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劉禹錫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來源:解放日報 | 陳鵬舉  2019年02月28日08:21

《讀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句》:“桃偶歸何處,劉郎去復(fù)來。廢興余故壘,棄置蓄沉哀。聯(lián)轡柳司馬,酬吟白傅杯。青雕開睡眼,萬木絕塵埃?!?/p>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原詩:“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劉禹錫天賦詩情,髫齡又受詩僧皎然、靈澈親炙。二十一歲中進士,可謂青春得意。旋即遭遇八司馬事件,寵辱棄置,困苦交加,終生貞心不移。貶謫十年歸來,作玄都觀看桃詩,再度被貶。再度歸來,在揚州初遇白居易。這時候,劉禹錫已是極為完好的詩人劉禹錫了。雄心氣概,吞吐謦欬,并世少見。

唐詩有什么?唐詩人有什么?我想是有那種骨子里的高貴和從容。劉禹錫是真正具有的。無論春風(fēng)順水,還是秋霜緊逼,他都是劉禹錫。他是中唐之人,貴族的心氣,還多了一份凜冽。然而真正的唐人,真正的唐詩,金剛之身終不能為外力所壞。劉禹錫是真正的唐人,他寫著真正的唐詩。他的心飽滿如初,他甚至沒感覺他的心有傷口,他也不屑于他的心有傷口。

劉禹錫和韓愈、柳宗元不止是詩文之交,由此也可見他是什么樣人。他還寫過《天論》,下得一手好棋。他的胸襟太大,他的詩,自然會以一種俯視的感覺靜觀萬類,好像他生來就是盤桓空中的雕。他的詩,基本不用生僻字,文字暢曉直白。他的詩,字、句、篇,都是虛實相生,就像朗朗天空,星羅棋布。這種開闊,這種高華,對他而言,一定是命里帶來,而不是生死契闊,艱難玉成。

那首《西塞山懷古》,是他倚馬之作。那一場滅吳的戰(zhàn)事,在他掌心重現(xiàn),由他乘興比劃?!叭耸缼谆貍拢叫我琅f枕寒流”,氣象闊大到無從贊起。可見歷史像極了他的詩,讓人感覺到了傷感,又感覺到了無法傷感。

回頭再看酬白居易的那一首。他和白居易初見,詩心相激。他直言自己遭罪二十三年。他說向秀懷舊的《聞笛賦》寫得再短,也是虛空,他又說自己好比爛柯山上的王質(zhì),恍如隔世。接著,他突然寫了后世極為著名的一聯(lián):“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之后,他又突然說,他只是在聽白居易歌唱,品嘗席上的美酒,全詩至此戛然而止。

這首詩寫得真是好,不只是某一聯(lián)好,而是整首詩好。好在哪里?我看至少有三個好。一是大丈夫滔滔心潮,起止自如。二是所涉之典如“聞笛賦”“爛柯人”,不是詩人刻意用典,而是典太契合,徑自闖了進來,不能不用。三是虛實的感覺太好。第二聯(lián)看是用典,很虛,卻是極美的大實話。第三聯(lián)呢?寫景,感覺很實,其實不是眼見之實,而是詩人想象之實。這是詩句所謂虛實的偉大范例,明白這一點,理解唐詩,理解劉禹錫,雖不中,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