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華逝,未敢忘憂國
我在共和國的懷抱里長大,比共和國的年齡小一歲。共和國七十誕辰即將到來,梳理國家發(fā)展,就想到個人成長。
當過農(nóng)民。在中國,人多不過農(nóng)民、艱難不過農(nóng)民。當過農(nóng)民,了解中國最基層的狀況,才明白農(nóng)民一滴汗摔八瓣、一分錢掰兩半的艱辛,才練就了咬著牙扛、豁出命干的堅韌,才能時時隨遇而安,事事盡心盡力。
嗜好讀書。大學才上一年,就考上了研究生。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說,社會科學研究要加強,法學、政治學、社會學也要恢復。但社會學已停頓30年,后繼乏人。于是由費孝通主持,把世界幾位著名的社會學教授請到北京,每省選一名學員,集中培訓。我是貴州的人選。經(jīng)過40天高密度填鴨式培訓、如饑似渴地吸納汲取,初生牛犢不怕虎,我決心對中國社會學的歷程、為什么要復興社會學進行理論反思,寫了長篇論文投給《中國社會科學》雜志。半年過去,音訊全無??粗依贤鶄鬟_室跑,同事們?nèi)炭〔唤耗氵€想在那里登文章?一年后,喜從天降,文章發(fā)表在1982年的《中國社會科學》雜志上,題目為《社會學否定之否定的進程及其內(nèi)在矛盾》。那種喜出望外的心情,有點像“范進中舉”。兩年后,中國社會科學院評選出7篇青年優(yōu)秀論文,此文中選。隨后,我又在《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發(fā)表了兩篇論文,在其他社科雜志發(fā)表多篇論文,今年還在《文史哲》發(fā)表了《建設馬克思主義宗教學探析》。
愛好音樂。60歲開始學琴。來自社會各界并非專業(yè)文藝工作者的“愛樂人”組成的“滿天星業(yè)余交響樂團”,我是團長兼首席大提琴。近年來足跡踏遍祖國大地,5年來演出130場。我們的理念是:新時代民族復興乘風破浪前行的巨輪上,每一分力量都不可或缺。人人都浸潤在文化之中,人人都有責以文化人。既使韶華逝,青絲華發(fā),未敢忘憂國。
我的一個感覺是,和祖國在一起,就有無窮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說:“江河之所以能沖開絕壁奪隘而出,是因其積聚了千里奔涌、萬壑歸流的洪荒偉力?!薄敖裉?,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在歷史進程中積累的強大能量已經(jīng)充分爆發(fā)出來了,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勢不可擋的磅礴力量?!?/p>
作為共和國近14億成員中的一員,作為滄海之一滴水珠,我也是這磅礴力量的一份子。
(作者為全國政協(xié)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