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科幻小說與當代中國的文化狀況
作者: 石曉巖 主編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年: 2018-9
定價: 79.00元
裝幀: 平裝
ISBN: 9787520128889
內(nèi)容簡介
劉慈欣的《三體》在對未來的災難與危機的描寫中創(chuàng)造了幻想世界,其意義在于使人類對未來的災難有戒心和免疫力,并保持對光明和希望的憧憬。劉慈欣的小說不僅是科學主義“硬科幻”的代表,也蘊含著關注社會和人類未來的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苹梦膶W對現(xiàn)實與未來的想象力,對歷史社會的賦形和敘事能力,以及由此而表現(xiàn)出來的整體的“文學性”,必將對既有文學創(chuàng)作格局產(chǎn)生沖擊。以劉慈欣為代表的當下中國“科幻文學”創(chuàng)作,既可以促使我們在全新語境下重新思考“純文學”的現(xiàn)狀,又可以促使我們從“科幻文學”對“未來”的想象中反思我們對于歷史和當下的理解;它既與今日“科幻”題材電視、電影的風行有著相當?shù)年P聯(lián),又與所謂“技術文化”、“賽博格”、“后人類”等一系列重大命題密不可分;它固然是晚期資本主義文化“后現(xiàn)代轉(zhuǎn)向”的標本,但顯然又是獨具特色的當代中國文化狀況的體現(xiàn)——在此政治、經(jīng)濟、歷史和文化的“聚合點”上,劉慈欣創(chuàng)作的“文化”意義,也就格外值得多加深究。
目錄
關于《三體》研討會的訪談(代序)【劉復生 朱杰】
開幕詞【戴錦華 羅崗 吳巖】
作為科幻文學的《三體》
“整體性”的缺失與呼喚
——論《三體》之于當代中國文學的意義【楊 宸 羅 崗】
從《三體》的設定看作為20世紀“戰(zhàn)略文學”的科幻小說【王洪喆】
多視角的轉(zhuǎn)換與隱現(xiàn):《三體》中正義、愛與責任的緊張和政治決斷的困境【張柱林】
評議【劉復生】
《三體》的文化政治
中國轉(zhuǎn)向外在:論劉慈欣科幻小說的文學史意義【李廣益】
生態(tài)話語與這個時代想象力的穹頂
—《三體》的思想資源及其限制【孫佳山】
當《三體》遇見“互聯(lián)網(wǎng) ”——《三體》電影觀察筆記【朱杰】
評議【滕威】
科幻小說的“寫法”
劉慈欣科幻小說的角色小說化:從《超新星紀元》到《三體Ⅲ》【〔日〕上原香】
劉慈欣科幻小說中的人性維度【魏泉】
緊貼“地面”的“史詩性寫作”——劉慈欣的科幻文學觀【章顏】
評議【王瑤】
科幻小說的“文學”可能
科幻小說何須在意文學性【王峰】
鐵籠、破壁與希望的維度
——試論劉慈欣科幻創(chuàng)作中的“驚奇感美學”【王瑤】
作為第三世界文學的劉慈欣科幻【羅雅琳】
評議【羅崗】
當代科幻的20世紀傳統(tǒng)
“光榮中華”:劉慈欣科幻小說中的中國形象【賈立元】
中國人不只生在世界上,也長在宇宙中【賈立元】
在“詩云”中律動,在“奇點”中前行
——記第十屆“影響世界華人盛典”【賈立元】
混雜與“透明”
——從劉慈欣“大藝術”小說《詩云》談起【吳寶林】
評議【李音】
科幻文學的政治哲學
劉慈欣兩論【馮慶】
劉慈欣小說中的“非等價交換”【王昕】
評議【賈立元】
圓桌會議
閉幕詞【戴錦華】
“劉慈欣科幻小說與當代中國的文化狀況”研討會綜述【石曉巖】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