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部手稿談“史鐵生與足球”
這是一部發(fā)表在《人民文學》1984年第5期,以“足球”為題的小說手稿,作者史鐵生。該稿共20頁,8000字, “1984年3月26日”創(chuàng)作完成。在最后一頁手稿,史鐵生還寫下了自己的通訊地址:北京東城區(qū)雍和宮大街26號。全稿可能創(chuàng)作比較順利,并沒有較大改動。編輯只是在兩處進行了相對刪改。
1、第8頁第二段,作者在“兩個人笑起來,小剛的笑聲很高,希望這氣氛能延緩下去”后,原寫有一句“否則到了體育場……”后編輯將該句刪除。
2、第14頁第三段,作者在“‘要不然歇會兒吧,’小剛說,也不愿意把氣氛弄僵?!焙?,原本緊接著的一句是“以前兩個人翻過臉,為了足球的事”,后編輯對該句進行調(diào)整,改為“以前兩個人為了足球的事翻過臉”。
該小說講述了:兩個坐輪椅的球迷山子和小剛,因有一張球票,相約到體育場去看一支法國足球隊的來華比賽。在去的路上,他們談論著第十二屆世界杯上的球隊與球星,笑談著給他們這張票的朋友二華怕老婆的趣事,山子不時地詢問小剛與女朋友的進展情況。雖然他們身有殘疾,但因?qū)ψ闱虻臒釔?,讓他們對生活依舊充滿著希望,對未來充滿著熱情。
這部小說雖寫了“山子和小剛”因身體缺陷所面對的生活困境及精神困苦。但因他們有著對足球的熱愛,對生活的追求和面對困難的不屈,使得小說不僅有了溫情,更有了明亮的色彩。
在該稿檔案封面中,還附有一頁“人民文學稿箋”,上面寫有四位編輯的審稿意見。審稿箋作為手寫時代書稿能否發(fā)表的編輯部書面材料,對于研究該小說發(fā)表過程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
第一條 編輯意見是責編朱偉3月27日寫下的。
這是個真正的短篇結(jié)構(gòu)。
小說從寬闊的生活之流中截取看球這一個點,細微地開掘出了一對殘廢青年復雜的內(nèi)心波瀾。小說似小橋流水,緩緩流來,又緩緩流去,讀來委婉動人。作品致力于寫人物對話,通過對話,基本勾勒出了人物個性。有些殘廢人的孤獨感和凄涼感,但基調(diào)還是明朗的,此稿有史鐵生的味兒,史鐵生因為自己身殘,作品一般都帶點兒孤獨感和凄涼感,委婉凄涼之美。作者沒在我刊發(fā)過作品,此篇無論從扶植作者還是從我刊的面貌出發(fā),似都可考慮留用。
當否,望復審。
朱 27/3
通過落款時間可知,該稿在史鐵生3月26日創(chuàng)作完成后,他至遲第二天便將手稿交給了《人民文學》編輯部。責編朱偉3月27日看完該稿后,當天便在審稿箋上寫下了自己的編輯意見:考慮留用。后依審稿程序,該文轉(zhuǎn)至小說編輯組組長王扶審閱。
3月28日,王扶二審閱讀該稿后,在稿箋上寫下了自己的意見:
同意以上意見,寫出了這對殘廢青年苦澀中又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希望。
王扶 3.28
同日,《人民文學》編輯部副主任崔道怡收到小說《足球》,三審后,他在稿箋上寫下自己的審稿意見:
同意以上意見,擬發(fā)五月號獲獎作者特輯。
崔道怡 3.28
3月29日,負責第四審的《人民文學》副主編劉劍青閱讀該稿后,在《足球》的審稿箋上寫下了自己的終審意見:
同意。
劉劍青 29/3
從審稿箋來看,小說《足球》被審稿編輯一致認可,只用三天,便被《人民文學》編輯部決定采用,并刊發(fā)在同年5月的特輯上。后來,該文更是被安排在5月特輯第三篇的位置發(fā)表。這可是史鐵生第一次在《人民文學》發(fā)表文學作品。
這一期《人民文學》共有8篇小說刊發(fā):開篇之作是劉紹棠的小說《京門臉子》(中篇小說),第二篇是石定的《水妖》,第三篇是史鐵生的《足球》,緊隨其后的是胡辛的《昌江情》、彭建明的《三老》以及劉艦平的《山問》,第7篇是女作家諶容的《大公雞悲喜劇》,第8篇是葉蔚林的小說三篇《菇母山故事》。對于這8篇小說,在“編者的話”中,《人民文學》編輯部做了簡單扼要的闡述。
無論閉塞山村作怪的“水妖”,截癱患者向往的足球,還是昌江母子洋溢的親情,湘西老人關注的鳥與樹,都能曲折應現(xiàn)時代變革的投影,熱忱贊頌純真健美的心靈,婉轉(zhuǎn)發(fā)出珍重未來的呼聲,令人可感可敬。
可見,編輯在審讀《足球》小說后,讀出了足球讓殘疾者山子和小剛對生活、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憧憬。我想他們肯定也讀出了作者史鐵生對于足球的熱愛。
雖然史鐵生21歲因病癱瘓,從此與輪椅相伴。但這種生活磨難,不僅沒有打垮他,反而更激起他對生活的勇氣和熱情。對于自己的遭遇,對于無法改變的命運,史鐵生有著自己的樂觀見解:“所謂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diào)換。”正是史鐵生這種不對命運低頭,依舊有夢想的精神,讓編輯們欽佩。
史鐵生這種樂觀、豁達的性格,我想與他酷愛的喜好有著很大關系。在其著名散文《我的夢想》一文中,史鐵生曾說自己有三大喜好:足球、文學與田徑。他對這三大愛好排了個座次,“其實我是第二喜歡足球,第三喜歡文學,第一喜歡田徑?!睂τ谔飶?,對于因田徑而喜愛的偶像美國田徑運動員劉易斯,史鐵生有過這樣的設想:
我最喜歡并且羨慕的人就是劉易斯。他身高一米八八,肩寬腿長,像一頭黑色的獵豹,隨便一跑就是十秒以內(nèi),隨便一跳就在八米開外,而且在最重要的比賽中他的動作也是那么舒展、輕捷、富于韻律……不怕讀者諸君笑話,我常暗自祈禱上蒼,假若人真能有來世,我不要求別的,只要求有劉易斯那樣一副身體就好。我還設想,那時的人又會普遍比現(xiàn)在高了,因此我至少要有一米九以上的身材;那時的百米速度也會普遍比現(xiàn)在快,所以我不能只跑九秒九幾。作小說的人多是白日夢患者。好在這白日夢并不令我沮喪,我是因為現(xiàn)實的這個史鐵生太令人沮喪,才想出這法子來給他寬慰與向往。我對劉易斯的喜愛和崇拜與日俱增。相信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想若是有什么辦法能使我變成他,我肯定不惜一切代價;如果我來世能有那樣一個健美的軀體,今天這一身殘病的折磨也就得了足夠的報償。
而同樣對于自己喜愛的足球,雖然他無法在綠茵場盡情奔跑,但這絲毫無法阻止他對足球的熱愛。曾經(jīng)他還和同為作家的余華、馬原、莫言等一起組隊與文學青年比賽。當本隊形勢岌岌可危,為挽回敗局,關鍵時刻,史鐵生還親自披掛上陣,為作家隊鎮(zhèn)守球門。對于這一段“球員經(jīng)歷”,作家余華在《守門員莫言和史鐵生》一文中有過詳細描述: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期間。那時馬原還在沈陽工作,他邀請我們幾個去沈陽,給遼寧文學院的學生講課。我們深夜看了世界杯的比賽,第二天起床后就有了自己是球星的幻覺,拉上幾個馬原在沈陽的朋友,在籃球場上和遼寧文學院的學生踢起了比賽。遼寧文學院也很小,也是只有一個籃球場。……我們原本安排史鐵生在場邊做教練兼拉拉隊長,眼看著失球太多,只好使出絕招,讓鐵生當起了守門員。鐵生坐在輪椅上守住籃球支架中間的空隙以后,遼寧的學生再也不敢射門了,他們怕傷著鐵生。有了鐵生在后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我們干脆放棄后場,猛攻遼寧學生的球門??墒俏覀兗疾蝗缛?,想帶球過人,人是過了,球卻丟了。最后改變戰(zhàn)術(shù),讓身高1.85米的馬原站在對方球門前,我們給他喂球,讓他頭球攻門。問題是我們的傳球質(zhì)量超級爛,馬原的頭常常碰不到球。雖然鐵生在后面坐鎮(zhèn)球門沒再失球,可是我們在前面進不了球,仍然輸?shù)袅丝蛨霰荣悺!?/p>
雖然大比分失利,但作為球員的史鐵生依舊開心。因為他喜愛足球,這種喜愛與勝負無關。
正因為以足球和田徑為代表的運動帶給史鐵生的是快樂與希望,所以他愛一切運動。他曾經(jīng)撰文談到這一點:
“也許是因為人缺了什么就更喜歡什么吧,我的兩條腿一動不能動,卻是個體育迷。我不光喜歡看足球、籃球以及各種球類比賽,也喜歡看田徑、游泳、拳擊、滑冰、滑雪、自行車和汽車比賽,總之我是個全能體育迷。……如果這一天電視里有精彩的體育節(jié)目,好了,我早晨一睜眼就覺得像過節(jié)一般,一天當中無論干什么心里都想著它,一分一秒都過得愉快?!?/p>
這正如手稿《足球》中的山子和小剛,在去球場的路上,他們其實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上這場球,看門人能否讓他們進去,進去之后還要面對怎樣的情況。因為球場看臺是那樣高,球迷如果都站著看,他們怎么辦。但為了圓自己的夢想,他們愿意去“賭”,并一路憧憬著能親自看下一屆世界杯的現(xiàn)場比賽。這種在正常人看來不切實際的憧憬,在手稿中有著詳細描述:
“下一屆該是第十三屆了吧?”
“第十三屆在哪兒來著?”
“墨西哥?!?/p>
“對了,墨西哥?!?/p>
“不知道到時候電視臺還轉(zhuǎn)播不轉(zhuǎn)播?”
“要是能上墨西哥去親眼看一回,那還差不多?!?/p>
“下輩子吧。你不是說你下輩子是普拉蒂尼嗎?”
“肯定。我下輩子肯定踢足球?!?/p>
“中國隊就等著你了?!?/p>
兩個人笑起來。
看一場球,對普通球迷而言可能并不難。但對于行動不便的山子和小剛而言,是那樣的難。同樣,這對只能坐在輪椅上的史鐵生而言,也是一個極難完成的心愿。但生性倔強的他,在現(xiàn)實中還是最終完成了這個“壯舉”。在《足球內(nèi)外》一文中,史鐵生講述了自己在1995年夏天的一個心愿。
1995年夏,桑普多利亞足球隊再次來華與中國國家男足比賽,他們渴望一洗1994年在北京工體2:4被國足擊敗的恥辱。當時,初步職業(yè)化的中國足球在工體締造了至今仍被球迷津津樂道的“工體不敗”神話。為了見證奇跡,作為鐵桿球迷,史鐵生終于親到工體為中國隊加油助威,當然是朋友們把他抬進了體育場。去之前,史鐵生心里很是忐忑,他擔心體育場不讓輪椅進,憑白葬送自己一個快樂的晚上。他的擔心后來證明是多余的,當工體守門人看見史鐵生來看球時,確實表情驚訝,著實把他看了好一會兒,最后看門人竟然親自為史鐵生開道。當朋友們抬轎似的抬史鐵生上樓梯時,一群看球的年輕球迷竟沖史鐵生使勁鼓掌,大聲喊道:“嘿哥們兒,行,有您這樣兒的,咱中國隊非贏不可!”坐到球場看臺上,史鐵生看到自己曾經(jīng)來過的綠草蓬勃的工體,以前四周全是那種規(guī)規(guī)矩矩的觀眾,而現(xiàn)在卻大不一樣。工體就像盛裝的舞臺,觀眾席上五彩繽紛旗幡涌動,吶喊聲、歌聲、喇叭聲……但稍顯遺憾的是,因為無法站立,史鐵生不大看得見綠草坪上正在進行的比賽。因為至少有80分鐘,球迷們是站著看的,激動的情緒使他們根本坐不下來,所有的座位都像是裝了彈簧,往下一坐就反彈起來。史鐵生后來回憶,他前面的一對年輕戀人曾不斷回頭向他表示歉意,他們似乎是在表達:
“就像狂歡的隊伍時而也注意一下路邊掉隊的老人,但是沒辦法,盛典正是如火如荼,我們不能不跟隨著去呀?!?/p>
史鐵生對此表示非常理解。即使這樣,史鐵生也非常滿足了。因為他畢竟親臨現(xiàn)場,坐在人群背后專心傾聽著足球帶給人們的歡樂。
史鐵生聽出多數(shù)來現(xiàn)場的人并不怎么懂足球,或者說并不像教練員和裁判員們那樣懂足球,但他們依舊那樣的狂歡。因為這時,技術(shù)和戰(zhàn)術(shù)都已經(jīng)次要?!氨M情歡樂”才是足球帶給人們的真諦。
“現(xiàn)代生活令人緊張,令人就范,常像讓狼追著,沒頭蒼蠅似的亂撞,身體擁擠心卻隔離,需要有一處擺脫物欲、擺脫利害、擯棄等級、吐盡污濁、普天同慶的地方。人們選擇了足球場,平凡的日子里只有這兒能聚攏這么多人,數(shù)萬人從四面八方走來一處便令人感動,讓人感受到一種象征,就像洛杉磯奧運會時的一首歌中所唱:We are the world.而在這世界上,當災難休閑或暫時隱藏著,惟狂歡可聚萬眾于一心,于是那首歌接著唱道:We are the children.我們是世界,我們是孩子,那是說:此時此地世界并不欣賞成人社會的一切規(guī)則,惟以孩子的純真參加進對自由和平等的祈禱中來,才有望走近那無限時空里蘊藏的夢想?!?/p>
正因?qū)ψ闱虻臒釔?,史鐵生曾大膽設想:“如果我是外星人,我選擇足球來了解地球的人類。如果我從天外來,我最先要去看看足球,它濃縮著地上人間的所有消息?!痹谒难壑?,足球代表著美好,代表著希望,代表著熱情與真誠。正因足球擁有這樣的魅力,才讓史鐵生對生活一直充滿著愛。正如小說《足球》一文所寫:
“跑得好累呀,突然眼前豁然開朗,看見了一片綠色的草坪。不,不,不,是一片遼闊的草原,他自己正在那踢球。踢得真不錯,盤帶,過人,連過了幾個后衛(wèi),又過了守門員,直接把球帶進了大門。他笑著在草原上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