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塞林格之子訪華 參與塞林格百年誕辰紀念活動
來源:文藝報 | 宋聞  2019年03月29日08:45

1951年7月,小說《麥田里的守望者》出版。一時間,在無數(shù)青少年間引起強烈反響。學校里,到處都有人模仿小說主人公霍爾頓——在大冬天身穿風衣,倒戴著紅色獵人帽,學著霍爾頓的言語動作。這本書的出版,影響了幾代美國人乃至全球讀者。也是因為這部小說,讓J.D.塞林格的名字永遠地留在了世界文壇上。

2018年末,譯林出版社重磅推出美國文學巨匠塞林格作品集,包括《麥田里的守望者》《九故事》《弗蘭妮與祖伊》《抬高房梁,木匠們;西摩:小傳》4部作品。這是塞林格作品簡體中譯本第一次在塞林格基金會的指導(dǎo)下結(jié)集出版。《麥田里的守望者》沿用已故翻譯家孫仲旭的譯本,而《九故事》《弗蘭妮與祖伊》《抬高房梁,木匠們;西摩:小傳》則采用復(fù)旦大學副教授、著名譯者丁駿的譯本,由塞林格的兒子馬特·塞林格親自指導(dǎo)修訂。其間,譯林出版社與基金會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使這套珍貴的文集得以順利出版。

2019年是塞林格誕辰100周年,也是譯林出版社成立30周年。作為塞林格作品集國內(nèi)獨家出版方,譯林出版社首次邀請塞林格之子同時也是塞林格基金會負責人的馬特·塞林格先生訪華,并為此精心策劃一系列讀書沙龍活動。

這次紀念活動,跨越北京、上海、蘇州、南京、成都五座城市,邀請格非、李洱、飛氘、邱華棟、史航、苗煒、丁駿、趙松、盛韻、路內(nèi)、周嘉寧、葉兆言、汪政、但漢松、翟永明等多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書評人,與讀者分享塞林格作品對自己的影響,探討塞林格作品的內(nèi)涵與價值。馬特·塞林格將參與所有宣傳活動,與中國讀者分享他眼中的父親和筆下的人物。

塞林格一生都追求純凈的文學閱讀,排斥商業(yè)與營銷炒作,出于對作者信仰的尊重,整套文集的設(shè)計簡練大方,沒有附加任何文案,拒絕由第三方來詮釋、推銷,以最本真的面目呈現(xiàn)給塞林格一生鐘愛與珍視的讀者們。塞林格作品集的出版大大豐富了塞林格在中國的文獻,馬特·塞林格先生首次訪華,將更有助于中國讀者得以從一個更全面的角度來欣賞塞林格的文學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