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刊》2017年3月上半月刊|王夫剛:鄉(xiāng)村老人:只有死亡能驚動親戚們
為舅舅去世而作
疏于聯(lián)系的表兄打來電話,傳達舅舅的
消息,當然,肯定是不幸的消息
一個活到了80多歲的
鄉(xiāng)村老人:只有死亡能驚動親戚們。
電話里的表兄連悲傷的形式主義
也摒棄了,我只好把節(jié)哀順變的慰唁
截留在唇邊(舅舅的外甥
好像還有另一個稱謂:外甥狗)
但我決定趕赴四百公里奔喪并對母親
隱瞞這件事情。晚年的舅舅
活得異常黑暗,不過除了眼睛不夠爭氣
母親以為他將活到令人吃驚的年齡。
舅舅姓高,他的身材跟他的姓氏一樣
魁偉。我的童年曾在他那里
獲得過長期做客的優(yōu)越感——
小小的村莊,容得下我所有的親戚。
家族的墓地在山腰。在紀念外公的
一首短詩中,我曾寫到
在那里能看見河流穿越鎮(zhèn)政府的駐地
那時,舅舅就站在我的身邊。
那時,舅舅還沒有和收音機相依為伴
還沒有跟我談論震驚一時的杜世成事件。
像博爾赫斯描述的失明那樣
黃昏的降臨還只是一種緩慢消失。
舅舅去世,從根本上平息了兩個表兄
關于贍養(yǎng)的分歧。舅舅去世以后
這個村莊也不會再有長輩令我偶爾牽掛。
夏日山洪暴發(fā),沖走了一個時代。
祝壽側記
王木金46歲時,決定為自己祝壽。
之前,他剛經歷了一次沒有女方在場的
離婚;再之前,他經歷的
是一次沒有女方在場的結婚。
王木金買了46個禮炮
從他修摩托車的鋪面,到設宴的飯店
一路燃放,拉禮炮的皮卡車上
懸掛著熱烈的橫幅——
全國人民祝王木金先生生日快樂!
壽席上,王木金接到了
一位女性來電——像博爾赫斯
雇傭街頭的問候者一樣
王木金微笑著按下手機免提
接受祝福,并且和對方開起了玩笑
一個葷素搭配的段子
曾在短信中橫飛亂舞。
祝壽的花費,來自王木金的形式主義婚姻
所產生的利潤:有人需要超生
而他,成為了游戲的
環(huán)節(jié)之一。這個村子里最為著名的
單身漢,曾在修車鋪的墻上
寫過:愛情是一種奢侈品。
還曾寫過:人類本身就是一個騙局。
抱著馬路邊的小樹哭泣的人
抱著馬路邊的小樹哭泣的人是個男子。
馬路對面觀望的也是個男子。
女主角已經走遠,背景的表情
已經由憤怒變得模糊。
公交汽車越來越少,打著空車燈的出租車
一如過江之鯽穿行于燈紅酒綠。
抱著馬路邊的小樹哭泣的人是個男子。
他沒有喝醉,也不肯
喊住那個漸行漸遠的名字——
他的包里裝著一封不再需要寫完的
信(也許是一顆滴血的心)
他一邊哭泣一邊打電話
讓快遞公司到有一棵小樹的地方
來取郵件。抱著馬路邊的小樹哭泣的人是個男子。
曾經付出、已經失去的愛值得一哭。
他拒絕爬到小樹上面去
(雖然失去了愛,但還不打算自殺)
抱著馬路邊的小樹哭泣的人
是個男子,無人值守的信號燈下
小樹因為細弱而有點
無所適從:它還沒有長到談情說愛的
年齡,也不懂得安慰。
抱著馬路邊的小樹哭泣的人是個男子。
馬路對面觀望的也是個男子。
他久久盤桓只為一個疑問
哭泣的人,哦,你為什么抱著一棵小樹?
祭父稿
父親去世三年之后,我邁入中年門檻。
四十不惑,曾經多么遙遠的目標
就這樣悄無聲息地
來到眼前:我的兒子順利升入小學四年級
詩歌的春天,依舊蒙著一層薄霜。
父親去世三年之后,每年的三月
我不必再專程返回山腳下的村莊為他燒紙
燃放鞭炮。除了春節(jié)和中秋節(jié)
這些慣性節(jié)日,我的懷念
允許越過形式主義在他的墳前小坐一會。
父親去世三年之后,我為之后悔的事情
似乎比以往多了起來——
為什么沒有幫助他為早逝的父母
立一塊給生者閱讀的墓碑?天堂也有電信局
為什么不提醒他帶走生前用過的電話?
父親去世三年之后,我學會了抽煙
為了與他保持某種愛好上的聯(lián)系。
父親去世三年之后,我成為了真正的父親
(一個與傳統(tǒng)有關的說法)
在他墳前焚燒詩集不是為了讓他閱讀。
父親去世三年之后,山河依舊。
卡扎菲領取了比薩達姆還要羞辱的結局。
我還生活在城市一角,我的土地
還由別人耕種:替父親活著
活下去,我的夢還由父親那里出發(fā)抵達光陰。
悼念一位意外去世的親人
這一次是車禍:當制動失靈的卡車
比狂奔時代更為迅猛地撞飛了
摩托車,鋼鐵的痛苦,和人一樣。
這一次我終于相信了命運
和命運的安排——
他那么匆忙地去買一輛嬰兒推車
那么遺憾地,把這個愿望
帶到了另一個世界。
一個人消失了;一個親人
突然消失了——我沒有哭泣
過度悲痛(盡管,具體的悲痛
允許被夸大,被理解)
在暗夜般的寂靜中,疲憊的
心靈,正慢慢地回到
繼續(xù)的生活。而他的女兒
將在繼續(xù)的生活中聽人說起
一輛嬰兒推車的故事
車禍之后,它從未出現(xiàn),卻奪走了
她一生的父愛;她將從我手上
繼承一張王夫強的身份證
和一首悼念的短詩——那時我將對她說
“人嘛,生于偶然,死于必然。”
桃園附近
我從冬天趕到來年春天
看見太陽升上林梢,照徹桃園
桃園里有詩,有人家
他們是我的鄰居可我已經
叫不出他們的名字
我曾去桃園深處看風景
他們只是住在附近
靠近桃園卻過著遠離桃園的
日子,他們是我的鄰居
知道我的丑陋和隱私
但不拋棄我——他們是生活的桃子
有著被吃掉的命運
卻從來不替我們發(fā)表觀點
槐花凌亂
時令已是初夏,槐花依舊熱烈地
盛開著,微煦的風吹來了
朗誦詩歌的聲音——
有吻的時光,謳歌的主題在變小
仿佛所有溫柔都已抵達臉龐
這不奇怪。有吻的時光
像槐花熱烈地盛開著,熱烈地凌亂著
像尋常植物也懂得憐香惜玉
有吻的時光,諾言被忽略
有吻的時光,思念失去了
歸宿——只有槐花熱烈地盛開著
熱烈地凌亂著,扼殺了秩序
致青春
秋風浩蕩,山中有了些許變化
寺院不再把蟬鳴視為噪音
青春的個體戶不再為青春提供免費的
嘻嘻哈哈的解說詞活躍氣氛
天空慢慢舒展,林梢和山巔
有云飄過。成長的事物
配得上伸出雙手接住竹籃里的夢幻
——不愣神的人,哪有人生
通過不同的勞作,獲得審美支持
和命運的休憩:汽車站外
失戀的青年以淚洗面
瘋人院里,失眠者細數(shù)著頭發(fā)
這就是青春,欲望曾經探頭探腦
這就是青春史,青春沒有歷史
獻給外婆的詩
紅色布條蒙住天空,誓言和口號
攻城掠地;流行饑餓的
時代,胃的世界觀改變了形狀
啊,需要點亮燈盞才能看見
年邁的外婆耐心地活著
蒲公英的命運蒲公英說了不算
像孤獨的散步者,無須浪漫
被風吹亂的頭發(fā)仿佛記下了
外婆的心愿——最初的和最后的
對時間的抵御無關現(xiàn)實
去天堂的出租車來了,親愛的外婆
愿你還記得我外公愛你的樣子
被喧嘩證明的平靜
王夫剛
波德里亞認為,愛的能量釋放后,才呈現(xiàn)疲憊狀態(tài)的平靜;犯了命案后,才有贖罪的平靜。這個觀點,我打算接受,并非因為經歷了愛的能量釋放或者犯下什么命案,只是替內心投出贊成的一票而已:“平靜”的自主意義高于“喧嘩”的即時價值理所應當, 寫作尤其如此。詩人勞績,為了讓心靈奔赴遠方,也源于人類命運終將返回故鄉(xiāng)的恒久召喚。漢語新詩百年,可圈可點眾多,誤人子弟的教訓也不匱乏——時代的狂歡允許與時俱進,任何成長的喜悅和煩惱都已失去單列一章的優(yōu)勢,詩歌仍然作為人類文明的坐標之一, 但被喜新厭舊的銹跡覆蓋既有的光芒漸屬常態(tài)。有格局的詩人,年輕時“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沒什么,年輕以后對“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完成上山砍柴的客觀理解則是必須的:科技進步是一項沒完沒了的物質運動但構不成對孔子的直接威脅,熱衷于房產、汽車和頻繁更換電子產品的人,不會為詩中雄鷹和歌中百靈而鼓掌,詩歌的尊嚴也不會寄望于碎片式或者逐利性的單邊熱情予以捍衛(wèi)。乙未年秋日,我著手整理修訂自己的六卷詩文集,當時頗多感觸,曾經的萬千“喧嘩”,如今只剩下些許“平靜”,這是多么殘忍、幸運而合理的結局?。∥业淖嫦韧醭斯偹陌倌昵坝性妵L云:“肝膽今誰向,文章我自憐”,而我在新年之際寫下的祝福已經平靜得漫無目的:“嗨,愿我寫下的每一行詩句/都有家鄉(xiāng);愿你經過的/每一個春天/都開滿了失魂落魄的鮮花?!鼻闆r就是這樣,我喜歡“失魂落魄的鮮花”勝于“斗志昂揚的鮮花”或者“眼花繚亂的鮮花”卻給不出教科書上的理由,但我決定不做解釋,追求真相和答案從來不是詩歌的主動性責任,當我閉嘴時,我聽見微信的全民噪音在增加,作為被喧嘩證明的平靜,則繼續(xù)不動聲色地擴大著靜水流深的隱形疆土,在各表一枝的道路上尋找隸屬于“平靜”的漢字材質的船只而樂此不疲。
來源:《詩刊》2017年3月上半月刊“視點”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