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河到奧卡河
初春的黃河灘頭,棵棵麥苗挺直著腰桿在風中搖曳。每年這個時候,舟橋兵都要在這里安營扎寨,鬧騰一河春水。太陽剛剛升起,一場實戰(zhàn)化渡河工程保障演練已悄然打響。只見一臺臺舟車從灘頭林間駛出,就像一顆顆出膛的子彈,穿越一個個陸上障礙奔向岸灘泛水場。我駕著舟車在岸灘上馳騁,前車卷起的黃沙籠罩眼前,那一刻仿佛又回到了征戰(zhàn)俄羅斯奧卡河的賽場上。
2015年,一條赴俄參加舟橋兵“開闊水域”項目比賽的消息在舟橋營炸開了鍋,讓我既驚喜又著急。喜的是作為軍人能走出國門為國征戰(zhàn),將是一輩子的驕傲;急的是自己身為一名11年的舟橋老兵,卻不是舟橋專業(yè)。為此,我主動請纓,“火線轉崗”,由一名汽車駕駛員轉崗為舟車駕駛員,參加了集訓隊。
挑戰(zhàn)無處不在。汽車與舟車雖只有一字之差,實際操作卻相差甚遠。面對駕駛室里陌生的儀表盤、按鈕,我只能從零學起。隨著訓練強度逐漸加大,發(fā)動機異響、空壓機漏氣、油水氣滴漏等大大小小的故障接踵而至。為不耽誤訓練,維修工作只能超負荷運轉。每次進行完駕駛訓練,我都鉚在車場,跟著修理工一起鉆車底學習維修技能。面對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考驗,我就一個念頭:為國出征是榮譽,揚威國際賽場是使命。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去年8月,我隨第83集團軍某旅組隊赴俄參加“國際軍事比賽-2018”“開闊水域”項目??粗A⒃诎稙┥项I獎臺的國旗桿,我和戰(zhàn)友們互相鼓勁:一定要將鮮艷的五星紅旗高高升起,把中國舟橋兵的風采展現(xiàn)給全世界!
這是一場舟橋兵的水上巔峰對決。比賽按照合成部隊渡河進攻戰(zhàn)斗行動進程連貫實施,裝甲工程車克服反坦克壕、兩棲裝甲輸送車渡送迫擊炮排等7個內容順序進行,主要檢驗舟橋分隊在實戰(zhàn)條件下多方式連續(xù)快速渡河保障能力。
硝煙彌漫中比賽拉開戰(zhàn)幕,中國工兵班從岸邊隱蔽工事一躍而出,完成50米沙灘奔襲,扛起橡皮艇,入水、上舟、點火,如離弦之箭駛離岸邊。
1號水雷、2號水雷、3號水雷,操舟機手田衛(wèi)濤沉著冷靜依次避開。一個漂亮的沖灘,中國工兵班第一個到達對岸,排雷手精準投出排雷錨爪,拉響絆發(fā)雷。好!我聽得見這是一聲來自心底的吼叫,坐在舟車駕駛室里的我,那根緊張的心弦時刻與對講機傳來的聲波同頻共振。
被稱為水上“變形金剛”的自行舟橋比賽開始了。戰(zhàn)友賀中坤駕駛自行舟橋順利通過陸上障礙,機動至岸灘區(qū),展開門橋板。而此時,俄方自行舟橋早已下水,正向對岸渡送坦克。賀中坤沉著冷靜,待坦克上舟停穩(wěn)后,他掛擋起步?jīng)_入水中,打開水上動力,緊追俄方,差距越來越小??捎捎阡钚芯嚯x短,俄方還是先于中國參賽隊上岸。
跳下駕駛艙,賀中坤狠狠拍打頭盔,懊惱地說:“再有10米的距離,我肯定能追上他!”
這時,對講機里傳來比賽情況播報:“俄方觸碰浮標1次,加時15秒!”他和隊友緊緊地抱在一起,流下了熱淚。
該課目,中俄雙方打了個平手。然而,前3個課目我方已落后40秒。
40秒!作為60噸漕渡門橋組的尾車駕駛員,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擺在我面前!在出發(fā)地線上,我坐在密不透氣的駕駛室里,只待一聲令下,開啟屬于自己的沖鋒。那一刻,仿佛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從額頭滲出的汗珠劃過臉頰一滴一滴地砸在方向盤上,一聲聲撞擊著緊繃著的心弦。
“出發(fā)!”對講機里傳來的聲音堅定有力,我仿佛能看見指揮員目光如炬、指揮若定的神情。我駕駛著舟車跟隨前車,如離弦之箭沖入賽道。而此時,俄方舟車早已駛出100米開外。
由于奧卡河水流較慢、近乎靜水,為避免單舟泛水后發(fā)生自由漂移,我方車組必須同步泛水。這意味著,我這最后一臺舟車抵達岸邊的速度決定著整體車組泛水的快慢。
起步發(fā)力、換擋加速,超常規(guī)使用高速擋,沙土質的路面高低不平,十幾噸重的舟車猶如一輛賽車極速飛馳,高溫、密閉、顛簸的駕駛室里,我汗如雨下,緊緊“咬”住前車。
舟車掠過之地,濃煙翻滾彌漫,尤其是最后一臺車像被裹上厚厚一層黃紗布。為了與前車保持“神同步”,我一邊瞄著左側就近的路沿,一邊盯著前車尾燈,就這樣亦步亦趨地緊緊“咬住”前車。高速行駛中,兩車不足3米的車距更考驗著后車駕駛員的快速反應能力。
之前的訓練中,我曾仔細分析賽道設置情況,并對照現(xiàn)地手繪了一張賽道略圖,圖上密密麻麻詳細記錄著每個障礙、每處細節(jié)。舟車的速度、油門、剎車力度等應該如何控制,全部了然于胸。經(jīng)過反復試驗,我和隊友越來越“心靈相通”,配合也越來越精準。
彎曲的賽道上,數(shù)臺舟車速度如一,猶如一條長蛇蜿蜒前行。車組時而急速行駛、時而減速慢行,穿越一個個陸上障礙。哧啦!突然,前車后輪濺起的一波水花打在擋風玻璃上,這是最后一道障礙——涉水場,終點就在前方!我穩(wěn)了穩(wěn)神,再次將油門踩到底,隨之駛離賽道,漫卷飛塵被甩在身后,寬闊的奧卡河水域呈現(xiàn)在眼前。一個漂亮轉彎,一腳緊急制動,隨著最后一臺舟車精準定位在預定泛水位置,舟車組一字排開,轟然入水,開始泛水連接。
用時58秒!我創(chuàng)造了此次比賽舟車越障駕駛的最快紀錄。中國參賽隊陸上越障速度之快令俄軍嘆為觀止。這為我方參賽隊贏回了寶貴時間。
緊接著,連排門橋渡送加強坦克排也是關鍵之戰(zhàn)。面對使用主辦方裝備、陌生水域環(huán)境等諸多困難,中俄雙方競爭異常激烈,中國舟橋兵奮起直追,以嫻熟的動作、精準的操作將兩個排門橋一次性連接到位,裝載坦克壓浪前行,直奔彼岸,贏得在場觀眾陣陣掌聲。
最終,中國參賽隊勇奪最佳工兵班、最佳裝甲工程車、最佳自行舟橋組、最佳駕駛員4個單項第一。
登上領獎臺,當金燦燦的獎章掛在胸前,當嘹亮的國歌聲在耳畔響起,凝望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我和戰(zhàn)友們都熱淚盈眶。那一刻,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一名中國軍人的無上榮光。
硝煙散去,回到訓練場,我和戰(zhàn)友們的頭腦中多了一分思考:賽場離戰(zhàn)場到底有多遠?在一次次演習中,我們用行動不懈地丈量和縮短著這個距離。
白鶴渡口出現(xiàn)在眼前,相傳3000多年前,周武王伐紂由此渡河。我駕駛著舟車沖入河中,與戰(zhàn)友們展開泛水連接。舟車發(fā)動機的轟鳴聲伴著黃河水滔滔不息的奔流聲,合奏出最動聽的青春旋律。(王 琛整理)