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兵:一個基層文學工作者的夢想與使命
作家是一個很普通的職業(yè),和木匠、瓦匠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但是對于一個寫作者來說,它是一種無上的榮光。就像稱呼木匠為木匠師傅,無形之中多了一層光環(huán),多了些敬重。
作家在世俗生活中有時候又是個奇特的群體,我遇到過一些值得回味的事情。一個木匠的人品不好,大家往往只說這個木匠。而一個作家如果道德有問題,公眾往往質(zhì)疑所有作家。因為在公眾眼里,作家應(yīng)該都是道德高尚、心懷天下的君子。他們對作家的道德品質(zhì)是很在意、很敏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甚至有些苛刻。這不是因為別的,而是他們敬重作家,所以容不得作家在道德上有任何瑕疵。所以,我常常感到自己責任重大,平時謹言慎行,生怕讓作家這個神圣的稱謂蒙羞。
關(guān)于職業(yè)責任,我也在不斷地反思。
我一直認為寫作是個人化的、私密的。有時候,特別是坐在桌前,沉浸在小說中時,我會忽略很多東西。比如說,社會責任。我想,不光是我,很多寫作者都有這樣的困惑。其實,當我提起筆的時候,我們便有了更多擔當。我們不僅僅是敘述一個故事。而是在向讀者傳達自己的美學追求,展現(xiàn)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讀者在進入我們的故事時,其實也走進了作者的思想世界,潛移默化地受到作者的感染。因此,一個作者的人生趣味和價值追求很重要。你渴望什么、鞭撻什么,讀者什么也不說,但是他們什么都知道。
我身邊有很多作家朋友認為作家是小眾,起到的社會功能和作用很有限。但是我個人認為,作家從來都是小眾。比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毕葢n后樂,這是何等的胸懷,這便是宋朝詩人自覺的職業(yè)責任。比如魯迅,他是把寫作放在拯救國家的高度,他試圖用文字來喚醒國人,來改造國民的精神氣質(zhì)。這種勇氣和擔當,讓我崇敬。
我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時,想起了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讓我熱血沸騰,這也應(yīng)該是我的追求。
作為一個基層寫作者,我深知自己只能發(fā)出有限的光和熱。但是,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擔當起一個寫作者的職業(yè)責任,為讀者提供健康營養(yǎng)的精神食糧,讓讀者享受到愉悅美好的閱讀體驗。
這次活動很有意義,走近艱苦的革命年代,走近一位位無所畏懼的烈士,走近一位位為共和國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我的心靈深感震撼,我的思想受到洗禮。在中國最黑暗的年代,共產(chǎn)黨人挺起脊梁,讓國家走向富強,走向繁榮,先輩們無愧于他們的時代!
今天,也有許多我敬仰的老師,他們也是無愧于時代的作家,我要努力向他們學習,爭取寫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自己的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