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百歲方成 漫畫一生
來源:中國藝術報 | 鄭化改  2018年08月24日13:24

方成自畫像

武大郎開店 方成

8月22日9時54分,“百歲壽誕”才過一個多月的漫畫大家方成在北京市友誼醫(yī)院溘然長逝。

方成是20世紀10年代出生的漫畫家中最后一位去世的人,也是中國漫畫界最高齡的漫畫大家。他曾是人民日報社國際部的高級編輯,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的會長。他不僅是著名的漫畫家,也是著名的雜文家、幽默理論研究專家。其漫畫理論著作近20余部;出版漫畫、幽默類書籍40余冊;創(chuàng)作漫畫作品數(shù)以千計。忙了一輩子的他,想歇歇腳了。

從漫畫歷史的角度看方成

自1898年我國第一幅近代漫畫《時局圖》發(fā)表至今的120年間,中國近現(xiàn)代漫畫領域出現(xiàn)了令人景仰的高原,在這個高原之上又出現(xiàn)了十多座高峰。方成就屬于這些數(shù)量極少的高峰之一。對于這種高峰,我們習慣稱其為“大家” 。那么評價漫畫大家的標準是什么呢?老漫畫家葉淺予先生曾說過:一是作品質量高,有鮮明的個性;二是具有廣大的讀者群;三是專注漫畫數(shù)十年不改行。這三條漫畫大師的標準,方成完全符合。方成的水墨漫畫起步早、數(shù)量多、質量高,是中國水墨漫畫杰出的代表人物,也是探索中國水墨漫畫的領軍人物之一。

方成并不姓“方”

方成并不姓“方” ,而是姓“孫” ,原名“孫順潮” 。因他母親姓方,他在少年時,就給自己起了個筆名叫“方成” 。因為他發(fā)表作品的數(shù)量很多,使得人們一提到“方成” ,就知道是他。而他逐漸習慣自己就叫“方成” 。可他父親和他自己的三個兒子卻都姓“孫” 。

方成1918年出生于廣東中山市,四五歲時在廣東鄉(xiāng)下居住。他從17歲開始畫漫畫, 28歲擔任上海《觀察》周刊漫畫編輯, 31歲任北京《新民報》副刊主編, 33歲擔任《人民日報》編輯,“文革”之后擔任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會長,其漫畫創(chuàng)作生涯長達83年。在這83年間,方成出版畫冊和理論著作50余冊,他的漫畫主要有《武大郎開店》 《別叫我“老爺” ,叫“公仆” 》等佳作,膾炙人口。

挨了一刀后畫了一把刀

1935年12月,北京爆發(fā)了“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 , 17歲的方成參與其中。在天安門前,軍警們除了用水龍頭向游行示威的學生們噴水之外,還揮舞著大刀驅趕學生。方成在往后撤退的時候,后背挨了一刀?;氐郊?,他就畫了一把大刀,上面有血,旁邊寫著:“中國人的刀,哪國人的血? ”這便是方成有生以來的第一幅漫畫,當年他17歲。

當時他還畫了一些同類作品送給參加游行的部分師生。這之后,他堅持在學校辦宣傳壁報,每周一期,每期發(fā)表一幅反映學校生活的紀實漫畫,這種經(jīng)歷有3年多。爾后,他畫漫畫一發(fā)而不可收。

妻子也是漫畫家

1950年,在北京《新民報》擔任文藝部副主任的方成與該報美術組副組長陳今言結婚。陳今言也擅長畫漫畫,她最有名的漫畫是《西太后的評語》 ,是畫西太后對當今的建筑設計師說:“你真是花錢的能手,我當年修建頤和園時都沒有想到用琉璃瓦修飾御膳房! ”此畫受到毛澤東主席的稱贊。著名漫畫家華君武曾說:“中國出了兩個女漫畫家,建國前出了個梁白波、建國后出了個陳今言。 ”

在上世紀50年代,方成、陳今言,這對兒“漫畫夫妻”小有名氣。可惜陳今言于1977年因心臟病去世,享年52歲。她與方成共同生活了27年。

與侯寶林切磋幽默藝術

方成非常喜歡相聲,他與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關系很好。他們經(jīng)常切磋幽默藝術,久而久之,他們倆在接人待物、言談舉止方面甚為相同,就連說話的語音、語調和語速,都極為相似。有次方成在侯寶林家說:“您這間屋里有只蚊子。 ”侯寶林馬上解釋道:“這是我們自己家養(yǎng)的。 ”方成和侯寶林,一個是漫畫大家,一個是相聲大師,對藝術的共同追求使兩位大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并對各自的創(chuàng)作相互產(chǎn)生著激勵和影響。

“晚年變法”

“變法”是一位藝術家的知識量達到一定程度后,否定自己以往的藝術形式,來一個脫胎換骨的改造,形式風格與以往大不一樣。據(jù)方成講: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他仍用鋼筆畫漫畫。1979年左右,一位日本人來訪,送給他一件繪畫作品。他想,也應當送人家一件作品,贈送人家諷刺漫畫不合適,怎么辦?于是他用繪制傳統(tǒng)國畫的筆墨,繪制民間傳說中的“鐵拐李” ,畫了100多張后,終于畫出一張比較滿意的作品,標題定為《神仙也有缺殘》 ,送給了這位日本客人。從此他就開始畫水墨漫畫了,這在當時的中國漫畫界還屬“鳳毛麟角” 。

由于他在水墨漫畫方面的率先垂范作用,上世紀80年代,他的作品感染和引領了較多的漫畫初學者開始研究水墨漫畫。

縱觀方成漫畫藝術的成長之路,可以看出他在民國時期創(chuàng)作的作品主要受英國漫畫家大衛(wèi)·羅畫風的影響;新中國成立到“文革”之前的作品主要受前蘇聯(lián)葉菲莫夫和庫克雷尼克塞(3人合名)畫風的影響;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作品完全是他自己獨創(chuàng)的風格,雅致脫俗,屬于正宗的中國傳統(tǒng)水墨漫畫,即:十足的中國氣派,濃郁的民族風格。

方成的“水墨漫畫”起步早、數(shù)量多、質量高。因而他為中國現(xiàn)當代水墨漫畫創(chuàng)作的先行者之一(還有豐子愷、華君武、詹同、何偉、畢克官、徐鵬飛等) 。他的作品為豐富我國的漫畫藝術,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促進作用。

方成的養(yǎng)生“秘訣”

人是可以分類型的。什么類型的人,才能干什么類型的事兒。方成屬于“辦公桌依賴型”的人,只要離開辦公桌,他就找不到感覺,只要坐在辦公桌前,他就進入一個五光十色的“方成樂園” 。1986年退休后,方成每天上午畫畫、下午作文,持續(xù)近40年。尤其是他一直是在用電腦寫文章、寫書,百歲的他依然如此。進入21世紀后的方成,年平均出版3本漫畫專業(yè)書籍。方成從藝83年,出版著作50余部,如此輝煌成果確實令人敬佩!這些成果離不開他的辦公桌。

方成與他人談養(yǎng)生,稱其“秘訣”就是一個字—— “忙” 。他在自畫像中寫道:“生活一向很平常,騎車畫畫寫文章,養(yǎng)生就靠一個字,忙! ”他常說:“忙得顧不上生氣;忙得顧不上抽煙。 ”這種“忙” ,使他不停地寫寫畫畫,不間斷地出版漫畫類書籍;這種“忙” ,使得他充分享受著生命的快樂,且在娛樂自己的同時,又為社會奉獻著美好的精神食糧。

方成活到100歲,其年齡為中國漫畫家們壽命之最。這和他熱愛漫畫、熱愛生活、勤奮進取不無關系。他如果再多活幾年,我們還可以從他那里獲得更多的中國漫畫歷史知識和珍貴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以及精彩的故事。他的逝世,無疑是中國漫畫界的一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