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學》漢文版2018年增刊|吉米平階:大河(節(jié)選)
峨邊,一個陌生的名字。
四川有三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簡稱“甘阿涼”,我是甘孜州人,對自治州有天然的情感,于是想當然認為:哦,峨邊,涼山州的一個縣。還為要第一次前往這個熟悉而陌生的地方興奮不已。殊不知在涼山彝族自治州里,何來一個彝族自治縣,這是基本的常識。有時候,你被一種錯誤的認知慣性地引領(lǐng)著,不撞上南墻醒不過來。
還好,現(xiàn)在有手機,臨上飛機前百度一下,恍然大悟,原來峨邊不在涼山,而是樂山市的彝族自治縣。
主辦方安排工作人員在機場接站,集中一個地方午餐,然后乘車前往峨邊縣,據(jù)說要走四五個小時。這讓我有點小激動,在西藏,出行四五個小時的車程,家常便飯,常常兩頭摸黑,一走十三四個小時,但在內(nèi)地,長途旅行不是飛機就是高鐵,能坐汽車四五個小時,領(lǐng)略不一樣的風景,很期待。
三輛考斯特中巴,被安排在一號車。有領(lǐng)導,多數(shù)是熟悉的朋友。根據(jù)個人的乘車經(jīng)驗,午餐后無論乘客還是司機,都容易犯困,打瞌睡,于是自告奮勇坐副駕駛,負責跟司機扯閑篇,頭前帶路。
司機叫魯克什么,我用帶樂山口音的四川話叫他魯克先生,一句“支莫給尼(吉祥如意)”,立馬拉近彼此的距離,所以一路只叫他魯克先生,全名怎么稱呼,卻沒有記住。
魯克先生精干,帥氣,眼睛黑又亮,是彝族美男子,而且談性很高,完全不必擔心冷場,他是靠近峨邊著名風景區(qū)黑竹溝邊上金巖村的人,對家鄉(xiāng)充滿了自豪,一路上沒有少給我們描繪峨邊美景,所以我們一車人在沒有到達目的地之前,已經(jīng)對它有了比較充分的了解。魯克先生甚至跟白庚勝主席用彝語對話,更加加強了白主席對民族間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細節(jié)方面的興趣,免費給同車一行上了一堂生動的民族關(guān)系史課。
行進間完全沒有壓力,談笑風生,此時突然一條大河出現(xiàn)在眼前,不是突然出現(xiàn),而是一下子橫亙在眼前,它靜靜地往前流淌,蜿蜒在山路邊上,我吃驚的看著它,半張著嘴把詢問的眼光投向身邊的魯克先生,魯克先生淡淡地說了一句:“大渡河?!?/p>
大渡河?這是大渡河!行前的功課里,知道峨邊在大渡河邊上,但沒想到它是以這樣一種讓人猝不及防的方式出現(xiàn)在我的視線里,此后幾天,無論是在縣城參加活動,還是下鄉(xiāng)采風,大渡河都在身邊,無言,靜默,深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