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上杜鵑紅
一
“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若要盼得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
在井岡山這片神圣的土地上,聽得最多的是《映山紅》這首歌。深情婉轉的歌聲,如魂牽夢縈般,時時在耳邊回響。在井岡山這個紅色搖籃,見得最多的是盛開如紅五星的杜鵑花,紅艷艷的,一朵挨著一朵,一片連著一片。它們映紅了井岡山的山山嶺嶺,映紅了井岡山的城市鄉(xiāng)村,映紅了井岡山每一個農(nóng)家的房前屋后,映紅了井岡山人的每一張笑臉。
每年的春夏之交,是杜鵑花盛開的時節(jié),也是井岡山最美麗、最動人、最熱鬧的時節(jié)。今年杜鵑花節(jié)的現(xiàn)場,以及眾多懸掛有杜鵑花節(jié)標語橫幅的地方,都掛出了“杜鵑綻放,幸福井岡”八個大字。這是井岡山人民心靈的綻放,是井岡山人民幸福的表達。就在前一年的2月26日,井岡山人民向世界宣布:井岡山在全國率先脫貧。摘掉了貧窮的帽子,井岡山人民和著春天的節(jié)律,大步走在了奔小康的路上。大伙兒怎不心里激動,幸福滿滿呢。
二
井岡山茅坪鄉(xiāng)神山村的彭夏英,向我們講述了她家這些年的經(jīng)歷和變化。這個51歲的農(nóng)村婦女,在經(jīng)歷了人生諸多磨難之后,迎來了陽光燦爛的日子。她的家建在神山村高高的山坡上,是村里地勢最高的一戶。2016年的2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沿著彎彎的小路,一步一步登上那個山坡,來到彭夏英家,看望這個在精準扶貧中被列為藍卡戶的貧困家庭。親切的問候,深情的鼓勵??倳涍€坐在她家的廳堂,品嘗了彭夏英制作的黃米果、楊梅干等農(nóng)家風味小吃。此后,彭夏英在鄉(xiāng)村扶貧干部的鼓勵下,在自家屋里辦起了農(nóng)家樂。門前那條山坡小道上,懸掛了一塊“成德農(nóng)家宴”的招牌,鮮紅的大字,格外招人眼。紅燒肉、燒土雞、清蒸蔥魚、筍干牛蛙,香味十足;炒南瓜、煮毛豆、清炒苦瓜……地道的農(nóng)家飯菜,讓你感受到家鄉(xiāng)的味道。
“成德”是彭夏英丈夫的名字,姓張,原是重慶山里人,上世紀80年代初期,同樣家貧的張成德來到神山村,做了上門女婿?;楹?,他們生下了三個孩子,日子雖然艱難,總還有一份希望在。不料想,張成德一次給鄰居家拆舊房時,不幸被倒下的土墻壓傷,喪失了勞動能力。母親年歲大了,兒女又還小,一家六口人的生活,基本靠彭夏英一人操持。90年代初期,一家人勤勞苦干,省吃儉用,終于有了一些小小的積蓄,夫妻倆盤算著蓋幾間新房。經(jīng)濟條件有限,他們只能像大多數(shù)貧窮的山里人那樣,采用最簡易的干打壘方式蓋房。雖說這種房子有冬暖夏涼的好處,卻最怕雨水。那年彭夏英家的干打壘房子剛建好,就遇上連續(xù)半個月的大雨。他們眼睜睜地看著新建的房子在連綿的大雨中倒塌。傷心嘆氣之后,只得咬牙重新動手蓋房,這一建一倒再建,又加重了家中多少經(jīng)濟負擔呢。房子蓋起來了,總算可以緩口氣了。哪曾想,不幸的事情又降臨了。一次彭夏英在山上砍柴時不慎摔倒,導致脊椎骨移位。家中惟一的勞力不能下地干活了,才進入中學的女兒只得輟學,幫忙料理家中大小事情。手術復位后,本來按醫(yī)囑需要靜躺五六個月,無奈家中事務繁多,彭夏英提前下地干活了,這樣的直接后果是,時至今日,51歲的她有了微微的駝背,也不能再干重活了。貧窮像一塊巨石,重重壓在他們的身上。
當井岡山的規(guī)模化開發(fā)扶貧初顯成效,當井岡山的旅游日益蓬勃,當全國村級扶貧攻堅的序幕全面拉開,和煦的陽光照進了偏遠的鄉(xiāng)村。彭夏英在井岡山扶貧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先后種了黃菊,飼養(yǎng)了幾頭母牛和一些母羊,進入新世紀的彭夏英一家,日子慢慢有了好轉。考慮到飼養(yǎng)牛羊對山林生態(tài)和茶樹果樹的損壞,2015年,井岡山市政府動員大伙兒賣掉牛羊,專注產(chǎn)業(yè)種植和鄉(xiāng)村旅游。彭夏英帶頭忍痛賣掉了自家的牛羊,參與黃桃和茶葉的種植。2016年,她家獲得了2.2萬元扶貧資金。他們將這筆錢作為股金,注入到村里成立的黃桃和茶葉產(chǎn)業(yè)合作社,每年有20%的收益分成,家庭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這讓彭夏英以及眾多和她那樣獲得產(chǎn)業(yè)扶持資金的貧困戶,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與溫暖。
彭夏英家原先建造的土坯房,在扶貧干部的幫助下,進行了維修加固。整個村里37棟危舊土坯房,也都按照統(tǒng)一的標準進行了維修加固,有兩棟還進行了拆舊建新,家家戶戶住上了“安居房”,村民們再也不用擔心土坯房因連續(xù)下雨而倒塌了。一棟棟白墻灰瓦、墻面描著紅線條的房子,掩映在綠樹青山之中。山上的黃桃、茶葉蓊蓊蔥蔥。新修的環(huán)山公路和已拓寬的入村路,在茂密蒼翠的竹木間蜿蜒。這情景,真讓人感覺進入了人間仙境一般。神山村,真的是一個神奇的山村!
彭夏英在村頭的位置,為兩個兒子建起了一棟磚混結構的新房子,只等著新媳婦進門。家里收入稍微好了一些,她就主動將丈夫享受的低保指標,讓給了其他村民,還在2016年底,主動提出退出貧困戶。她說,政府的幫扶干部帶著被褥、洗漱用品住進了我們村,同我們一起吃住,跟我們一起苦,一起干。每天起早貪黑,白天挨家挨戶上門進行調(diào)查,經(jīng)常是周末也在村里工作。他們把村民的事當作自己的事,看到他們我就看到了希望。我想政府是來扶持我們的,不是來撫養(yǎng)我們的,如果我自己都不能努力脫貧致富,那我就對不起黨,對不起政府,對不起幫扶我們的干部。
“習總書記來到我家之后,來我家的客人也多了,我們開辦了全村第一家農(nóng)家樂,一次能容納60人用餐。還開起了神山特產(chǎn)小賣部,向游客出售自家制作的果脯、米果子、茶葉、筍干。我丈夫還重新拾起放下多年的竹籃編織和竹筷制作手藝,制作竹筷和竹籃出售,有時還從山上挖些野生蘭花、映山紅等做成盆景,粗粗算一下,現(xiàn)在一年的收入突破了10萬元。”今年9月,彭夏英作為井岡山和江西省推選的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來到全國組織干部學院,參加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報告會上,她激動地向大家說出了心里話。今年她還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彭夏英興奮地告訴我們這些她從未想過的好事,她的丈夫在一旁憨憨地笑著,時而插一兩句話。她的90歲高齡的母親,也湊熱鬧似的,不時從一旁的廚房慢慢走進廳堂,朝我們看上幾眼。
村里的左香云是紅軍烈士后代。他的老爺爺左桂林,1928年參加紅四軍,是紅四軍的通訊員。1929年,他被敵人殺害于井岡山一個叫“暗壟”的地方。左香云初中文化,頭腦很是靈活。2000年,22歲的他學習了竹筒加工技術,先后花6萬元購買了兩臺竹筒雕刻機,在家辦起了竹筒、筆筒生產(chǎn)加工廠,走上了竹香創(chuàng)業(yè)路。2006年,他又赴外地學習了竹酒生產(chǎn)技術。竹香與酒香,在他的手上巧妙融合,就成了更香更醇的神山竹酒。因為左香云的一技之長和勤勞肯干,他家較早實現(xiàn)了脫貧目標。如今,他生產(chǎn)的神山竹酒,頗有一些吸引力。作為神山村致富帶頭人,這幾年,左香云還擔任著村里旅游協(xié)會的會長,負責協(xié)調(diào)和管理村里的旅游工作。自2016年起,神山這個黃洋界腳下的小山村,旅游日益火爆,先后被評為江西省4A級鄉(xiāng)村旅游點、中國美麗休閑鄉(xiāng)村和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zhèn)。
井岡山的精準扶貧,是深入而細致的。他們在精準識別貧困戶的過程中,獨創(chuàng)了“紅黃藍”卡制,依照國家扶貧標準,視貧困程度,將貧困戶評定為紅卡戶、藍卡戶和黃卡戶。扶貧干部清楚了解每一個家庭的基本情況,收入現(xiàn)狀和致貧的原因,然后因戶施策,精準安排扶貧項目和扶貧資金,實現(xiàn)一戶一畝竹茶果、一戶一棟安居房、一戶一個農(nóng)家樂、一戶一張保障網(wǎng)。就整個井岡山的精準脫貧和持續(xù)發(fā)展,他們手里還有一個絕活,那就是井岡山首創(chuàng)的“五個起來”。何謂“五個起來”?一是“有能力”的“扶起來”,實現(xiàn)家家有致富產(chǎn)業(yè);二是“扶不了”的“帶起來”,實現(xiàn)個個有股權收益;三是“帶不了”的“保起來”,實現(xiàn)人人有兜底保障;四是“保不了”的“建起來”,實現(xiàn)戶戶有安居住房;五是“建好了”的“靚起來”,實現(xiàn)村村有面貌提升。
“今年以來,我們神山村共接待游客18.9萬人,旅游收入突破500萬元,村里20戶貧困戶,在2017年底全部成功脫貧。現(xiàn)在,我們村正準備成立神山糍粑合作社,把小小的神山糍粑做成大產(chǎn)業(yè)?!迸硐挠⒃谌珖撠毠允论E報告會上,不無驕傲地匯報了神山村這些年的變化和成績。
神山糍粑,本是南方山區(qū)傳統(tǒng)美食。那天,習近平總書記在神山村左香云家門前,興致勃勃和當?shù)乩媳泶螋亵蔚那榫?,永遠留在神山村民的腦海中。那香甜軟糯的糍粑,給多少游客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呀,又給神山村人增加了多少的收入呢。我?guī)状稳ミ^神山,每次去時,看見路邊幾戶村民家門口,一撥撥的游客,興致盎然體驗著打糍粑,品嘗糍粑?!棒亵卧酱蛟金?,日子越過越甜?!苯衲?,左香云參加全國“兩會”時,面對眾多記者的鏡頭,滿懷自豪和欣喜,報告神山村脫貧致富的好消息。
三
與神山村相隔不遠的壩上村,在井岡山斗爭時期,就是一片鮮紅的土地。袁文才、李筱甫就是從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經(jīng)過多年的扶貧與建設,壩上村如今早已成為全國率先脫貧的典范。寬闊整潔的村道、別致的竹籬廊橋、干凈平整的河灘、戶戶門前的簇簇花香,無不給人清新舒爽之感。村子院墻上鑲嵌的一顆顆紅五星、一支支耀眼的火炬,不時驚艷我們的目光,也帶我們回到那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秋收起義部隊轉兵井岡山的危難時刻,袁文才以非凡的膽識,洞開山門,迎接工農(nóng)革命軍。因為腳傷,毛委員住在村里治療。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成長為朱毛紅軍“總管家”的李筱甫,給予毛委員悉心照顧。毛委員離開村子時,李筱甫將自己家中的一匹白馬送給毛委員,還拿出家中不少銀元和糧油贈送給工農(nóng)革命軍。這匹白馬陪著毛委員走過多少征途,經(jīng)歷過多少戰(zhàn)場。在敵人對井岡山紅色根據(jù)地實行嚴厲的經(jīng)濟封鎖時,袁文才、李筱甫克服重重困難,創(chuàng)辦了大隴紅色圩場。工農(nóng)革命軍急需的藥品、食鹽等一批緊急物資,通過這個紅色圩場,送到工農(nóng)革命軍手中。村前的步云山,曾是袁文才部隊練兵的沙場。這里,也是革命烈士聶槐妝的犧牲地。1929年,利用一件浸過鹽水的夾襖,巧妙為紅軍送鹽的婦女委員聶槐妝,不幸被敵人抓住。年僅21歲的她,面對敵人火燒雙乳的嚴酷折磨,堅貞不屈,最后被敵人殘忍殺害在村子的小河邊,鮮血染紅了小河里的水。
壩上人民沒有忘記這段歷史,沒有停止他們在艱難困苦中求取勝利的腳步。這些年,他們在村里創(chuàng)建了“紅軍的一天”青少年革命傳統(tǒng)教育體驗基地。每年,一批又一批大中小學生或各行業(yè)青年,來到壩上村,開展紅色體驗教育培訓。革命者的氣節(jié)和鮮血哺育了這片土地上的人,也將長長久久哺育每一個華夏子孫。紅軍傳統(tǒng)體驗基地的開發(fā),亦如長流的水,為這片土地的興旺與繁榮注入源源活力。村里參與培訓接待制作“紅軍餐”的52戶農(nóng)家,僅這一項每年平均可增收2.3萬元,真可謂“一堂課帶富了一個村”。袁文才的嫡孫袁建芳、李筱甫的嫡孫李祖芳,先后加入到井岡山斗爭史與井岡山精神的宣講事業(yè)中,實現(xiàn)了人生價值的提升。
村里61歲的吳云月,丈夫早年因病離開人世,她一個人帶著兩個未成年的孩子,艱難度日。2013年開始,她參與村里紅色教育旅游接待,日子慢慢好了起來。一年下來,家里總收入近4萬元。又因為有了政府的幫扶,她家門前原先泥濘不堪的小路,變成了堅硬平坦的水泥路。房子改造加固了,屋頂上原先的土瓦,也換成了有著亮亮光澤的琉璃瓦。吳云月曾說,黨和政府已經(jīng)幫了我們很多,現(xiàn)在主要靠自己。吳云月成了村里脫貧示范,被評為壩上村支持脫貧攻堅先進戶和最美壩上人。
我們這次去的時候正是中秋過后。田地里的稻谷已經(jīng)收割完畢,七八個村民正在用鐮刀割去收割機收割后遺留的稻桿。他們說,鄉(xiāng)政府已經(jīng)安排了翻耕機馬上要來翻土,然后由農(nóng)戶自己種上油菜,待到來年春天,村里就是一片金黃的油菜花了。他們興奮也告訴我,壩上村的春天有成片金黃的油菜花和紅紅的杜鵑花,夏天有一大片一大片的荷花盛開,冬天里還有雪花,白雪落在綠綠的油菜上,真的很美。
走進大隴鎮(zhèn)案山村,仿若走進了一個古樸又現(xiàn)代的世外桃源。這個原本屬于黃洋界山腳下的貧窮小村莊,已打造成一個山水田園度假村,取名為“隴上行度假村”。這六個大字就刻在村前木質結構的大門牌上,金色的字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走進村子,青一色白墻、灰瓦、雕花紅窗的客家小樓,青石磚鋪成的村道,潔凈平坦。盛開的各色花兒,隨著道路延伸進村子深處,延伸進每一棟客家小樓的庭院。我以為這一棟棟小樓均是新建,陪同人員告訴我,它們都是由農(nóng)戶原有的土坯房整修改造而成。“民俗、宜居、生態(tài)、養(yǎng)生”,這是大隴鎮(zhèn)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升級版?!肮?合作社+農(nóng)戶”,這是新時代鄉(xiāng)村振興的產(chǎn)業(yè)互助新模式,是井岡山人民邁向小康社會的堅定步伐。
沿著村里光潔平整的青石板路,我緩緩移動腳步,生怕一步走快了,就會錯過某個精彩。農(nóng)家樂、豆腐坊、釀酒坊、咖啡屋、公賣處、紅圩坊,甚至還有以“蘇蓮托”為名、集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別致去處。成片的荷塘和成片開著花兒的草地,也是農(nóng)戶閑置的土地經(jīng)公司流轉而成。我的心里,不由得感嘆起井岡山人視野的開闊和長遠,以及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大隴鎮(zhèn),在井岡山斗爭時期,不僅是建立中國第一個農(nóng)村黨支部的所在地,是當年紅軍挑糧上井岡的出發(fā)地,更有著打破敵人經(jīng)濟封鎖的紅色圩場。
隴上行度假村的建設和興旺,令我聯(lián)想起兩天前參觀采訪過的柏露鄉(xiāng)文化旅游和大井農(nóng)家樂。
柏露鄉(xiāng)是井岡山斗爭時期柏露會議召開地。1929年1月4日至1月7日,面對湘贛敵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實行第三次“圍剿”,中共井岡山前委召開了著名的柏露會議。會議由前委書記毛澤東傳達黨的“六大”文件,決定紅四軍主力出擊贛南,欲實現(xiàn)“圍魏救趙”之目的,紅五軍及紅四軍第32團留守井岡山,并成立寧岡中心縣委,由何長工任書記,統(tǒng)一領導湘贛邊界六縣的地方武裝。鄉(xiāng)里如火如荼的鷺鳴湖鄉(xiāng)村旅游項目,它的規(guī)劃和建設,與隴上行度假村如出一轍。紅色與綠色、文化和旅游、發(fā)展與振興,結合得如此緊密,又如此渾然天成。井岡山的今天,已經(jīng)傳達出它明天的模樣。
大井,毛澤東舊居所在地。1927年10月24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隊伍來到大井村時,當時的農(nóng)民自衛(wèi)軍首領王佐,將自己所住房子“白屋”騰出來,讓給工農(nóng)革命軍做營旁,毛澤東住在屋子東廂房內(nèi)。1928年5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的部分隊伍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與白屋相鄰的黃屋,便是朱德和陳毅的舊居。此后,毛澤東、朱德等多次在這里部署戰(zhàn)斗,一次又一次粉碎湘贛敵軍的“進剿”。1929年1月底,紅四軍主力轉戰(zhàn)贛南。湘贛敵軍進入大小五井,將大井村房屋基本燒毀。大井村人民與留守部隊和敵人展開英勇的斗爭,終因敵強我弱,付出了巨大犧牲。大小五井原有居民80多戶,300余人,其中被殺的有136人,被殺的滅口絕戶的有39戶。白屋與黃屋,燒得只剩下一段殘墻和白屋后的兩棵樹。青壯人員參加革命離開家鄉(xiāng),或在戰(zhàn)斗中犧牲,或遭到敵人無辜殺害,以及房屋家財?shù)谋粴?,無疑使本就偏遠貧窮的井岡山加重了貧窮的程度。井岡山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革命者英勇斗爭的身影,灑下了年輕的革命者鮮紅的熱血。茨坪村原有250多人,經(jīng)過敵人的七次屠殺,到1930年初只剩下120人。湘贛邊界第一屆特委委員龍壽宇,一家六口人全部死在敵人的屠刀下。革命的火種是殺不滅的,更多的井岡山人民投入到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之中。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井岡山語重心長地說,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zhàn)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2016年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紀念大會上說:“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薄耙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
毛澤東舊居屋后這兩棵劫后余生、有著頑強生命力的大樹,經(jīng)過當?shù)厝说氖┓逝嘤l(fā)青翠繁茂,就像毛澤東率領的工農(nóng)革命軍的隊伍,歷經(jīng)磨難而最終走向勝利。毛澤東舊居,也在1960年得到重建。白屋和黃屋,一如以前的模樣,靜立在大井村中央。歷史從來沒有遠去。它們永遠留在大井村人民的心中,永遠留在井岡山人民的心中,永遠留在全國人民的心中。年年月月,前往大井村游覽毛澤東舊居的人絡繹不絕。瞻仰、緬懷、前行,革命先烈的紅色基因,在一代又一代國人的血液中傳承,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在新的時代放射出了更加燦爛的光輝。
2015年,大井農(nóng)家樂應運而生。農(nóng)家樂的開辦,在大井林場的指導下進行。林場給予貧困戶每戶不低于5000元的扶持資金,村民自己再籌措一點,對自家住房按照統(tǒng)一的外觀設計、內(nèi)部設施標準進行改造,由村里農(nóng)家樂協(xié)會統(tǒng)籌管理與安排旅游團隊的接待。
9月27日,我們來到6號農(nóng)家樂鄒水明家采訪。他們承包了村民的房子進行運營,取名為“紅軍村飯莊”。女主人告訴我們,一樓租給別人做餐飲,每年租金8萬元。二樓8間客房,前一天晚上住滿了客人。三樓房間自住。粗略一算,他們家一年收入可觀。我們來到8號農(nóng)家樂羅小平家。他們家取名為“紅星小筑”,一個帶著詩意的名字。大門上方這四個紅色大字,充滿了自信。雪白的墻體,灰色的瓦頂,墻裙粘貼著大小不一的黃色圓形石塊,顯得自然、古樸、厚重。整個大井村,有20多戶農(nóng)家參與農(nóng)家樂游客接待。我們在整潔的村道上行走,沿路每一戶農(nóng)家樂門前,盛開著顏色各異的花兒,月季花、秋杜鵑、黃菊花……幾戶農(nóng)家正在準備游客的午餐,小河魚、豬肉、各種時新菜蔬或幾樣山鄉(xiāng)野菜,廚房里飄出一陣陣香味。大井林場在井岡山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還統(tǒng)一建起了沿街店面,低價租給村民經(jīng)營,讓村民通過出售自家土特產(chǎn)增加收入。
精品民宿、鄉(xiāng)村旅游、紅色培訓……這是井岡山推進全域旅游的生動注解?;厥走^往,井岡山的旅游發(fā)展也曾有過波折。但當紅色旅游的理念慢慢被接受、被傳播,當紅色歷史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追尋,加之井岡山的良好生態(tài)和自然風光越來越受到人們喜愛,井岡山的旅游發(fā)展步入時代的快車道,井岡山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精準扶貧也步入時代的快車道。
四
“同志哥, 請喝一杯茶呀,請喝一杯茶,井岡山的茶葉甜又香啊,甜又香啊……”
走進與大井毛澤東舊居一路之隔的井岡山茶廠,悠揚甜美的《請茶歌》就響在了耳邊。泡一杯“井岡翠綠”,那細細嫩嫩的茶尖尖,在沸水中翻滾、沉浮。抿一口,那一份清新香甜直沁心脾。這個始建于1958年的茶廠,走過了60年風雨。茶廠人的努力、國家科技部及省市政府的扶持,讓昔日小小的茶廠,擁有了1萬畝優(yōu)質茶場,年產(chǎn)值達到8000萬元。吃水不忘挖井人。提供就業(yè)崗位、農(nóng)企合作增收、扶持青年創(chuàng)業(yè)、捐助貧困學生,精準扶貧的路上,留下了井岡山茶廠動人的身影。
“夢想家園”,一個多么美妙、給人無限遐想的名字。從廈坪的中心城區(qū)出發(fā),驅車十多公里就到了,出現(xiàn)在眼前的是幾排褐紅色的樓房。哦,這是坐落在羅浮村的一個居民小區(qū)。為什么取名夢想家園呢?原來,這個小區(qū)的居民,都是從偏遠、貧窮、落后的深山老林搬遷而來,其中18戶來自遙遠的西坪村。西坪村距離中心城區(qū)廈坪雖然只有30多公里,但是,重重的山巒阻擋了他們走出深山的腳步。此前,他們到中心城區(qū)來一趟,需要走上一整天。國家的移民政策、井岡山的扶貧攻堅項目,讓大山里的人實現(xiàn)了祖祖輩輩走出大山的夢想。每人8000元的幫扶資金,每戶只需出很少的一部分,便可以擁有人均25平米的住房。為了鼓勵移民搬遷,井岡山還實行人均20000元的獎勵補貼政策,對于一些特別貧窮的紅卡貧困戶,由政府先行墊資,或統(tǒng)籌實行“愛心公寓”交鑰匙工程。1000多個家庭,2600多人,從大山深處來到了城區(qū),來到了景區(qū),來到了園區(qū),他們看到了山外精彩的世界,他們住進了漂亮潔凈的樓房,他們成了工業(yè)園區(qū)、成了旅游景區(qū)的工人。多少年的夢想,一朝成為現(xiàn)實。
緊靠夢想家園的,是另一處精彩的世界,一個叫做華潤希望小鎮(zhèn)的地方。小鎮(zhèn)環(huán)境干凈優(yōu)雅,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設施齊全。少有所學、老有所養(yǎng)、病有所醫(yī)。所有這些公共設施,均由華潤集團捐資興建。村里的民房、民居,也在集團的資助中實現(xiàn)改造提升,舊房變新房,民房變旅館。小鎮(zhèn)旅游紅火,村民收入翻番。小鎮(zhèn)福利院,住著20多個老年人。他們當中,有的是沒有子女贍養(yǎng)的五保戶,有的是子女在外工作、無人照顧的老人。我進去的時候,幾個老人正坐在走廊里聊天、曬著太陽,看到我們,他們很是高興。身穿棗紅色外套的鄧海蘭阿姨,今年已經(jīng)88歲高齡,衣著整潔,口齒清晰。她告訴我們,她的子女都在上班,不能很好地陪伴她、照顧她。她來到福利院之后,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她說這個地方環(huán)境優(yōu)美、干凈整潔,有人陪著聊天,有人照顧飲食起居,她覺得這樣的生活很幸福??此桓苯≌劦臉幼?,我問她之前做過什么工作。她說她是1960年跟隨丈夫從贛州南康,來到當時的國營江西井岡山綜合墾殖場,支援井岡山的建設。丈夫是墾殖場的技術員,她自己在保育院當老師?!耙换我呀?jīng)58年了,我們把一生的精力獻給了井岡山。井岡山的變化真大呀。我們來的時候只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現(xiàn)在都通了高速路,通了火車,還有飛機了?!彼蛔〉馗袊@,“我年紀大了,這幾年都很少上茨坪,聽說茨坪建得更美了。我們來的時候,山上沒有那個湖,那個挹翠湖。1979年的冬天,我們和井岡山人一起挖成了這個湖,2006年的時候又改造了一次。有一年杜鵑花節(jié),孩子們帶我到茨坪玩。那個湖真美啊,到處都是花,還有噴泉,噴泉還可以放電影呢?!崩先思乙贿呎f著,一邊開心地笑著。我囑咐她好好保重身體,多看看井岡山的變化。
井岡山拿山鄉(xiāng)一個山環(huán)水繞的地方,每年3月至10月旅游旺季的每個晚上,《井岡山》實景演出都準時開演?!妒图t軍》的動人旋律,便深情地回響在拿山的上空,回響在每個觀眾的心里。《井岡山》史詩般再現(xiàn)90年前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大部分為紅軍后代的當?shù)?00多名農(nóng)民演員的本色出演,鄉(xiāng)土原生態(tài)的音樂和舞蹈,使這臺實景演出,有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場集視覺、聽覺、感覺為一體的紅色經(jīng)典,深受游客喜愛,也給了所有游客以極大的心靈震撼。從2008年10月1日正式公演以來,已經(jīng)演出了2300余場。10年來,僅當?shù)剞r(nóng)民演員參加實景演出,獲取了5000多萬元的勞務費,從某種意義上說,《井岡山》實景演出,不僅帶動了當?shù)剞r(nóng)民致富,更是深層次的文化扶貧和精神扶貧。
嚴瑞華,1966年出生,溫和而精干,在實景演出中擔任團長一職。在演出中,他飾演的團長在妻子生下孩子才一個月,就要跟隨部隊下山。無奈之下,出發(fā)之前,忍痛將嬰兒送給當?shù)匕傩論狃B(yǎng)。嚴瑞華的深情演繹,冬夜托孤的感傷場面,讓眾多游客流下了淚水。嚴瑞華還在演員隊伍的管理工作中擔任連長。他現(xiàn)實生活中的妻子也在其中做演員。他說,實景演出這個項目真的非常好,不僅讓游客們多了一個了解井岡山斗爭歷史,接受紅色教育的機會,也豐富了當?shù)厝罕姷奈幕途裆?。演員中最大的70多歲,最小的10歲,也有一家四五個人全部做演員的,大家都非常熱愛這份特殊的工作。演出結束后,所有演員舉著表演時使用的火把,分列道路兩側,目送游客離開。我分明感到,這就是當年井岡山人民深情送別紅軍的情景。我深深愛著井岡山,愛著井岡山漫山的紅杜鵑。我一次又一次走進井岡山,我想讓我的身體和靈魂,與井岡山貼得更近,更近。
五
在井岡山,有這樣一位老人,他50年如一日,義務宣講井岡山精神。很多到過井岡山的游客,都聽過他高亢激情的宣講。2萬多場,200多萬人,為了井岡山精神的傳承,他傾盡心力。他的宣講,也為中國的改革開放、為井岡山的精準扶貧提神正氣。他將僅有的20萬元積蓄,全部捐給井岡山的脫貧攻堅。他一次一次行走在井岡山脫貧攻堅的現(xiàn)場,想用生命最后的時光,把井岡山脫貧攻堅的動人故事,寫成一部《井岡豐碑》。他說,井岡山的脫貧攻堅,就是井岡山新時代的歷史豐碑??墒牵衲甑?月23日,90歲的他,燃盡了生命的最后能量,永遠閉上了他的眼睛。他就是“全國道德模范”“井岡山精神宣講第一人”毛秉華?!毒畬S碑》雖然尚未能成書,但是,黨和國家的關懷,社會各界的支持,井岡山人民永不停息的奮斗,筑起了這座新時代的歷史豐碑。
“讓偉大的山崗變成幸福的樂園?!薄袄蠀^(qū)在全國全面小康的征程中,要同步前進,一個都不能少。”井岡山的山山嶺嶺,新的夢想在生長,那漫山遍野的紅杜鵑啊,一定會開得更艷,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