會實踐、導師輔導等交流方式為教學補充,形成了多層次、立體化、互動式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4個月來,學員們表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學習狀態(tài),為今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積蓄了充足的力量。本屆高研班期間,魯院邀請部分黨史研究和法學專家講授政治理論課,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了深入闡釋。多位作家、評論家、學者、科學家、藝術家等受邀為學員們授課,令大家受益匪淺。據統計,高研班期間共舉辦了“青年作家如何書寫時代”等6次集體研討會、“青年作家與現實題材”等3次魯院學術論壇,以及“魯三十四青年詩歌沙龍”等5次學員自發(fā)組織的文學沙龍。魯院還組織本屆高研班學員分赴陜西延安、山西臨汾、北京延慶等地開展“紅色革命傳統”“中華傳統文化”“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主題實踐考察。學員們一路行走、觀察、思考,與當地作家、文學愛好者和專家廣泛交流,并舉辦了“從延安文藝座談會到北京文藝工作座談會”“路遙和他的《平凡的世界》”“新時代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的繼承與發(fā)展”等座談活動。此外,學員們還前往國家博物館參觀“真理的力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展覽”,赴國家大劇院觀摩原創(chuàng)歌劇《長征》,與中國音樂學院附中的學生們開展文學交流,舉辦“見字如晤——魯三十四師生肖像手跡展”等活動。本屆高研班輔導老師由國內10家重要文學期刊的負責人擔任,青年作家們的創(chuàng)作才華和潛力也受到了這些期刊的高度關注。在校期間,學員們筆耕不輟、認真改稿,并在多家期刊上發(fā)表了作品。通過學習研修,學員們不僅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提升了文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作水平,還收獲了文學同道之間的珍貴情誼。

出席結業(yè)典禮的還有中國作協辦公廳主任李一鳴,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邱華棟、副院長邢春等。結業(yè)典禮由魯迅文學院副院長王璇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