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沈飄:河流滋養(yǎng)兩岸的光陰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沈飄  2018年11月22日15:31

招蘇臺河從上游逶迤奔來,在廣袤的關(guān)東大平原上悠長的流向原野深處,在我們村子后面做了短暫的停留,又頭也不回的奔向遼河,它是遼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在流經(jīng)我們村莊這段地界時,要經(jīng)過一座橋, 我們村的一二三隊連環(huán)一片,一隊就頂著橋頭的國道。據(jù)老輩人講,最早沒有橋時,兩岸人們來來往往都是靠船,早些年機動車少,馬車、驢車、騾子車、牛車,就挑淺的地方趟河過,機動車得繞出老遠(yuǎn)再折回來。擺船的事由河北岸三四里外的船房村的一家哥兒仨來維持,大哥沒空二哥擺,二哥沒空三哥頂上,不要錢,年底挨家挨戶齊兌點兒糧食。那哥兒仨都好脾氣,齊兌糧時家家都感恩戴德地敬重著,遇到殺豬的人家,還會好酒好肉的讓吃完了再走。后來,隨著河道變寬、水流加深,機動車增多,就修了一座大橋。在當(dāng)時,這橋應(yīng)該是方圓的一大標(biāo)志性建筑,也很壯觀。橋不是很高,和兩岸的大地持平,站在橋上,正好看到我們村莊里人家的房瓦和煙筒。橋是南北走向,兩面隔一米遠(yuǎn)一個圓柱子,有煙筒管子粗,半大人高,上面刷著上紅下籃的等長的鉛油子。近幾年,隨著車的大幅度增多,大貨車越來越多進(jìn)入鄉(xiāng)下,載重越來越大,橋的負(fù)荷已不能承擔(dān)飛速發(fā)展的生活節(jié)奏。2016年春天,上級政府又重新修橋,歷時一春一夏,封路建橋,這一封路,人們也更深地體會到橋的價值了。金秋十月,大地五谷飄香,偉大祖國生日這一天,建成勝利通車了。按照尊重中華民族古老的鄉(xiāng)風(fēng)民俗習(xí)慣,把這橋定名為船房子大橋。

橋的頂頭也是黑色大理石刻金字,豎著寫的:“船房子大橋”。西北橋頭也是這樣的標(biāo)志,這兩個標(biāo)志占的位置分別是三七賣瓜的好地方,和船房子那人賣魚的黃金地方。通車那天,橋上烏泱烏泱一幫人歡天喜地地議論著。

以前的橋人們叫“過水橋”,頭些年招蘇臺河沒修兩面的攔河大堤壩時,漲過一次不大也不小的水,水就從橋上自東向西悠悠地過,人們在橋上通過,就像在水上飄似的。當(dāng)然是再危險不過了,政府立即派人駐扎在河兩岸,封路。現(xiàn)在的橋,修得比原來高、大、寬,人們稱呼為“望水橋”,橋面和兩邊大堤壩持平,東西橋護(hù)攔是一人高的厚厚的水泥墻體,底半截是兩米處一個四方口的小過水道,橋頭南北兩面同時延伸著長長的一人高的護(hù)欄,一直頂?shù)酱蟮虊慰?。橫欄都是長方形的鐵板,立柱都是一個一個等距離的圓形鋼管,護(hù)欄底下是空格,兩面有高高的警示牌。站在橋上,以前沒什么特別的感覺,現(xiàn)在就覺得人變成小不點兒了,視野開闊了,車流、道路、綠樹、村莊,組成了一幅完美的鄉(xiāng)村風(fēng)土畫卷。一條有名的大河上一定有橋,永遠(yuǎn)地安放在一方水土的天地之間。河水把大地分割成南北兩岸,而橋又把兩岸大地牢牢實實地連接在一起,拉著兩岸人民的手,一起在幸福的人間行走。橋北岸屬于后窯鎮(zhèn)地界,橋南岸屬于金家鎮(zhèn)地界,橋的兩頭是客車的停車站點。一條招蘇臺河,一座橋,人們穿越大橋,去往天南地北、海角天涯。河水在橋下潺潺流過,奔向遼河,穿越大四鎮(zhèn)地界的大橋,再穿越通江口鎮(zhèn)大橋,再與遼河交匯后去往入海口。聽老輩人講,兩河交匯的地方,必是圣土。

夏天,橋是村莊里的人最好的溜達(dá)地方。橋的兩頭有水利部門立的大水泥牌子,上面分別寫著“愛惜生命,珍惜水資源”、“保護(hù)環(huán)境,造福子孫后代”。鎮(zhèn)水利站還派人看管,不讓往河里倒垃圾。在橋上走走望望,又風(fēng)涼,又有景色,實在是消食解悶的好去處。兩岸的豆、麥、高粱、苞米、瓜香、魚腥、和河底的水草散發(fā)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吹來,河水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天是瓦藍(lán)瓦藍(lán)的、地是富有壯闊的、人是強健瀟灑的。迎著陣陣涼爽風(fēng),女孩子們的長發(fā)飛揚,裙衣飄舞。橋兩頭還有賣東西的,橋北頭靠西邊的空地上有一個賣魚的,開著三輪車,支起一個紅黃藍(lán)綠白三角塊組成的大遮陽傘,一大盆一大盆的魚就挨排擺在路邊,大小不一的魚就在盆里擠擠壓壓地玩著命。那人帶著幾個孩子坐在后車斗上,車上放著流行歌曲:“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么見彩虹……”一個大長方形的牌子立在那兒,兩面一樣,天藍(lán)色的底色,三個大大的白色字:“賣河魚”。看著水水靈靈的干凈,像他的魚,紅紅的塑料大盆是那樣醒目,白白的耀眼的小川丁魚,白白的耀眼的大肚子的白漂魚。南來北往的車都停下,買他的魚。有時那幾個孩子幫他賣,看到車成串過,就起哄一起喊叫:“賣河魚嘍!招蘇臺河土生土長的魚嘍!”車上下來的人都眉開眼笑的。賣魚的有時就在河下拋網(wǎng),他的后面總會有一幫粉絲追隨著:放牛的、放羊的、放大鵝的、割草的??吹接腥速I魚,就會隔老遠(yuǎn)喊孩子們多給捧點兒,或喚那買魚的人去他的網(wǎng)那兒撿去。他看上去很年輕,細(xì)高挑大個,拋網(wǎng)的姿勢也很帶勁,穿的襯衫總是清清爽爽的底色是白的小條條或小方塊。他是河北岸船房子村上的人,我不大熟悉。橋南頭堤壩根下的河灘地上是一片瓜園,那是三七的天下。

三七我熟悉,他是河邊的老戶,是屯里土生土長的人。我們家和他家因都搞養(yǎng)殖,都養(yǎng)牛養(yǎng)豬,常常在路上碰到一起,就嘮嘮叨叨牛啊豬啊的,互相取長補短,探討?zhàn)B殖經(jīng)驗。三七是他的外號,和深山老林里的純粹的三七傷藥秧無關(guān),和肥田沃土里的枝繁葉茂的中藥三七秧也無關(guān),和小算盤珠子般溜光水滑的三七西藥片也無關(guān)。三七無論自己做事,還是別人讓幫參謀修個豬圈、買頭大牛了,總會當(dāng)啷一句:“修、買、干,愛咋咋地,反正人就活這一輩子,不干白不干。這社會還有啥說,只要你愿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話又說回來,家有家規(guī),國有國法,前提有一點,咱不能犯法啊?!比哒f,想做就做,別管那三七二十一,一輩子,總得做件大事,要不,白活了?!叭叱D赀@話不離嘴,后來大家伙兒就三七三七地叫開了。有人說,聽他話還真行,我就是聽他話養(yǎng)豬養(yǎng)順道兒的。也有的說,聽他話,哭都哭不出個子午卯酉來。唉!人嘴兩層皮,愛咋咋說,三七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活著,不的他就不是三七了。

三七年年在頂著橋頭這塊地上種瓜,不愁賣瓜不說,三七還一邊蒔弄瓜一邊把家里的十頭大母牛喂得滾瓜溜圓。牛就圈在地頭的一處樹空里,那真是一舉兩得,低頭看瓜,抬頭看牛,稍帶著看看橋,看看過往的車,看看不遠(yuǎn)處的河。白花花的河水,牛有吃有喝的,瓜地旱了就引河水噴噴,真是天賜寶地。

三七的瓜地不打除草劑、不打農(nóng)藥、不上化肥,年年在秋后把漚了兩年的豬圈糞在地上鋪厚厚一層,然后用犁鏵扣到壟下,那地就老有勁了。周圍的荒草、荒蒿也嗷嗷地借光長得像轉(zhuǎn)基因了似的,但長得再好最后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割了一茬又竄出一茬,都添乎了三七的大母牛。那蒿草堆里偶而也會有一枝紅的、粉的、黃的花兒探出頭來,人見人說好看。有孩子要摘那花兒,三七就有點兒急,就繃著臉說:“那花兒是開給大伙兒看的,不能你一人獨享,小孩子家家不能學(xué)自私?!比叱商炀驮诠系乩锩砻θ?,他的瓜全是老品種的:大灰鼠子、老十道白、大麻瓜、羊角蜜。地里還會有東一棵西一棵的大蒿,火蒿,艾篙,那是三七故意留的。有人就說三七真會整景兒。三七說,這叫生態(tài)農(nóng)業(yè),你懂不懂?艾蒿五月節(jié)就派上用途了,火蒿三七就擼起褲腿子,在小腿上搓成繩,干了就掛在瓜窩棚的桿子上夜晚點著熏蚊子。有月亮的夜晚,有無數(shù)的蟲在四周演奏《詩經(jīng)》里村莊的某個曲調(diào)。人們就坐在蒿香的瓜園那兒嘮前塵往事,諦聽莊稼花開大野上的聲音,品嘗季節(jié)的味道,瓜香、青稞香。土地令人們心花怒放,土地不光給人們吃的,還給了一份安居樂業(yè),謝謝天地的情懷,歲月悠悠,歲月長長,田野讓他們油然而生一種安慰感。放假的孩子們都愛聚在這里,不為吃瓜,是為了那里的環(huán)境,和那月亮底下的浪漫野色。大人們講古,講天時、地利、人和,講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綠色無公害種植,講科學(xué)養(yǎng)殖。孩子們也講少年潤土:“深藍(lán)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三七的瓜地還會有紫天天、黃天天。三七說是為他媽養(yǎng)的,他媽得了小腦萎縮那類病,見到天天就叫他兒子,不得就叫他大兄弟,弄得大伙兒哭不得笑不得。

三七的老婆讓三七種新品種的小瓜。三七說:“你老娘們兒家家的懂啥?管好你的豬得了,頭發(fā)長,見識短。那新品種的瓜遇到連雨天就得全澇在地里,這老品種瓜才是硬頭貨。去!一邊兒去!拿饅頭不當(dāng)干糧,你以為老年瞎子人傻啊?都是人才!”三七老婆被噎得沒言語了。三七說話就這樣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等老婆緩過神兒來,挨罵是一定的,因為三七老婆在方圓十里之內(nèi)也不是無名之輩,年年自己養(yǎng)活百十來頭豬,也是實打?qū)嵉模强刹皇囚[著玩的,村里人都豎大拇指,事實讓人服氣。

三伏天,天地一片花粉香,粘粘的風(fēng)吻著人們的身體。三七的瓜地頂著橋頭路橫著種了一壟蘇子,肥頭大耳的讓人聞到了清香,人們一走一過,掐一把就回家墊簾子,蒸包子、饅頭、大吊瓜餡餃子去。紅小豆、綠小豆、小爬豆、小黑豆的花兒就在三七的瓜地里放巴掌似的怒放,一嘟嚕一嘟嚕的花兒,粉燦燦的翠白、粉燦燦的鵝黃,把三七的瓜地規(guī)劃得一方塊一方塊的,那塊是灰鼠子瓜,那塊十道白瓜,那塊大麻瓜,那塊是羊角蜜,看著真像那么一回事兒。三七得意洋洋地說:“這才合我的心,標(biāo)準(zhǔn)的農(nóng)田,孩子吃了我的瓜,健壯、聰明、頂呱呱,大人吃了我的瓜,生命無盡頂呱呱。誰看了我的瓜,說:"真他媽帶勁,這才是我三七干的活兒?!鞭r(nóng)閑了,瓜香也飄滿了招蘇臺河四周,南來北往的車都停下,人們紛紛走進(jìn)三七的瓜園。那一嘟嚕一嘟嚕的花兒也變成了一嘟嚕一嘟嚕的長短不一的細(xì)角,每個角上都有幾間小屋,小屋里有個光溜溜的小玩物,小玩物有穿紅衣的、綠衣的、黑衣的,陽光下裸裸的讓人愛惜。黃蝴蝶、白蝴蝶、大花蝴蝶,大眼睛的蜻蜓,都在三七的瓜地留戀不舍。蒲公英花開花落在堤壩旁邊,車轱轆菜老在了路的兩旁,老鴣筋一大啪啦一大啪啦地散在大堤壩身上,上面墜滿了無數(shù)金豆豆似的小花花。河水的淺不溜丟的灘涂上,水蔥子、蒲棒草,赤條條地油光碧綠著,擁成大片,卿卿我我地交談著。香蒿、苦蒿伙同螞蚱腿子、狗卵子秧成幫結(jié)伙地霸占著河灘。三七頂著個麥桿秸的草帽,看上去大概有老八輩子了。拿著銀光閃閃的直脖鐮刀去割那水蔥子,三七一貓腰,就聽嘁哩咔嚓一個動靜,不一會兒,一頭大牛眼前就有了一大堆水蔥子,那牛就橫著叼起一大掐子往嘴里捋,兩邊的腮幫子就鼓著大包,綠的液體就掛在兩邊嘴丫子上。牛仰臉朝天地嚼著,三七看過路的人看,就說,看這牛多狼乎,和咱小時候吃蔥葉抿大醬一樣,蔥葉也不破開,看有蟲沒有蟲子,拿回來觸大醬碗就晃頭咬,蔥鼻涕拉拉哪都是。圍過一幫人就大笑:哪有你這樣比的?哪個老師教你的?三七說:根本就是嗎,這還用教?沒人教你怎知道和你老婆一被窩子做那事兒、生孩子,還好意思說。眾人便笑開了鍋似的,路過的車?yán)锏娜司团恐皯敉睹笺堆鄣?,不知道發(fā)生了啥事這幫人這樣開心,好事的開車的人就有下車的。三七說:“你不要小瞧我這十頭牛,國家一年還獎勵我一萬多呢,給我臺小轎車都不和你換?!比呔褪侨?,沒白叫,三七真牛氣!

繞過橋頭,東拐,上了人家前面的水泥路,便回村了。也看到了我家的白楊林——那是14年前,我家二丫剛過百歲那年,清明節(jié)后一個暖暖的日子里買下的。那日我正抱著二丫在窗前的水泥臺上坐著曬太陽,小被面上的大石榴花是那樣濃、那樣艷,丈夫從大門外奔回來,蹲在我們娘倆面前,拿起二丫的小手往他的臉蛋上蹭,二丫那時也才會咧著嘴笑。他向他的妻子匯報他先斬后奏買下了一條林帶,打那以后,每年清明節(jié)后暖暖的日子里,我們都會栽樹。買時,那是一條剛剛砍伐完的林子,我們一切重新開始,挖坑栽樹。那時我和丈夫才三十出頭,年輕氣盛,雄心萬丈,發(fā)狠一定要把這林子弄出個樣來。樹苗都是從苗圃買來的,一大捆一大捆的,先挑高的、粗的栽,現(xiàn)在中間那些高的、粗的樹都有一大抱了,今天看如愿了。這條林是一條防風(fēng)固沙林,我常常會拿出林業(yè)部門給我們頒發(fā)的樹照,那是大綠的本本,皮上有國徽,底下是大金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權(quán)證。那上面有飛機航拍的地圖,地圖上有我家這條林帶在我們村莊這一方水土上的詳細(xì)位置和地理坐標(biāo)。林帶的合同是30年,買時我就算過,想著等合同期滿時我和丈夫就60多歲了,頭發(fā)已經(jīng)斑白了,二丫也快有我倆買這林子時的年齡了。等到那一天,我們真的老了,便帶著大丫、二丫,雙手牽著他們兒女的手,去樹林里走走,和他們說說過去的事,這將是多么浪漫的事情啊!合同到了還可以續(xù),孩子們還年輕,這也是一種安慰。想到這兒,我就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看看身旁的二丫,她已經(jīng)是個初中生了。再看看這片白楊林,高高的枝條在陽光輕風(fēng)中,互相摩裟著身體,那種肌膚相親、相依為命的樣子,正如人世間的我和丈夫,還有三七和他妻子一樣平凡的一對一對夫妻,在永恒的時光中消磨著一春一夏、一秋一冬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