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吳為山委員: 全方位守護、激活、傳揚中華文化之美
來源:光明日報 | 王斯敏  2019年03月14日08:19

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為今年全國兩會準備的提案,全都關乎“美”——加強美育教育及其傳播,以“典藏活化”普及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動優(yōu)秀美術作品進教材,加強公共文化管理人才培養(yǎng)……在他看來,這種美是中華文化獨特鮮明的內(nèi)在底蘊之美,是推動五千年文明演進的民族精神之美,是新時代砥礪奮發(fā)的情懷追求之美;匯聚起來,就是今天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引領時代風尚的堅實底氣,是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根鑄魂的充沛信心。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政協(xié)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lián)界委員,吳為山委員在聯(lián)組會上以《用經(jīng)典作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題發(fā)言。今年全國兩會,總書記在政協(xié)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聯(lián)組會上的重要講話更令他激動不已。如何“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

“我做雕塑,30多年專注于為中國文化名人造像,深感于這些人物所彰顯的中華文化精神。在中國美術館工作后,更常常為浩瀚經(jīng)典所凝結的智慧、情懷與創(chuàng)造力沉醉和振奮。我愿為守護、激活、傳揚中華文化之美而鼓與呼——以美育美,以情動情,以經(jīng)典催生經(jīng)典?!眳菫樯轿瘑T感言。

新時代的藝術家,當是為人民奉獻時代精品的創(chuàng)作者,也是向世界展現(xiàn)祖國文化魅力的傳播者。吳為山委員塑造的馬克思雕像豎立在德國特里爾,把來自遙遠東方的致敬帶到了這位偉大思想家的故鄉(xiāng);巴西“中國廣場”立起他塑造的孔子銅像,“仁者愛人”的中華文明在異國春風化雨、浸潤人心……在他看來,這并非個人的成就與榮耀:“我的作品之所以廣受認可,是因為我所依賴、所根植的中國文化受到世界人民喜愛。中國文化的魅力和智慧,應當為全人類所共享?!?/p>

從“中華文化之美”入手,讓新時代文藝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于是,在關于美育的提案中,他建議:在各類教育特別是人文社科類教育中注入中國傳統(tǒng)美學精神,引導培養(yǎng)具有中華美學的價值、思維和方法;重點提升藝術教育格局與水準,發(fā)揮藝術教育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獨特作用;重視面向公眾的社會教育,讓美育融入日常生活,滲入民眾內(nèi)心;培養(yǎng)中華美德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以大愛之心、大美之藝培養(yǎng)“大德之境”,讓“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美成為個人的生命底色。

“中國美術館有11萬余件精品館藏,是開展大眾美育的最好場所之一。我們正在開展‘典藏活化’系列展覽,通過對館藏經(jīng)典的研究分類、策劃展示,熏陶和引導大眾,同時激發(fā)藝術家的靈感與創(chuàng)新?!眳菫樯轿瘑T介紹。從首展“人民的形象”到“美在新時代”“美美與共”,再到今天獻禮祖國70華誕的“民族大團結——全國雕塑藝術作品展”,這些展覽每每吸引觀眾排起長隊,從中可見他們對美的渴求、對藝術經(jīng)典的珍視。

在關于進一步做好“典藏活化”工作的建議里,吳為山委員從展陳主題的時代性、傳播途徑的多樣性、文化IP的開發(fā)利用以及館藏精品“走出去”等多個維度進行思考。在推進美術精品進教材、培養(yǎng)專業(yè)性文化管理人才的提案里,他也處處強調(diào)作品反映時代、人才“德才兼?zhèn)洹钡闹匾浴?/p>

“在中華民族漫長歷史進程中,美育一直如影隨形,成為中國人自我豐富、自我完善的不竭動力。新時代,我們要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立德,以美樹人,以美儲善,以美啟真,用美提升全民人文素養(yǎng)、塑造文化秩序?!眳菫樯轿瘑T強調(diào),“充分彰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之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