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漢畫館:深沉雄大揚漢風
羿射十日
投壺
許阿瞿墓志銘
嫦娥奔月
鴻門宴
南陽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有著3000年的建城史,秦昭王時在此設置南陽郡。西漢時,南陽已是全國的商業(yè)和冶鐵中心。東漢時,因是光武帝劉秀的家鄉(xiāng),且經濟繁榮、地理位置重要,被定為陪都。正因如此,南陽留下了大量漢代達官貴人的墓葬,作為墓葬構件的漢代畫像石也出土甚多,數(shù)量為全國最大。
南陽市漢畫館創(chuàng)建于1935年10月,經過了“三遷”“四建”,現(xiàn)收藏漢畫像達2500多塊,是我國建館最早、藏品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漢畫像石刻藝術博物館。
氣勢恢宏的仿漢建筑,新穎獨特的陳列形式,精美絕倫而又內涵豐富的漢畫像石——在這座飛揚著大漢風華的石刻藝術殿堂里,有敬畏,有贊嘆,有沉思。
圖像式的漢代史
走進南陽市漢畫館,大漢風韻撲面而來。漢畫館大廳中央的仿青銅壁畫,系選取南陽漢畫中最具代表性的圖案繪制而成。壁畫中央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神伏羲、女媧,四周環(huán)繞著漢代比較流行的“四靈神”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壁畫左側為雷公出行,右側為河伯巡游,壁畫下側是官宦之家浩浩蕩蕩的車馬出行。壁畫正前方兩邊對稱安放著漢代雕刻工藝成熟期的代表作——石雕天祿、辟邪(傳說中的神獸)。整個大廳處處體現(xiàn)著漢代先民祈求子孫繁昌、期盼風調雨順、追求家國永固的美好愿望,給人以沉雄大氣的感覺。
“游戲人生,賓主二人投壺正歡;對酒當歌,彪形大漢酩酊大醉?!蓖秹禺嬒袷坍嬒駷闈h代十分流行的一種宴席間飲酒游戲——投壺。在酒宴上,席中放置一壺,賓主二人分坐左右,懷中各抱數(shù)矢(箭)向壺中投擲,投入壺者為贏,不入者為輸,輸者罰酒一杯。此畫中刻一壺,壺內已投入兩矢,旁置一酒樽,壺左右二人各抱三矢,另一手各持一矢,欲投向壺中。畫右一名站立者為司射(即裁判)。畫左邊一名彪形大漢被一侍者攙扶,從其頭重腳輕、兩眼呆滯、吃力聳肩的形象,我們一看便知他是投壺場上的敗將,不勝酒力而狼狽下場。
“南陽市漢畫館的畫像石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幾乎涵蓋了漢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最直觀的視覺藝術形象彰顯著漢代‘南都’‘帝鄉(xiāng)’的盛世輝煌,堪稱一部圖像式的漢代史?!蹦详柺袧h畫館研究館員、文研部主任牛天偉說。
南陽市漢畫館從半個多世紀以來南陽發(fā)掘出土的2000余塊漢畫像石中,精選出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較高的珍品200余塊,根據畫像石所反映的不同主題,按畫面內容分廳分類進行展出。依次為生產勞動、建筑藝術、歷史故事、社會生活、天文與神話、角抵、舞樂百戲及祥瑞升仙八大部分,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漢代社會生活。
生產勞動畫像石主要表現(xiàn)當時“耕耘”“捕魚”的場景。建筑類畫像石上刻有雙闕、廳堂、樓閣等,是漢代建筑成就的生動體現(xiàn)。歷史故事類石刻主要題材是二桃殺三士、鴻門宴、西門豹除巫治鄴、趙氏孤兒等歷史故事,渲染儒家忠孝仁義的道德觀念。社會生活類畫像內容龐雜,有達官顯貴投壺宴飲、車騎田獵、斗雞走狗、往來拜謁等生活場景,也有擁彗、端燈、捧奩、執(zhí)戟持盾等諸多奴婢侍吏的形象。天文與神話類有日月同輝、日月合璧、北斗星、彗星、蒼龍星座等,還有一些是與天文相關的神話故事,諸如日神月神、嫦娥奔月、羿射十日、雷公、風伯、雨師、河伯以及伏羲、女媧等。角抵類畫像有擊技、斗兕(sì)、刺虎、斗牛等,這些畫像中的人和動物均形象夸張,富有感染力,展示了崇武尚力的時代精神。在舞樂百戲類畫像中,有各種舞蹈、雜技和樂器演奏形象,建鼓舞、七盤舞各展風姿,飛劍跳丸、沖狹倒立英氣逼人,再現(xiàn)了漢代歌舞升平的繁華盛景。祥瑞升仙類畫像有龍、鳳、鹿、龜?shù)戎T多祥禽瑞獸,更有羽人戲龍、乘龍騎虎的升仙場景。這些畫像正是漢代盛行的天人感應、靈魂不滅思想的圖像化反映。
文化名人心馳神往
作為漢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南陽漢畫像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令許多文化名人心馳神往,留下了一段段有意思的故事。
“唯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這是魯迅對漢畫像的評價,他對漢畫像情有獨鐘。1935年至1936年間,身居上海的魯迅得知南陽有漢畫像石后,拿出自己的稿費,請好友王冶秋(曾任國家文物局局長)托南陽友人雇請拓工為其拓印南陽漢畫,先后搜集到漢畫像拓片231張。魯迅收集南陽漢畫像目的很明確,就是為新文化運動服務,他曾說:“倘參酌漢代石刻畫像,和歐洲的新法融合起來,也許能創(chuàng)造一種更好的版畫?!濒斞甘占哪详枬h畫拓片,1949年后由夫人許廣平無償捐獻給了國家,現(xiàn)藏于北京魯迅博物館??梢愿嫖眶斞傅氖牵?0多塊他所收集拓片的原畫像石,現(xiàn)均完好地收藏于南陽市漢畫館。
郭沫若很早就對漢畫像石有研究,在他主編的《中國史稿》里,有大量關于漢代石刻的內容。1959年,南陽市漢畫館重建時,他欣然為漢畫館題寫?zhàn)^名。鎮(zhèn)館之寶許阿瞿畫像石,還與郭沫若有一段不解之緣。當時南陽的文物工作者發(fā)掘了一座古代墓葬,從墓葬型制和隨葬器物判斷應是魏晉時代的墓葬,但墓內有銘刻“建寧三年”隸書文字的畫像石一塊,建寧是漢靈帝的年號,建寧三年即公元170年。根據紀年銘文可以確證為東漢之物,但銘文艱澀難懂,很難判讀。無奈之下,考古人員給郭沫若寫信求助。郭沫若對銘文進行逐字釋讀,并寫信回答了相關的學術問題。
我國國歌的詞作者田漢,對南陽漢畫像石的保護也作出過貢獻。1957年1月,田漢來到南陽,看遍了漢畫館的每塊畫像石后,覺得還不過癮,聽說南陽東關魏公橋上有不少用于建橋的畫像石,隨即趕到現(xiàn)場。當看到一塊塊精美的畫像石作了建筑材料,田漢深感惋惜?;氐洁嵵莺?,他特別面見河南省政府主要領導,陳述了搶救性保護南陽漢畫像石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建議省政府撥出???,盡快把南陽做建橋材料的漢畫石拆下并保護起來,重建漢畫館。河南省政府很快采納了這一建議,于是又一大批漢畫像石得到保護,第二次建成的南陽市漢畫館也于1959年10月1日正式開放。
大畫家吳冠中評價南陽漢畫像“氣勢磅礴,風格獨特,令人一見傾心”,是“高級的藝術、偉大的藝術”。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的羅公柳,第一次步入南陽市漢畫館看到漢畫像時,竟然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流下熱淚。接下來幾天,他在漢畫館就沒停下手中的畫筆,像小學生一樣一筆一畫地臨摹原石圖像,還不時詢問有關內容,一一記錄下來。
“南陽漢畫像石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畫像布局疏朗、構圖簡潔、主題突出、線條流暢,極富彈性和韻律感?!迸L靷フf,畫像大膽運用夸張變形的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浪漫灑脫,生動傳神,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氣勢。
走出國門享譽世界
許阿瞿墓志銘畫像石是南陽市漢畫館的鎮(zhèn)館之寶。它的旁側附有136字的銘文,是全國現(xiàn)存較早的墓志銘之一。墓志銘內容是,建寧三年三月十八日,年僅五歲的許阿瞿不幸夭折,父母非常傷心,刻下銘文,希望上天的神靈和已逝的先祖在另一個世界能照顧好他們的孩子。畫面描述的是許阿瞿過四歲生日時的場景,下半部分表現(xiàn)的是舞樂百戲的場面。郭沫若在釋讀銘文之后曾經感慨,許阿瞿非大地主之子莫屬,如此年幼就能享此大福。
從銘文的書寫形式看,此時正處于漢隸到魏碑的過渡階段,既有隸書的縱橫端莊,又可看出魏碑的端倪,極具代表性。這塊畫像石因為有明確的紀年,所以對漢畫像石的下限斷代和書法、民俗、繪畫的斷代分期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它被稱為南陽市漢畫館鎮(zhèn)館之寶的原因。
南陽漢畫因其獨特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而享譽海內外。許阿瞿墓志銘畫像石等館藏精品曾赴日本展覽,產生了極大影響。在慶祝中意建交40周年之際開展的“意大利中國文化年”活動中,南陽市漢畫館的“投壺”“巡游出行”兩塊畫像石,遠赴意大利羅馬、米蘭等城市,參加“秦漢—羅馬文明展”,擔當“文化使者”的角色。
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前夕,中國與希臘聯(lián)合創(chuàng)造了《奧運會從雅典到北京》紀念郵票,全套兩枚郵票的圖案分別為“雅典帕提農神廟”和“北京天壇祈年殿”。其中“北京天壇祈年殿”郵票背景襯圖及小版張邊飾采用了南陽漢畫石中三位武士的形象。這三位武士,威猛兇悍,姿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生動再現(xiàn)了漢代崇力尚武的精神。南陽漢畫再次以國家名片的形式展現(xiàn)在世界面前,讓世人領略到英武威嚴的大漢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