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我探求不斷線的風箏!” ——中國美術館辦展紀念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
來源:中國藝術報 | 張亞萌  2019年04月29日12:12
關鍵詞:吳冠中

春雪(紙本水墨設色) 吳冠中 中國美術館藏

“如作品中絕無抽象,不寫意,那便成了放不上天空的風箏。但當作品完全斷絕了物象與人情的聯(lián)系,風箏便斷了線。我探求不斷線的風箏! ”吳冠中的名言成為他百年誕辰展覽的主題——4月25日,時值著名藝術家、美術教育家吳冠中先生百年誕辰,由中國美術館和清華大學共同主辦的“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風箏不斷線——紀念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展覽分為“生命之本” “自然之意”“純真之心”三個板塊,展出了中國美術館藏吳冠中作品57件、清華大學藏1件,共58件作品。展覽將持續(xù)至5月5日。

吳冠中生前頗為推崇魯迅精神。他創(chuàng)作的《野草》 ,畫面中是魯迅神情安詳?shù)亻L眠于野草叢中。魯迅文字中的生命意識引起了吳冠中強烈的共鳴。故而,在吳冠中的很多繪畫中,都有一種隱喻性和象征意味。

大自然更給予了吳冠中無窮盡的創(chuàng)作靈感。中國傳統(tǒng)畫學思想中有“道法自然”之論,唐代畫家張璪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明代畫家王履也提出過“吾師心,心師目,目師華山”的主張。概而論之,在中國傳統(tǒng)畫學理論中,始終將自然物象和心靈景象混而論之。自然的美,需要用眼睛發(fā)現(xiàn),需要用心感受,才能創(chuàng)作出藝術作品。吳冠中在文章中曾談到他對蘇州留園的記憶:“留園有布滿三面墻壁的巨大爬山虎,當早春尚未發(fā)葉時,看那莖枝縱橫伸展,線紋沉浮如游龍,野趣惑人,真是大自然難得的藝術創(chuàng)造。 ”吳冠中在創(chuàng)作中更為留意自然本身的形式美,從中尋找創(chuàng)作的啟發(fā)。

上世紀90年代后,吳冠中的創(chuàng)作進入了平面化、抽象化的階段,畫面中出現(xiàn)了很多點、線、色塊,通過聚散、重復、排列和組合,構成極為單純、和諧的視覺關系,讓觀賞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藝術家的純真之心。

在吳冠中的抽象畫探索中,很多視覺形式并非完全是由生活中得來的,還有一些是夢境、想象,或者是情緒的靈感,諸如《歡樂的夢》 《天外來客》 《書畫緣》 《恩怨》等。事實上,吳冠中一直在強調“風箏不斷線” ,就是藝術創(chuàng)作不能遠離現(xiàn)實生活,在抽象藝術探索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能完全抽象。造化與心源、物象與心象,經(jīng)由他那顆純真之心的提煉與升華,成為永恒的藝術之美。

“風箏不斷線,是貫穿吳先生藝術生命始終的線” ,中國美協(xié)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從吳先生的作品中,領略其一顆永無休止的探索之心,一條不斷超越自己的創(chuàng)新之路,一根連接著傳統(tǒng)、緊系著生活的鄉(xiāng)愁之線” 。他透露,中國美術館新館建設和館藏精品陳列正在積極籌備過程中,屆時也將為吳冠中捐贈作品建立專門的陳列廳,讓公眾始終可以近距離欣賞他的藝術之美。

歡樂的夢(紙本水墨設色) 吳冠中 中國美術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