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晉江文學:我們好像真是因為“不專業(yè)”,才走到今天的
來源:文學報 |   2018年07月27日11:30

采訪人:邵燕君 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學網絡文學研究論壇

主持人 肖映萱 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生

受訪者:黃艷明 晉江文學站長,網名iceheart

     胡慧娟 晉江文學總裁助理,網名yima

移動時代與IP時代

肖映萱:晉江現(xiàn)在有多少員工?

黃艷明:八十多,不到九十。管理層大概就十個人吧。

肖映萱:這個團隊是怎么建立起來的?我注意到其實編輯的流動性還挺大的。

黃艷明:其實我們的編輯流動性很低,所謂的很大是體感吧。我們沒有從別的地方拉過人,都是自己慢慢培養(yǎng),轉行,然后學習。包括我們從商務變成產品也是這樣。都是摸索著,摸著石頭,但是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很看重用戶的反饋。

肖映萱:如果要給晉江發(fā)展歷史劃分幾個階段的話,你會怎么劃分?

黃艷明:第一階段肯定是野蠻生長的階段,第二是應該是從原創(chuàng)網開始,第三肯定是有VIP,第四肯定是移動端吧,是個挺大的轉折。

肖映萱:移動對晉江的影響是從什么時候真正開始的?

黃艷明:有了智能手機影響就蠻大的。有一個階段,PC的流量基本停止增長了,大部分用戶跑到手機。晉江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APP,是2014年有了初版,2015年才比較穩(wěn)定。當時我們有個WAP站,但相對APP來說簡陋很多。有APP后,確實有迅速的流量的上升。

邵燕君:那現(xiàn)在 APP、WAP和 PC的比重大概是什么樣?

黃艷明:如果PC一成的話,WAP占比可能少一點,1∶4∶5。

肖映萱:WAP還能占四成???!

黃艷明:對,如果算少一點,大概就是1∶3.5∶5.5。

肖映萱:這個比例,我沒想到。為什么有了APP還有人看WAP?

黃艷明:WAP等于是一個簡潔版,一張圖沒有,超級省流量。定位的是能上網,不是智能機的手機都可以用。

肖映萱:現(xiàn)在回頭看,會覺得后悔APP做得太晚了嗎?

黃艷明:這個問題我琢磨過。我查了下資料,掌閱零幾年就開始做APP了,我們肯定追不了先,大家路子可能也不一樣,掌閱一開始就是做移動端的,這兩年反過來要做PC。我跟他們的人聊過,現(xiàn)在為什么做PC,這些東西都沒流量了。他們說也是用戶反饋,不然好像總覺得沒有一個大本營,當然也是因為后來他們也想做原創(chuàng)、做內容了。

肖映萱:今年我們在“網絡文學+”大會上看到晉江給的數據,是說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間增了大概25%的新用戶。

黃艷明:差不多。

肖映萱:基本都是手機用戶嗎?

黃艷明:是。

肖映萱:有感受到很大變化嗎?

黃艷明:流量收入確實有增長。

肖映萱:那網站的氛圍,你們是覺得沒有很大變化是嗎?

黃艷明:變化不大吧。

肖映萱:但我們可能就覺得,很多文底下出現(xiàn)了很多不像是以前在晉江看文的讀者的評論。

黃艷明:有可能,讀者的變化相對會更大,但我覺得作者變化相對更小。

肖映萱:我感覺最近一兩年晉江的文也的確稍微“小白化”了一點。(編者注:小白指剛開始閱讀網絡文學、閱讀量較少的新讀者)

黃艷明:這個事我覺得和整體環(huán)境也有關系,比如現(xiàn)在流行甜寵文,很多讀者就說現(xiàn)在我就是一點不想看虐文,我生活這么辛苦,不讓我看點甜寵我怎么活……就反正不太一樣。

肖映萱:您是覺得和現(xiàn)在的生存環(huán)境,整個社會的變化有關?

黃艷明:感覺是和整個社會的變化關系更大。

肖映萱:“小白化”不但是因為新用戶,是不是還有IP影響?IP讓路人粉(編者注:路人指沒有深入粉絲圈,多數情況下不帶有特殊好惡的讀者)知道晉江,他們就進來。感覺近兩年,晉江的確因為IP原因被更多人知道了。

黃艷明:因為我們APP上線和IP大熱基本是在同時,所以也不太好分清哪個影響更大,可能互相作用。

肖映萱:近兩年IP對晉江的影響應該挺大的,你們怎么看待IP?之后會繼續(xù)往IP方面發(fā)展嗎?

黃艷明:對于我們文學網站來說,數著指頭想,也只有VIP和IP兩種變現(xiàn)辦法了。我們以前有很大一部分收入來自廣告,大概占三分之一,這兩年都被視頻網站搶走了,現(xiàn)在基本上就剩這兩個途徑了。如果我們想在IP上更進一步,可能得成立一個影視公司,不光是文學網站的事了。

肖映萱:什么時候廣告收入能占三分之一?

黃艷明:2008年商業(yè)化之后。但是2010年前后視頻網站興起,廣告就讓他們都搶走了。其實現(xiàn)在PC端整個流量都變少了,大家都轉到移動端了,移動端的APP或者WAP的位置有限,廣告多了也太影響用戶體驗,不再適合放廣告了。

肖映萱:現(xiàn)在IP收入是你們大頭的收入嗎?

黃艷明:將近一半。

邵燕君:現(xiàn)在付費還是最穩(wěn)定的。

黃艷明:對。

肖映萱:暫時也沒想過要在IP方面有進一步的動作嗎?

黃艷明:我們還是想繼續(xù)沿著既定的方向走下去吧。

“年代文”的走紅和用戶群體的變化

肖映萱:我們一直在做各個女頻網站的掃文報告,近半年觀察晉江的文,想做一個“年代文”的專題,你對這種以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為背景的“年代文”怎么理解?為什么會突然這么火?

黃艷明:其實年代文是一種更加直接突出“金手指”(編者注:金手指指小說主角總是能利用 “正常規(guī)則之外的特殊規(guī)則”來獲得成功的情節(jié))特點的穿越文?;氐竭^去比較窮的年代,拿出預知能力和其他的一些本領,比如上世紀60年代,那時候大家都吃不飽,你怎么帶領大家吃飽;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你怎么占領第一波先機。基本上一說年代,你就能夠猜到金手指的套路了。你的閱讀期待就直接被調動了,期待點特別明確,想看這一類文的直接就進來了。其實女頻從2014年之后,就極大地收縮了寫男女情感互動這一塊的欲望,大家就都寫故事去了。

邵燕君:是不是還存在另一方面的因素,女性經過這么多年情感的成長,原來的那個情感上的巨大黑洞,是不是也被補得差不多了。

黃艷明:我覺得也有,但這個進程可能本來沒這么快。

邵燕君:我們在考察晉江的時候,一直有另外一條我們稱之為 “網絡女性主義”的脈絡,它跟我們上世紀80年代學校里從西方引進的“女權主義”是兩個脈絡。但是“網絡女性主義”是從最基礎的、從滿足女性的欲望開始,一點一點在成長,這種成長反而是非常扎實。欲望慢慢也跟著這個社會——整個獨生女一代成長起來以后的各種變化有關。女性似乎越來越像男的了,她們對愛情處理的方式、看的比重,也越來越像男的了。

黃艷明:對,包括當年“女尊”(編者注:女尊指以女性為尊的時空背景下進行兩性易位書寫的女性向網絡文學類型)這個類型,也是一種體現(xiàn)。

邵燕君:這個過程里總是有一個閱讀的問題,也有一個生活本身的變化。我們先稍微忽略現(xiàn)實社會中女性的變化,光從閱讀興趣上談,是不是只有一種東西“膩了”,就會有新的東西生長出來?

黃艷明:確實。另外我覺得還跟用戶群體有關系,有的網站可能還是原來那些類型,但有的人可能看膩了,就來晉江了。我們也可以明顯地感到,晉江用戶群的年紀總體是在上升。

邵燕君:有具體數字嗎?

胡慧娟:目前18到35歲占大概70%,男女比例差不多1∶3吧。

邵燕君:文學史上會有這樣的規(guī)律:一個健康的文藝生態(tài),應該先有晉江這種純的小眾的文學愛好者,自娛自樂或者有一些先鋒探索,然后慢慢有的會大起來,越來越主流化,包括IP什么的,主流化以后可能進入到商業(yè)的文化的主流。我們從文學生態(tài)上看,這時有些更小眾的分出去,如果正循環(huán)的話,則會再回來。那么晉江是否處于這種從原來的業(yè)余的小眾的到主流方向的發(fā)展?

黃艷明:肯定有這個影響。

邵燕君:以后我們會不會覺得晉江是一個更主流的,或者說商業(yè)化更深的女性文學網站?

黃艷明:我不太好預判。畢竟很多作者就是因為愛寫,可能對他們來說IP是特別遙遠的夢。一些中等以上的作者可能會想到IP改編這些,但底層的從地上開始長的作者,還是以愛好為主。

肖映萱:我們一直在做掃文工作,感覺榜單上——主要還是VIP金榜——越來越多還是像“快穿”(編者注:快穿指由穿越小說延伸出的文學體裁,主人公由于某種原因穿越時空,帶著任務或系統(tǒng)到另一個時代展開一系列活動,結束之后前往另一世界進行下一個活動)這種容易拿到VIP訂閱收入的文霸占榜單的感覺。

黃艷明:這個問題永遠都是存在的。就像最早的時候,我們沒有VIP的時候,有月榜,年榜,季榜,那個榜上的文章和我們每個月能夠賣出去、出版的文章,其實也仍然是兩個路子。也就是說一直其實都是兩個生態(tài)。一部分人就是以網絡用戶的這種關注度為生的。另一部分人就是以出版、改編這一類為生的。其實一直都有兩個群體。

肖映萱:你現(xiàn)在會花多長時間看文?

黃艷明:我們的APP有一個朗讀功能,我只要不在思考,我就一直聽,用聽的方式來“看”文。

邵燕君:聽說你是8倍速聽的。

黃艷明:我用的是最高速。最高速我還覺得有點慢。我一天刨去思考的時間,大概能聽個七八個小時。

肖映萱:其實我們現(xiàn)在也看到了一些同質的網站開始出現(xiàn),尤其今年5月長佩宣布商業(yè)化了。

黃艷明:這些網站,目前來說還不算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吧,也就只能算是同行業(yè)的一個新秀。希望大家一起共同發(fā)展吧。

肖映萱:我們一直相對來說還是更精英、更學院派的口味,我想要看到的東西,感覺晉江永遠也會有,但是隨著它盤子越來越大,精英小眾的東西就越來越需要我去淘??赡苡泻芏嗳淌懿涣怂兊酶“琢?,變得更商業(yè)化的一些作者,可能會去這些小的平臺。我們之前采訪了長佩的站長和版主,她們有一個“二八開”的說法,就是說在一個大的市場里永遠有 “二”是代表精英小眾的,有一個“八”代表的是大眾。當這個平臺越來越被擠占的時候,那個“二”就會跑到下一個平臺去。

黃艷明:當它越來越主流化的時候,自然有一部分會沉淀在那里,一部分流到另外的渠道里。而且還有一種情況,比如說晉江以前曾經流行過的一些種類或一些口味的文章,現(xiàn)在隨著主流的文章的類型有所轉向,比如說更劇情化了,這些文章占得比較多了,那些作者可能就會感覺不受到重視,就流到了其他一些網站。這是一個特別正常的現(xiàn)象。這些網站走向商業(yè)化轉型的時候,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下一輪的流失,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晉江的管理風格與互動氛圍

肖映萱:為什么晉江的論壇還一直保留著最初的樣子呢?

黃艷明:我們的論壇還挺好玩的呀,就是一個小型的社區(qū)的感覺。能看到很多新鮮的事,有新聞,也有關于作者們寫作技巧的討論,有關于文章的一些評論,還有一些家長里短。我一天都在上面看好幾個小時。

肖映萱:你會關心論壇,包括其他平臺網友的這些評論嗎?

黃艷明:會啊,我們到現(xiàn)在還天天在論壇回答問題。

前一陣有人因為合同的事罵我,我就寫了一個文章回應。有人說我們這樣做特別不專業(yè),我回復他說“你說錯了,我們之所以能這樣走到今天,就是因為我們一直不專業(yè)”,然后就被好多人罵了。但是我仔細想了半天,真的是一直因為我們都“不專業(yè)”,我們所有的選擇都不是基于專業(yè)的想法得來的。

比如,最早別的網站都有VIP制度了,我們沒有,就是因為我們不專業(yè)。再比如,有的網站請了一些專業(yè)的內容部門,來引導作者應該寫什么會更賺錢之類的,我們沒有,我們的編輯基本就只負責數據錄入,對作者的掌控性很低。因為我們不專業(yè)嘛,編輯不太會調教怎么出熱文,讓作者自由生長。我們好像真是因為不專業(yè),才走到今天的。

肖映萱:晉江的氛圍之所以這么好,有困難大家都愿意來捐款,論壇也很活躍,也是因為你說的這種“不專業(yè)”,不去做大家眼中商業(yè)化的一些事情嗎?

黃艷明:也可以這么說吧。我還蠻喜歡大家這樣其樂融融的,有什么事就發(fā)帖子跟大家交流:“這個事兒現(xiàn)在咱們決定這么辦,你覺得好不好?”要是覺得好,咱們就這么辦。有的時候我們做一些改動,做完以后大家都罵,我就說那我們再改,怎么改大家說行就怎么改。晉江最值得夸耀的,一個是產品的種類線比較多,再一個就是在這個交流的氛圍上,無論是讀者與作者之間或者是用戶與網站之間的交流氛圍,確實相對別的網站來說好很多。

肖映萱:你說晉江的產品種類比較多,怎么保障繼續(xù)這種特點呢?

黃艷明:一個是制度上,我們是嚴禁編輯干涉寫作的,編輯不會引導作者該寫什么、不該寫什么——當然除了國家規(guī)定不能寫的,版面推薦的調整上,我們也有意識地去推稍微冷一點的類型。

邵燕君:那還不完全是無為而治,還是有會引導。

黃艷明:要是完全不管的話吧,也會走到一窩蜂扎堆熱題材的地方去。

肖映萱:晉江現(xiàn)在跟閱文的關系如何?

黃艷明:我跟閱文之間還是有股權關系的,5∶5的比例,但運營我們一直是獨立的。

邵燕君:這5∶5是怎么算?算誰控股?

黃艷明:誰都不控股,商量著來。

肖映萱:現(xiàn)在的狀況還是“無為而治”嗎?你對晉江的下一步有什么樣的規(guī)劃?

黃艷明:主要還是想找到一個辦法,把真正的好書找出來。

肖映萱:其實現(xiàn)在已經有無數的IP公司在幫你們篩選,就是挑選那些好的。

胡慧娟:是這樣的,如果我們沒有一個好的提取方式,只能靠人工。我們現(xiàn)在想的是,怎么樣把這一塊用一個更自動化的方式來做。

肖映萱:聽起來也就是現(xiàn)在流行說的“大數據”。

胡慧娟:其實他們說的大數據,就相當于我們的金榜。真正想篩選一個好的作品,不是光看人氣的這一塊,可能還要考慮一些其他因素。我們之前在網友之間征集過,比如說棄文率,這個文是不是從第一章就是五千的點擊,到結束后還是五千的點擊,那說明它可能曝光不夠,但是至少每個看過的人都還好沒有棄文。

肖映萱:說到積分算法,剛好想問一問晉江改動了積分算法之后的計算規(guī)則。我仔細研究了一下那個算法的參數,感覺長評的作用好像被減弱了一些。

黃艷明:點擊與字數、評論與打分、文章與作者收藏,大概每部分占了1/3,我們做了一個系統(tǒng)的微調,跟原來的結構比誰減弱了,我還真沒注意,也可能原來長評占40,現(xiàn)在占到33之類的,也可能。

肖映萱:因為我們一直是很看重晉江的長評體系,這是其他網站都沒有的,也是最能讓我們看到晉江的土著評論者們自己生發(fā)出的一套圈內標準,甚至能夠形成一個經典的序列,還是希望能夠得到重視。另外作者身份的規(guī)定是怎么回事?我看到網上有對它的解讀,就是如果我簽了作者身份可能我以后連我寫一篇論文,版權都得歸晉江。

黃艷明:其實是這樣,確實我們有合同是這樣寫的,但是當時簽這個合同的目的不是為了去限制他的論文什么的。主要當時確實有不少作者企圖跳過合同的約束,我們就改得比較嚴了。后來網友反應比較激烈,我們就又改了版。你對上一版不滿意的話,你可以跟我重簽下一版。

肖映萱:晉江的這個互動機制還是很好的。還有就是簽約年限的問題,這個也是網上大家討論和有爭議最嚴重的部分。

胡慧娟:對,確實年限對積分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這個影響其實比以前的要少。以前的有授權的和沒授權的區(qū)別是3.5倍,現(xiàn)在按占主體的五年約全約作者和未簽約作者差距變?yōu)?.96倍,其實是壓縮了。

肖映萱:那可能是條文上有個20年年限,讓大家覺得很可怕。

黃艷明:沒辦法,我們其實并不想這么干,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嘛,你的合約作者到期了就被挖。我們一貫的風格就是,你要挖我們也不留,反正我是不出特殊條款,我不會給任何作者特殊條款。就這一種合同,因為要是給你一個特殊,那我是不是要跟所有人都要特殊地去談?我們也沒有這個管理能力。

肖映萱:所以現(xiàn)在沒有任何大神是不同的?

黃艷明:對。我們就直接對所有的作者都一視同仁。否則我會被迫跟每個作者去談合同,這個是非常麻煩的,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條款。沒辦法,如果留不住你,就留不住你了。

肖映萱:晉江還真的是挺淡定的。

黃艷明:其實當年“紅袖添香”站長孫鵬說過一句話,對我啟發(fā)非常大,他說,滿足用戶需求這件事,是永無止境的。其實閱讀這個行業(yè),業(yè)務模式各個網站都相差不多,大家比的可能就是怎么去滿足用戶的需求。但是這件事,你在技術上滿足60%、70%,可能對用戶體驗的提升并沒有60%、70%那么大。所以我們不怎么著急,能滿足的就滿足,滿足不了的,明年再說。

肖映萱:晉江一直沒有把自己當作一個商人,而是當成一個文學愛好者圈內的人。

黃艷明:對,順便掙點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