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中國當代新古典主義科幻暨劉洋《火星孤兒》研討會舉行 創(chuàng)新+觀照現實,帶來科幻清風
來源:深圳特區(qū)報 | 張銳  2019年03月19日07:14

日前,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和八光分文化聯(lián)合出版的劉洋的長篇科幻小說《火星孤兒》一經出版,就受到了名家的好評。被視作新古典主義科幻小說一個新的代表。3月17日,中國當代新古典主義科幻暨劉洋《火星孤兒》研討會在南方科技大學召開,圍繞《火星孤兒》中的多項創(chuàng)新與古典主義氣質、中國科幻小說對現實的關照、科幻小說的科學設定、科技的進步對科幻小說的影響以及中國科幻產業(yè)的未來前景等問題,與會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探討。

新古典主義科幻小說成為主流

近年來,中國科幻小說發(fā)表和出版數量持續(xù)上升,質量逐漸提高,大量作品輸出到國外,并獲得了雨果獎、軌跡獎等諸多國際獎項,已經引起文學界和社會的普遍關注。《流浪地球》等影片的熱映,又為科幻電影在中國的產業(yè)啟動打下了基礎。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科幻版權市場交易的火爆增溫,講好中國故事的熱潮已經從現實主義走向浪漫主義,從更多談論過去和現在,轉向關注美好的未來。

在新一輪科幻熱潮之中,以劉慈欣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科幻小說,在革新了傳統(tǒng)科幻小說的敘述模式和人物塑造的基礎上,又沿襲了黃金時代的科幻作品那種視野宏大、技術樂觀、富于開拓的特點,成為當代中國科幻的一股主要力量。其與現在西方流行的科幻小說在文風和題材上有著顯著的區(qū)別,具有一種古典主義的氣質。

《火星孤兒》充滿創(chuàng)新設定

科普作家董仁威指出,劉洋的《火星孤兒》中除了有科幻設定的創(chuàng)新,還有創(chuàng)作方法的創(chuàng)新、世界觀設定的創(chuàng)新。書中,以另類教學方式維持著奇跡般升學率的近騰中學,在光鮮亮麗的成績背后,反抗的種子正在悄悄萌芽。當近騰內部發(fā)生騷亂時,地球上頻現神秘事件,最終,人類在衰敗的文明中茍延殘喘。而此時,近騰中學的一群高中生成了人類最后的希望……對此,劉洋表示小說的核心設定來自一個簡單的想法:如果教材上的知識全是刻意編造的,世界會怎么樣?學生會發(fā)現嗎?

對此董仁威稱,劉洋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非常巧妙地融合了科幻圈中的優(yōu)秀元素,“《火星孤兒》里很重要的是很多東西都是在意料之外,但是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科幻感便在這種深入探尋之中而愈發(fā)強烈?!拔以凇痘鹦枪聝骸防锔杏X到一種非常清新的空氣,一種非常不尋常的寫法和科幻構思,這些都是我們期盼已久的”。

劉洋在研討會上

內容觀照現實具有現實意義

《科幻世界》主編姚海軍談到,《火星孤兒》對現實生活又有著深切的關注,它的核心就是全民關注的大事,高考。小說對備考學生生活的描寫是非常有質感的,從而引發(fā)我們對教育未來的思考,這賦予了這部科幻小說獨特的價值。

清華大學劉兵教授則認為,科幻小說雖然不是科普讀物,但還是以某種科學知識作為基礎性前提展開想象。劉洋將凝聚態(tài)物理加入科幻作品實屬首次,而凝聚態(tài)物理與人們的日常社會生活、應用技術特別是材料關系非常密切,科幻小說最重要的是體現出對現實的關照,這也是《火星孤兒》最寶貴的特質。

科幻評論家三豐則對《火星孤兒》中的世界建構表示欣賞,他表示,從讀者接受層面來看,科幻小說的世界建構是否具備個性的主觀性、沉浸感和互動感,決定了讀者對于小說內容的信任與興趣,從這三個維度而言,《火星孤兒》中的世界觀設定則表現得十分優(yōu)秀。

劉洋2018年入職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科學中心,開始從事寫作和與科幻相關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到現在剛滿半年。南科大人文學院院長陳躍紅表示,劉洋是人文社科學院最年輕的老師,也代表著南科大的重點發(fā)展方向——科幻。南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從建院開始,就把科幻文學作為本院特色人文學科發(fā)展的重心之一??苹檬敲嫦蛭磥淼奈膶W和藝術,更是當前文化產業(yè)的龍頭之一。未來,要通過引進更多具有實力的中青年科幻作家,和具有想象力的內容從業(yè)者進入南科大,豐富深圳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